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益生产促进中心
海纳各界精英,广宣精益思想,深度对接精益技术及专业技术,提供可信赖学习、成长平台,促进个人成长,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中国智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小米首款 AI PC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聊一款「键盘里面塞电脑」的新奇主机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戴尔全新命名 14/16 Plus ...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类愈发小众的游戏本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惠普将推 RTX 5060/505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益生产促进中心

你每天考勤打卡几次?强调打卡是管理弱化吗?

精益生产促进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6-06 16:25

正文

精益生产 | 智能制造 |管理前沿 我们来自丰田,分享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






白岩松说当一个公司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可能开始走下坡路了!


现实中,许多公司仍旧把打卡作为员工考核的重要标准,而有些公司价值观,打不打卡不重要,更不会为考勤而花费额外心思。


有人说白岩松既不是做企业的,也不是企业管理者,何出此言呢?虽然不同行、不同业、不同公司各有特点,他也是话出有因。 适当打卡是适用的,但过犹不及,即便是智能自动打卡,但总强调打卡一定是管理导向有待改进。


看完这篇文,你会得到反思。



教授让学生评估公司前景
公司背景:
▪️A. 8点上班,迟到罚款;统一佩戴胸卡;每年1-4次旅游和比赛。
▪️B. 9点上班,不考勤;办公室自我布置;上班时间可理发和游泳。
▪️C. 想来就来,上班可带狗和孩子,上班时间外出度假不扣工资。

90%的学生选了C。

答案揭晓:
A是倒闭的金正公司,
B是微软,
C是谷歌。

01
“上下班打卡”放在员工考核第几位?

有职业道德的员工绝不会因为公司要求打卡或不打卡而懈怠工作,相反,没有条条框框束缚的工作环境,却给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做工作的理想状态是“以终为始”,在管理和考核员工之前一定要想明白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比如:对一个设计策划人员,要的是创意;对一个驻外销售人员,要的是产品销售业绩,而不是上下班是否打卡。

管理是一门艺术,如果把管理只盯在上下班打卡上,而忽略了其他,那管理人员就可以不要了,因为打卡的事儿,机器就能胜任,而且比人会做的更加准确、公平、公正。


02
考核项目越多,越能管好员工吗?

经常看到一些企业的考核非常复杂,考核指标之多,量化之难,操作之复杂,事实上根本无法实施。

比如:一家公司对于销售代表的考核有8个指标:销售任务完成率、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公关能力、费用率、人品、上报方案的质量、衣着谈吐及服务满意度等。

这哪是考核一个普通销售代表呀?如果按照这家公司考核中的一些量化指标,能做到60%就已经接近一个完人了,他怎么可能只做一个销售代表呢?这些考核指标,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一个部长的标准了。

如此,是越考核越不得要领,越考核越觉得员工素质越差,越考核越觉得体系不完善。以上考核项目多而效果不佳的关键是考核没有聚焦。

我们究竟希望销售代表给公司带来什么?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之后,就考核关键指标就行了,其他的是管理问题。后来考核指标改为前四个,结果好得出乎意料。



03
企业为竞争获取利润,还是为管理完美而存?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占到先机,就只有靠速度来弥补了。速度快的企业所导致的低成本资源的汇聚,本质上是一种速度上所产生“裹胁效应”。“速度领先”战略的副反应就是“有限度的混乱”。

在这个阶段,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企业到底是为了管理的完美而存在,还是为了抓住机遇实现盈利而存在。


即使解决了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将企业搞得非常完美,但失去了企业发展的机会和速度,失去了竞争的基本条件,那这种完美又有什么价值呢?这种完美是短命的,因为它失去了竞争的基本前提。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理解,企业是为发展而不是为完美而存在的。

这就如同改革开放,尽管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改革却没有因此而放慢速度或停滞不前,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承受必要的混乱的同时,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

因为中国经济只有具备了一定速度才有可能抓住世界经济浪潮中的一些机遇,我们必须承受速度领先所带来的混乱的副产品,只是我们要将这些混乱掌握在相应的“度”之中。

让我们回到最初。公司招聘那么多员工,难道就是为了让他们每天上下班打卡而来的吗?每天一上班就惦记着下班打卡的员工能是一个好员工吗?

有人会问:公司考勤不需要制度了,愿几点来就来,愿几点走就走吗?

非也,制度是必须的,要看你考核的重点在哪里。

文 | 古韵撷香

Y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