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英讲书
阅读改变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每天发现一家店  ·  低价捡漏 - 0205 ·  3 天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0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英讲书

为阿根廷总统米莱唱赞歌还早了些

精英讲书  · 公众号  ·  · 2024-12-29 21:15

正文



前些时候,国内互联网,尤其在短视频平台上,涌起一股潮流,一些博主纷纷喜大普奔,他们发表评论称,阿根廷总统米莱著名的针对国民经济的“休克式疗法”取得了成功。理由是“休克疗法”实施以来,阿根廷财政赤字、外汇储备和通胀等方面情况的确出现好转。米莱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阿根廷财政实现罕见盈余、央行得以重建外汇储备。那么,米莱的改革真的成功了吗?现在对他唱赞歌合适吗?





前景并不明朗

让全世界记忆犹新的一个场景是,去年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参加总统竞选,他手持电锯,表示要对阿根廷进行“电锯式改革”。去年底他当选后,立刻带着备受争议的“休克疗法”实施新政。


所谓休克疗法,就是什么都不管,待经济彻底崩盘之后推倒重来,完全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同时政府收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货币流量,逐渐推动经济发展的正常化。


一年后,阿根廷的情况似乎也有了好转,财政、外汇储备和通胀等关键经济指标上都给到世界惊喜。其间米莱也用到了一些实用主义手段,对竞选时提出的“电锯式”主张做了适度修正。


《阿根廷简史》 作者:【墨】巴勃罗·扬科列维奇 版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4年9月

例如,削减政府开支时,并没有一刀切,而是对政府部门的采购、行政费用以及工资支出做了精细化管理。重新评估采购流程和标准,以降低政府部门的采购成本,避免因过度削减导致政府部门运转失灵。


让人难忘的一幕还有,11月14日,美国 任总统特朗普在私人豪宅海湖庄园举办晚宴招待了米莱。米莱作为特邀嘉宾,盛赞特朗普回归,特朗普同样也做了热烈的回应。所有迹象表明,此前就有“阿根廷的特朗普”之称的米莱,将在特朗普上任后,和美国达成更多的合作。


不过,正如彭博社指出的,阿根廷的通胀显著降低,但其人口贫困率仍然居高不下。目前,阿根廷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大债务国,欠债440亿美元。


一边是民怨沸腾,一边是市场向好。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当前阿根廷般的局势并不为过,米莱带领国家摆脱经济困境依然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前景并不明朗。


如今,反对“休克疗法”的群众集会此起彼伏。例如,从今年10月起,围绕国会《大学融资法案》遭米莱否决一事,全国学生和教师上街抗议,并席卷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参与进来。很多家庭经济拮据,入不敷出,他们认为自己是“休克疗法”的受害者。




看清“阿根廷之谜”

在拉丁美洲,你会经常听到一个笑话:“你想一夜暴富吗?”有人问,“这很简单。只要按实际价值买一个阿根廷人,再按他自己认为值多少钱的价格卖出去。”


还有阿根廷有一个笑话说,上帝创造地球后,他发现南锥体(南美洲南部)已经得到了所有的财富——辽阔的大草原、丰富的石油储量、雄伟的山脉和肥沃的河谷。于是,为了平衡——他让这个地区住上阿根廷人。


自嘲中带着无奈,要了解当下的阿根廷,答案还是要从历史中去找。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阿根廷的经济实力全球第八、南美第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发达国家,之所以成为今天这副样子,就需要破解一下所谓的“阿根廷之谜”。


学过历史你应该知道,英国与西班牙争霸,拿破仑的法国占领西班牙,欧洲大陆的政治动荡也波及到阿根廷,殖民体系开始动摇。何塞·圣马丁与西蒙·玻利瓦尔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拉美独立运动。


然而,成如容易却艰辛,两位伟大的领导者在争取国家独立方面摧枯拉朽,在规划国家未来方面却走得极为艰难。最后,两人都在痛苦中结束了各自的政治生命。圣马丁交权给玻利瓦尔,自我流放到法国。


玻利瓦尔经历一次刺杀后身心俱疲,病死于哥伦比亚。他为拉美独立写下墓志铭:“美洲是无法控制的”“在美洲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移民出去。”


有抱负的领导人在阿根廷做事难,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政局动荡。1930年是阿根廷经济的转折点,经济大萧条引发了军事政变。从此,国家一直处在混乱与动荡之中。军事政变频繁,很难有执政者可以做满任期,也很难有一项政策能贯彻到底。


每个领导人上任后为了收拾前任的烂摊子,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你看到米莱竞选时拿着一把电锯上台,多了解一些阿根廷的历史,就会见怪不怪。类似于“前任这样做是错的,那我反过来做就可以了吧”的戏码,在阿根廷上演过多次。


二是社会不公。历史上,阿根廷充满了暴力与腐败,司法形同虚设。1976年,阿根廷军队推翻了政府,军统政府对游击队员以及同情他们的市民进行了一场“零度容忍”的清算。史称阿根廷的“肮脏战争”。


有人从餐桌上被带走,有人在光天化日下从大街上消失,三万多人毫无声息地死去。后来对肮脏战争进行清算时,起诉仅“限制在发号施令的军官,而不是数千名更多的执行酷刑和谋杀的军官”。有罪免罚的后果是社会的进一步动荡与混乱。




赞歌还要晚些唱

稍稍了解历史,你就知道阿根廷政局的动荡导致经济政策经常在两个极端间摇摆不定,有时社会资产要收归国有,有时又完全开放市场。


为了满足中产阶级的需求,创造与其教育成就相当的工作岗位,阿根廷扩大了国家的官僚机构。工人运动,民众主义与军人独裁交替上场。但不管哪一方掌权,政治腐败导致官僚主义横行的痼疾一直难以医治。


在这块土地上,原住民与西班牙殖民者战斗了好几百年,歧视与偏见令人们更习惯采用武力解决问题,一言不合就政变都是常态。与北美英国殖民者留下的自治、法制精神不同,西班牙殖民者在这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种族与等级的病毒,有如附骨之蛆,极难拔除。


一方面阿根廷的人种、阶级非常多样化,另一方面又非常固化,缺少流动性,不平等与偏见强化了社会动荡。动荡中会产生呼吁威权主义的冲动。军方上台后,又导致民众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战斗,于是轮回又来一遍……正如阿根廷宪法的设计者胡安·包蒂斯塔·阿尔韦迪所说:“自由在他们心中,但是旧的桎梏仍在他们的习惯中延续,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不团结。”


民生上,米莱上任后几乎完全停止了公共建设项目。建筑业、商业和工业受到的冲击最大,约有4万个工作岗位流失。这些从业者对“休克疗法”持反对态度自不待言。


政治上,左派阵营强烈反对米莱的政策,右派内部也有分歧。政治上的分裂令他在推动改革时困难重重,许多政策在议会审议过程中面临一些阻碍,难以顺利通过。


现在就迫不及待地宣称米莱的经济改革取得了胜利,并不吝笔墨为米莱大唱赞歌,有些早了,且过于武断。



总结


即将进入2025年,米莱的施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阿根廷之谜”的解开尚待时日。前不久,米莱宣称,还将采取“强电锯”政策,继续推进行政部门规模的缩小,旨在提高生产力的放松管制计划也将继续进行。


长期看,米莱的改革有助于改善阿根廷的对外形象,也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能够吸引外国投资。短期看,央行净储备水平偏低、境外融资有较大不确定性,政府支付能力风险很大。


历史上,阿根廷是唯一从发达世界跌落至中等收入行列的国家,米莱的2025年,任重而道远。


再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