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人
哲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挑战思维的极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报告!请说出你与BG树的故事! ·  昨天  
浙江大学  ·  2025,Fighting!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蛇年第一个!听说武大梅花开啦?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人

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超过一亿

哲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4-13 22:43

正文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根据估算,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

2019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进行了报告,这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 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 为6.8%,12个月患病率 (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 为3.6%。照此计算,超过9500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
上述报告对患者群体的调查分析还显示,中国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为4.2%,明显高于男性(3.0%);50-64岁年龄段人群抑郁症患病率最高,为4.1%;农村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3.7%,略高于城市人群(3.4%)。另 据人民日报报道,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一些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今年疫情已是第三年,中科院陆林院士指出:( 中科院院士:疫情三年,新增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这种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近一亿。平均每14个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 或者更多的,是徘徊在抑郁症边缘的待疗愈疏导人群。 当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佳时,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应该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要做什么?快来看看吧! 多一分了解,就多一份疗愈的力量!


下面,是一份为所有人准备的《抑郁必备手册》。


当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佳时,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应该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要做什么?

遇到心情抑郁的朋友


不该做的 X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自己的认知、思想都是自己控制的,我们怎么被情绪影响成这样个样子呢?


其实有时情绪对认知的影响还真的不小


有的抑郁患者总结出一个规律: 高兴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乐观的事,悲伤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悲观的事。


高兴的时候由于头脑和身心都被当前的事物占据了,对于事情负面方面感觉比较麻木,不敏感。


悲观消极的时候对于事情积极的方面感觉麻木,而对消极的方面敏感,所以想到的是事情的负面方面,想象是很生动的,冲击比较大。


这些不是有意控制的,而是不由自主的。

不该做的 X




应该做的




抑郁患者生命能力很低,显得很懒,不想动,原本勤快利索的人现在变得无所事事,不想做事、不想上学、不想上班、不想活动,不要以为他真的就是懒散,其实那是疾病的症状。


不该做的 X





应该做的




我们一般人在工作疲惫时,往往会选择洗个热水澡、上街散个心等方式来缓解,最多就请个假,休息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但是, 抑郁症患者却无法靠休息恢复精力,如果此时继续高强度的工作,对病情将更为不利。 所以当他们说累了,那就是真的累了,那是身体的疲惫不堪和心累!

不该做的 X





应该做的




当抑郁的人觉得自己有病,作为亲人和朋友你应该感到庆幸,至少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有病,就有去医院治疗的可能,离康复也就不远了。


更多的情况是:一个已经抑郁的人,拒绝接受自己的现状,拒绝就医,拒绝面对和疗愈自己。所以,如果他有主动疗愈的意愿,一定要支持他!


不该做的 X





应该做的




随着抑郁的加重很多人会经历从“不开心”到“不想活”的一个转变。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变得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出现认知、情感、交流方面的障碍,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如果不治疗,病情将从“不开心”发展到“过不下去”,甚至“不想活”。这个时候除了给予理解以外,主要的还是帮助其治疗。



不该做的 X





应该做的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有些压力对于寻常人不过尔尔,但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对抗这些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会把他愈发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处。


不要逼他们去做任何事情,一个安稳的环境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


不该做的 X





应该做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