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击的阿秀
与优秀的人一同成长,做牛逼闪闪的职场青年!
51好读  ›  专栏  ›  进击的阿秀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这种话挂在嘴边,希望你一句没说过

进击的阿秀  · 公众号  ·  · 2024-08-19 11:29

正文

作者 | 十点阿慌
来源 | 十点读书(duhaoshu)
推荐 | 进击的阿秀(zchxuexi)

哈喽大家好,我是阿秀。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


男主人公在情人节当天,为老婆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盒。


推开门那刻,他的神情是那么小心翼翼、真挚无比,生怕把礼盒弄坏了。


图源相关视频截图


收到礼盒的妻子,幸福感溢出了屏幕。她开心地把礼盒放到床上,细细端详。

图源相关视频截图

视频全程除了礼盒自带的音效外,没有别的声音,却很打动人。

点开视频底下的评论,一些是感动祝福:

“看得出来很用心了,祝福。”

可更多的,却是一些刺眼的“嘲讽”:

“这个礼盒真廉价,那个发亮的灯快闪瞎我的眼。”

“直男首选。”

多划了几下,原本挂在我脸上的“姨母笑”渐渐凝固了。

确实,送礼是有讲究的。

送贵了怕对方有负担,送轻了又怕显得不够用心。

更怕的是,送出的礼物完全不符合收礼人的审美和喜爱。

但我想,所有的担心,在对方收到礼物的一刻,就应该有个答案了:

只要对方能开心,这就是一份好的礼物。

因为比起价格和质感,对方更看重的,往往是礼物背后的诚意。

那才是永远不会过时,更不会贬值的东西。

至于旁人的评价,我只有四个字:

无足轻重。

- 01 -
你看不上的东西
也许别人正梦寐以求


每次中高考结束,很多考生会把三年来积攒的书本和笔记本卖掉。


被丢弃,似乎就是它们的宿命。


可前段时间,一张“收废书”的照片击中了我。


一个收废品的叔叔,并不急着把这些书本收起来,赶往下一个堆放点。


他坐在车沿,翻开一本书,认真地看了起来。


“一直有书不断地丢上去要他整理,他会把手上这本书暂时放下来,等忙完再继续看。”


看到那张图片和文字描述时,我的脑海里立马蹦出了一句话:


“你看不上的东西,别人可能正梦寐以求。”


这个叔叔在翻阅书本时,会不会也想象着自己拿着笔在教室奋笔疾书的样子?


还是在憧憬着,自己如果读完这些书,会不会拥有不同的命运?


我们无从得知。


但是那一刻,他认真对待书本、认真对待知识的样子,真的太动人了。


一位网友也在这篇帖子下,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之前我们学校集中在一起卖废品,一个阿姨拿着一张生物试卷看了半天,然后笑着说:‘你们真厉害,我连上面的字都不认识。’”


让人心酸又心疼。


说不清阿姨的话里有多少羡慕。


我们总是对唾手可得的东西不屑一顾,却不知道,那可能是多少人努力却够不着的生活。


分享这些事例,不只是想让大家都去共情他们,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现在享受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


但其实,这些现状的背后有太多的偶然:


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和平且积极的;


我们的父辈足够努力,让我们可以吃得饱穿得暖;


我们自己也还算好运,付出的努力得到了一定比值的回馈。


但是,当我们把视野再外扩一下,会发现:


不是每一个渴望都能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得偿所愿。



有些人连坐在教室里上学都是奢望;

有些人顶着烈日重复着体力劳动,只为了家人能稍微舒服一点。

所以,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吧,那可能是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  02  -
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好
不要去打扰别人的幸福


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村子里有个孩子考上了本科,他的父亲知道后很是高兴。


他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并不懂得什么大学好、什么大学差,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他就很开心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孩子父亲叫了许多亲戚朋友聚餐庆祝。


席间有个外地的远房亲戚问了一嘴,“什么学校啊?”


在听到回答后,这个人一脸不屑地评价道:


“哦,那所大学不怎么样啊,你们怎么还那么开心?”


孩子和父亲的神情,一下就黯淡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很久说不出话。


这所“不怎么样”的大学,可能正是他们很努力、很用心地学习,才换来的结果。


这个快乐,甚至能够抵消父亲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可以让他们父子俩很长一段时间在村子里抬着头走路。


可是现在,都没了。


作家菲兹杰拉德曾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写道:


“当你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优势。”


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人生际遇。


我们可以为自己拥有的好条件而满足,为自己努力的成果而骄傲。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拥有了看轻别人的权利和评判别人的资本。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肯定别人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再说;而居高临下的评判,请千万不要说。


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无心之举”,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过这个帖子。


一位单亲妈妈,在丈夫赌博欠下巨款后离婚了。


不仅背负着一半的债务,还要独自带娃。


但这一切,都没有压垮她。


尽管每个月的预算只有600元,但她用心记录着一日三餐,尽量做好营养搭配。


她简单的文字里,透露着对生活的积极乐观。


“饭饭有点烫,乖乖坐着等。”


“日子越来越难了,一定会撑下去的!”


图源相关帖子截图


明明是很正能量的帖子,却引来了一些“炫耀者”:

“我觉得3000是最低标准了。”

“我一个月花1万,不知道吃了什么买了什么。”

甚至还有人,直接在评论区指责这位妈妈:

“生不起就不要生了,一个人吃苦好过多人。”

图源相关帖子截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幸福好像变成了统一的、可以被衡量的东西,有着差不多的形状,被放到差不多的容器里,任人打量。

“没有上985、211,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还谈什么幸福。”

“都30多岁了,还没嫁出去,这辈子肯定不会幸福了。”

一旦达不到所谓的标准,就会被评判。

但事实是,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定义自己的幸福。

“打扰别人的幸福”不仅不高级,而且充满了傲慢和无知。


- 03 -
真正的自信不需要别人来判定
也不会用来打压别人


武汉大学教师陈铭说过:


“自信,是我觉得我自己很好;“而优越感,是我觉得我比你好。”


这句话掀开了某些“评论者”的遮羞布。


真正自信的人,不会通过比较来突显自己,也用不着给别人下判定来证明自己的“地位”。


相反,他们会力所能及地把自己的光布散出去。


看过一则公益短片,令我印象深刻。


一栋居民楼下的环卫工夫妇,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坐在长椅上吃馒头。


搭配馒头的咸菜,不时从手中的塑料袋里掉下几片。


尽管神情疲惫,却不乏满足。



楼上的女主人在阳台收完衣服后,正好看到这一幕,收回了关灯的手。


丈夫回来后,看到阳台灯没关,径直走到外面,打算关掉灯。


妻子及时拦住,示意他往下看。


夫妇二人悄声看着楼下的环卫工夫妇,相视一笑。


随后,转身回屋,留下阳台的灯,淡淡地打在环卫工夫妇身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