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门那刻,他的神情是那么小心翼翼、真挚无比,生怕把礼盒弄坏了。
收到礼盒的妻子,幸福感溢出了屏幕。她开心地把礼盒放到床上,细细端详。
视频全程除了礼盒自带的音效外,没有别的声音,却很打动人。
多划了几下,原本挂在我脸上的“姨母笑”渐渐凝固了。
更怕的是,送出的礼物完全不符合收礼人的审美和喜爱。
但我想,所有的担心,在对方收到礼物的一刻,就应该有个答案了:
因为比起价格和质感,对方更看重的,往往是礼物背后的诚意。
-
01
-
每次中高考结束,很多考生会把三年来积攒的书本和笔记本卖掉。
一个收废品的叔叔,并不急着把这些书本收起来,赶往下一个堆放点。
“一直有书不断地丢上去要他整理,他会把手上这本书暂时放下来,等忙完再继续看。”
看到那张图片和文字描述时,我的脑海里立马蹦出了一句话:
这个叔叔在翻阅书本时,会不会也想象着自己拿着笔在教室奋笔疾书的样子?
还是在憧憬着,自己如果读完这些书,会不会拥有不同的命运?
但是那一刻,他认真对待书本、认真对待知识的样子,真的太动人了。
“之前我们学校集中在一起卖废品,一个阿姨拿着一张生物试卷看了半天,然后笑着说:‘你们真厉害,我连上面的字都不认识。’”
我们总是对唾手可得的东西不屑一顾,却不知道,那可能是多少人努力却够不着的生活。
分享这些事例,不只是想让大家都去共情他们,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现在享受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自己也还算好运,付出的努力得到了一定比值的回馈。
但是,当我们把视野再外扩一下,会发现:
不是每一个渴望都能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得偿所愿。
有些人顶着烈日重复着体力劳动,只为了家人能稍微舒服一点。
所以,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吧,那可能是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 02 -
村子里有个孩子考上了本科,他的父亲知道后很是高兴。
他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并不懂得什么大学好、什么大学差,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他就很开心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孩子父亲叫了许多亲戚朋友聚餐庆祝。
这所“不怎么样”的大学,可能正是他们很努力、很用心地学习,才换来的结果。
这个快乐,甚至能够抵消父亲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可以让他们父子俩很长一段时间在村子里抬着头走路。
“当你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优势。”
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人生际遇。
我们可以为自己拥有的好条件而满足,为自己努力的成果而骄傲。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拥有了看轻别人的权利和评判别人的资本。
肯定别人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再说;而居高临下的评判,请千万不要说。
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无心之举”,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尽管每个月的预算只有600元,但她用心记录着一日三餐,尽量做好营养搭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幸福好像变成了统一的、可以被衡量的东西,有着差不多的形状,被放到差不多的容器里,任人打量。
“没有上985、211,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还谈什么幸福。”
“都30多岁了,还没嫁出去,这辈子肯定不会幸福了。”
但事实是,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定义自己的幸福。
“打扰别人的幸福”不仅不高级,而且充满了傲慢和无知。
-
03
-
“自信,是我觉得我自己很好;“而优越感,是我觉得我比你好。”
真正自信的人,不会通过比较来突显自己,也用不着给别人下判定来证明自己的“地位”。
一栋居民楼下的环卫工夫妇,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坐在长椅上吃馒头。
楼上的女主人在阳台收完衣服后,正好看到这一幕,收回了关灯的手。
丈夫回来后,看到阳台灯没关,径直走到外面,打算关掉灯。
随后,转身回屋,留下阳台的灯,淡淡地打在环卫工夫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