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们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要防止央妈在汇率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比如在《
实在不想聊跳楼
》里提到的:
2016年特朗普赢得选举前后,当时美债期限利差扩大(长端上行更快),这也是这两天市场的情况,美国长债上了很多,期限利差扩大,美元指数上涨,美股上涨。
那么美元指数的走强,美债长端收益率中枢的上行,对人民币都是不利的,如果继续这样演绎,汇率压力会很大,不排除央妈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
今天,央妈主动出击了。
托pengbo社给全市场带了个话儿,
我30米的大刀已经准备好了
,随时可以出鞘,不服来战。
债市也应声继续下跌,收益率全面上行,图片里,最右边,超长债一栏,没有反映的是,非活跃券,2400001,也就是刚发完没多久的第一期30年特别国债,今天的收益率,
已经到了2.5%以上了
,重新回到央妈之前说的,超长期债券,合理的区间,也就是2.5-3.0%。
......
关于上面这个新闻,表舅帮非专业人士再解释一下,以便大家更好地,看懂这个新闻。
第一,这可以说是央妈主动投放的新闻,堪称亮剑。
大家要注意,央妈是有自己的发声媒体的,比如之前提到的金融时报这种自家人,而像
pengbo
社这种在国内根本没有发行渠道的外媒,央妈其实正常来说,理都不需要理,你可以问,但问,就是无可奉告。
而这回,大家看措辞,
pengbo
社向央妈需求置评,央妈不仅说了,而且是
独家回复
,说明,我就是要通过这个新闻渠道,把这个新闻,传递给相应的人听。
那么,哪些是央妈想亮剑的对象?
首先,当然是国内加久期、炒债券的机构投资者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pengbo
社的一个收入来源,是卖pengbo机,也就是资讯终端机,类似国内的wind,这种终端机,很贵,国内是以租用的形式,每台
一个月
2000美刀左右,一年差不多17万人民币,很贵对吧,但为了及时获得海外的信息,很多大买方,通常会租个1-2台,大家一起公用,反正信息来了,一个截图就能共享,要拉数据了,轮流用,所以
pengbo
的消息,往往第一时间,就能精准推送到那些大机构,对市场产生快速的影响。
其次,是海外的投资者
。这些新闻,都是一式多份的,你看到了中文版的,自然英文版的,也会推送到各个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地方,海外投资者看到,哟,中国央行为了控制债券收益率,开始进行实质性操作了,说明了其保汇率的决心啊,这就加强了这部分外资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而今天,
离岸人民币,也快速重新回到7.3以内
。
再次,是大众传播
。大家自己也清楚,黑底黄字的
pengbo
社小作文,往往被市场认为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而很多官媒的报道,大家觉得美化色彩太浓,以至于免疫了(比如说,昨晚,证券日报是发了一篇文章的,说金融机构应该理性投资长期国债,但是毫无传播半径),反倒是小作文的传播效果更好,所以这种信息一出,微信群传的到处都是,自媒体(比如表舅)肯定也是第一时间解读,这效果力,比去任何媒体投放都管用啊。
所以,央妈的独家回复,显示了其主动亮剑的意愿,
也展示了其坚决捍卫汇率的决心。
第二,到底什么是“借券”啊?
我相信,即使是金融从业人员,90%的人,对这事的逻辑也还是一知半解的,只知道央妈想卖空,我把逻辑给大家理理。
首先,债券市场里,有个标准化、长期化开展的业务品种,叫做
债券借贷
,其模式也很简单,我举个例子啊,比如说,你买了一个券商资管的产品,这个券商资管募集到了资金之后,一共1亿,那么他首先会买入1亿的信用债,但是,光靠1亿的信用债,收益不够啊,它还想加杠杆,比如我要加50%的杠杆,拿信用债质押,向全市场出资金的人,用隔夜回购的形式,借5000万的钱,再买5000万的债券,从而赚取杠杆部分,债券收益率和融资成本的价差,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债券的收益率是确定的,但是质押的融资成本是不确定的,特别是,我用信用债去借钱,遇到资金紧张的时候,可能成本很高,导致资金成本超过债券收益率,那么我可能反而是亏钱的。
这时候,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债券借贷,我这家券商资管,找一家银行合作,这家银行,买了很多的国债,这些国债,长期趴在账上也不用,那么,我们就交换一下利益,
券商资管拿1亿的信用债,作为质押品,向银行“借债”
,比如以80%的质押率,借8000万的国债,这时候,券商资管,就是这笔业务的“借方”,银行就是“贷方”,然后券商资管,给银行支付一笔借券的费用,比如年化0.2%,我随便打个比方。
这样一来,券商资管继续收着1亿信用债的票息,但是可以用借来的利率债,去融资加杠杆,这样未来的融资成本就可以降低下来了,而银行,
用趴在账上,本来啥也干不了的国债,一年多赚0.2%的收益
,也属于创收了,大家双赢。
这就是一笔债券借贷发生的操作过程,基本也可以套入,央妈找银行借券的模式当中去。
第三,央妈这回的借券有何不同?
你再往上看央妈回复里暗藏的信息,结合上面表舅提到的债券借贷的模式,就可以看到,这回央妈找银行借券,有几个特别之处。
1、规模是不确定的,到底有多少,头铁的自己来试试
。仔细看,图中的口径是,“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这并不代表央妈就要借数千亿元,而仅仅是说,我签了协议的这些银行,比如钱很多的邮储银行,账上可以用来出借的,日常银行自己不用的中长期国债,有几千亿,具体我现在要借多少,卖多少,都不确定,我就是告诉你,
我的大刀有30米甚至更长,但是我拔出来多少来砍你,取决于你们自己的态度和表现
,也就是是,央妈说的,“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2、“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随时可以砍ren
。先说信用方式借入,表舅上面举的例子里,券商资管要找银行借券,是需要自己有质押品的,也就是你的信用债,然后按照一定的质押率,打折,再去借券,而央妈,是不用提供质押品的,是“信用方式”,也就是说
人家是抵押贷款,我央妈是信用贷
,那么信用贷的模式,不提供质押品,就是说,可以随时、随地操作,一键下单,连准备工作都不用,而且是无固定期限的借入,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还,不知道,这把刀一直在我手上,随时可以砍ren。
3、只是用来卖的
。上面讲了,正常机构做债券借贷,可以用来卖出做空,也可以拿券过来质押融资,而央妈说了,我的眼里只有“卖”...
......
好了,说到这里,我觉得还不够,就是我们说了债市目前对央妈行为的反映,那么,
下步,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可能是一线销售的小伙伴,和广大个人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