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里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每到此时,中国人的“不读书”问题,就成为热议的话题。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民族,总是以“正面典范”的形象出现。
它就是犹太人。
关于犹太人读书,有这样一句话,你肯定看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一本书都读不到。
2015年的某篇新闻报道
每人一年读64本书,平均6天一本!在生活节奏如此紧张的今天,简直不可思议!
“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是事实,还是谎言呢?
“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俨然成为了一个“事实”,被频繁引用在新闻报道、读书心得及其他文字材料中。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两会期间,俞敏洪提出的“人均读书量是以色列的十分之一”,其依据,也是所谓的“64本”。
在一些“心灵鸡汤”里,“64本”常常伴随着以下几个段子——
传说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他们相信死者在夜深人静时会走出来看书,象征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无止境。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书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犹太人从不焚烧书籍,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犹太人在世界上流浪了2000多年,没有一个乞丐”,也是因为爱读书!
犹太人有没有乞丐无法核实,“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是真的吗?
早在2012年,就有网友在知乎上提出了疑问。
据相关文章的说法,“64本”一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世界读书日”确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立,但检索了该组织网站,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调查数据。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网站
通过百度检索,最早将“64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联起来的,是2012年5月2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
2012年5月2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
这篇权威媒体发布的权威报道一出,“64本”一说,开始广为流传。这篇报道却没有说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做出的调查。
实际上,《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并非第一手资料。因为,早在2010年,新华网的一篇报道,就提到了“64本”。
2010年4月25日,新华网的报道
在这篇文章中,“64本”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提供的信息。而这位出版界的权威人士,也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
一个更重要的事实是,于友先也并非“64本”的首提者。
早在2006年,《中华读书报》上的一篇文章,就提到了“64本”。
2006年3月22日,《中华读书报》的文章
这篇文章中,“64本”又变成了“有资料数据显示”,到底是什么“资料数据”,无从得知。
网络信息显示,刘效仁不是业内人士,只是一名家住安徽省砀山县的时评作家。笔者通过邮箱向其询问,未得回复。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关于“64本”的文字材料了。可以肯定,刘效仁也不是“64本”的首提者,“64本”的说法,应该早于2006年。
至此,大致可以梳理出“64本”一说的来龙去脉。
越往前追溯,出处越模糊,权威性越低,真实性也可疑,几乎可以断定,“64本”之说是一个无法证伪的“谎言”。
此外,没有证据表明,“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调查结果。
要知道,犹太人遍布全世界。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生活在以色列的犹太人不过590万,只占全世界犹太人的42.9%。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要想做一次关于犹太人阅读量的调查,绝非易事。
犹太人分布表格
退一步讲,即使“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的说法是事实,那也是10余年前的“老黄历”了。
今天的媒体,拿11年前的数据,与中国现在的“图书阅读量”作比较,显然是不合适的。
2014年的报道
更值得玩味的是,从2006年至今,历时11年,“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这一找不到出处的说辞,为何几经演变、被频繁提及呢?
➤ 国人对“犹太神话”没有免疫力
犹太人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久而久之,围绕犹太人,形成了一系列“神话”:最具备生存智慧的民族、最具商业智慧和财富智慧的民族、最懂得教育艺术的民族、最具备创业与创新精神的民族、最具感恩意识的民族……
中国出版市场流行的犹太人图书之一
“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只不过是众多“神话”中的一种罢了。急于寻求成功乃至发财之道的中国人,对“犹太神话”没有免疫力,“64本”也被不假思索地接受。
➤ “64本”之说映射了国人的焦虑
一方面,国人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或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另一方面,又深知读书的益处,想读书。
想读而无法读,读而无法坚持,这就是国人关于读书的焦虑。“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被频繁提及,恰恰影射了这种焦虑。
回到“世界读书日”这一主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读书状况真的很差?不仅不如以色列,比韩国、法国、日本也相去甚远吗?
国内媒体常见的报道
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NOP World机构做了一次Culture Score(文化分数)的调查,其中就包括世界各国(地区)人每星期的读书时间。
NOP World关于各国(地区)读书时间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以8个小时排名第三!远高于韩国、日本和法国,也高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遗憾的是,调查对象不包含以色列,无法获得相关数据。
中国人的读书时间,并不像中国某些媒体宣扬的那样,比其他国家少很多。
“犹太人平均每年读64本书”、“中国人均读书量仅为日本1/9”之说,可以休矣!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也略有提升。
近八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变化情况
这表明,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与阅读之间,国人正寻找平衡。
阅读正在回归国人的生活,最近大火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节目,也在呼应这一趋势。
读书很容易,要坚持下来,实在是太难了。
董卿在谈到自己的阅读体验时,说自己一直保持着每天睡前读一个小时书的习惯,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就在于“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安静静地看会儿就可以睡觉了。”
现代生活,已离不开手机。但在睡觉前,不妨放下手机,让一缕书香,伴你入梦。
《环球人物》中董卿谈阅读
【小编后记】
看到这样一句话: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小编认为,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不能局限于读书,而应拓展到阅读。
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新财富杂志》致力于提供高质量、有内涵的阅读内容,希望读者朋友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