专栏名称: CC爸妈
“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加入我们一起少走弯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Sci ... ·  2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DNA语言基础模型,从DNA序列中准确预测分 ... ·  3 天前  
生信宝典  ·  iMeta | ... ·  3 天前  
生信人  ·  好的临床问题,意味着更少的分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爸妈

沉寂5年,卷土重来!家里4个娃集体中招!疾控中心提醒:高峰期!别当感冒

CC爸妈  · 公众号  ·  · 2024-11-02 09:52

正文





❤️占开篇宝地说件大事儿! 本次 双十一最大的福利——宜庭家纺明天要来了
欧美普及率80%以上的高端鹅绒床品, 祛除湿气、恒温保暖、轻量无 ,绝对颠覆你的睡眠体验。
商场日常销售5位数,双十一咱快消品价格带回家
说实话,直接砍掉5位数的福利,要不是国际化大公司主动大出血,我还真贴不起!
(中国部分门店)
涨价前最后一次!提前剧透戳这里《 去年做了几个改变,真的减少了大人夜醒、孩子踢被!有些玄学真不能不信....
临时 薅到了森林堂的童装直播!
花小钱让娃穿舒服体面的思路🈶️了,养娃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
剧透特别炸!全场49元起!鹅绒服秒杀3开头!几乎全部到170码!
先看好款式哦《 养娃成本降下来!花小钱让娃穿舒服体面的思路,我已经走了4年!
娃生一场病,要妈半条命。
上周,小姨家的老大感染了手足口。
起初是吃饭时,远远突然说嘴巴疼,打开手电筒照了照发现口腔上颚和舌头上有一些小水泡。
当时以为只是简单的口腔溃疡,毕竟手足口这个东西吧,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
第二天早起,发现手上也有零星的几个红色小皮疹,小姨顿时心里一惊,不会是手足口吧。
然后,立刻挂号,带孩子直奔医院。
到了医院才发现,现在生病的孩子是真多啊,有头顶退热贴的,有咳嗽的。
小姨说,吓得她赶紧给娃紧了紧口罩,这个时候可不能再交叉感染了。
最终,确诊了是手足口。
那颗悬而又悬的心,终于死了。
从确诊后,小姨就在心里默念,千万别传染给老二。
但怕什么来什么。
家里有二胎的, 不仅买东西要双倍,就连生病也都是来一带一。
不出意外,第二天老二也开始出现症状。
因为上次回姥姥家,四个孩子也一起玩过。
小姨赶紧嘱咐我,关注俩娃情况,昨天写这篇文的时候,我还以为俩娃逃过一劫。
结果,晚上吃饭DD就说不想吃,一咽东西就疼,我一瞅,完了!
半夜,CC又说嗓子疼,一瞅也红了,只是疱疹还没发出来。
都说得了手足口,一个传染俩?
不不不…… 我们这是直接一带四了!
感觉今年手足口出现的频率超级高,除了我们家几个娃,周围已经听说过好几例。
所以,我赶紧叫来C爸,给大家提个醒。
凡事咱早做准备,才能做到心里不慌嘛。
——人物分割线——
大家好,我是C爸。
近期以来,得手足口的孩子确实也挺多的。
就连疾控中心也发文提醒手足口秋季高峰期要来了:
隔壁岛国,更是大爆发的形态,感染率达近10年新高!

虽然手足口每年都有,但近五年确实是一个比较沉寂的状态,今年真的大有卷土重来的架势。
手足口是幼儿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每年的 5~7月和9~11月 都是手足口的高峰期。
高发于 6个月-5岁 的儿童,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虽说,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但小学生也不意味着安全。
像小姨家的老大就没能幸免。

1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手足口?


手足口发病初期, 和感冒很像, 可能会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 (不超过38.3°) 咽喉疼痛、食欲不振 或精神不振。
有的孩子也不发烧,像是小姨家俩娃还有DD,都没发烧,但我认识的另一个朋友的小宝 (6个月大) 就出现了低烧。
所以,初期很多家长都会误以为孩子只是着凉、感冒、上火了。
发病第3~5天,大部分的孩子,口腔内会出现水疱,刚开始是小红点,后可发展为疼痛性 口腔溃疡。
△手足部疱疹
大部分家长也是从这个阶段判断出孩子可能是手足口了。
通常在出现口腔水疱1~2天后,手足部多发水疱。
不同孩子得手足口出现的水疱、皮疹的形态和位置也是不一样的, 形态主要有3种,直径大约都在1~5mm之内:
  • 有的是凸起的小水疱(也是大家熟悉的形态)
  • 有的是像湿疹一样的凸起的小颗粒;
  • 还有平平的红色斑点;
位置也不只是手掌上,像 是脚上 (包括趾背、足侧缘、足底及足跟) 、手臂、大腿、臀部 等都可能出现。
也有小部分的孩子,水疱可见于 躯干和面部。
不过大家放心, 大部分的手足口都是轻症,不需要特殊治疗就能恢复。
整个过程一般会持续7~10天,就会逐渐痊愈,皮疹通常也不会留疤。

2

最容易误判的情况!


说到手足口病啊,就不得不提到它表弟: 疱疹性咽峡炎
它跟手足口病一样,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都是口腔内会起疱疹。
所以,很容易把它俩搞混。
其实,辨别起来也比较容易,主要看两点:
  • 一是看疹子的位置
疱疹性咽峡炎仅仅口腔内起疹,而手足口除了口腔内,身体上一定也会出疹子。
一旦身体上出现,那多半是手足口没跑了。
▼DD的手部疹子今早也出来了
  • 二是参考体温
疱疹性咽颊炎一般都伴有高热,体温通常会超过38.5。
而手足口一般是低热或不发热。

3

手足口需要吃药吗?怎么护理?


孩子生病,着急的心情咱能理解,但再着急也别给孩子乱用药。
一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这手足口的特效药。
二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没有特效的抗肠道病毒感染药物,我国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里也 没有提抗病毒治疗。
那些抗病毒的药 (比如:利巴韦林,抗病毒口服液) ,在这它面前,其实是没有太大作用的。
还有抗生素 (比如:头孢、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 这类药只对细菌感染有用,对病毒感染没用,所以也就更没必要吃了。
主要是对症护理。
1、发热的护理:
多给娃摄入水分,如果娃不喜欢喝白水,可以喝牛奶、豆汁、也可以喝刺激性小的稀释后的果汁 (西瓜汁) ,但避免酸性果汁 (草莓、橙汁) ,酸性物质会加重口腔溃疡。
如果 发热温度高 对应服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2、皮疹的护理:
如果皮疹不痛不痒,不需要特殊处理。
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就够了。
如果皮疹瘙痒明显, 没破皮的情况下 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
如果 皮疹被抓破 ,可以点对点涂抹外用抗生素,比如百多邦。
如果皮疹瘙痒严重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可以适当地服用西替利嗪滴剂止痒。
3、口腔疹的护理:
比起皮疹,口腔内的疱疹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娃吞咽食物会有疼痛感。
所以,一般感染的孩子都会不想吃饭。
建议给孩子吃一些 比较软、常温或偏凉的食物 ,不要喂一些太热的,或干的、硬的刺激溃疡的食物。
如果孩子太疼的话,可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也可以吃一些凉凉的食物,比如冰淇淋、凉牛奶、凉酸奶来缓解。

4

一定要警惕重症手足口的发生


虽然多数手足口都是轻症,但也有小比例会发展成重症。
大约1%-1.6%的手足口病,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并且会有0.03-0.05%死亡率。
2018年,手足口病就夺走了13个孩子的生命。
因此,手足口也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状,需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 体温超过38.5℃并持续超过3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