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关注,或者提建议的人很多,甚至网站一度瘫痪了。国家出台条例,很少有如此的高关注度,这说明有很多人是真的有话要说。
说实话,我国目前的外国人不少,但是拥有“绿卡”,也就是永久居留资格的人不多。按照资料,自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里,我们国家只发出去了7356张绿卡。我国绿卡门槛高和限量的特点,符合我国不是移民国家的现实。
不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我国人口红利已经结束,而能够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对我国来说,是进一步发展与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大国的关键。别的不说,就是当今世界上,科技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吧,要是没有吸引到全世界高素质的人才,咋能如此全方位的创新与进步呢?我国TOP2的清华北大,有相当数量的人留学并留在老美,这可都是高素质的精英。
如此以来,吸引优秀的外国人永久居留在我国,为我国各方面做贡献,也不失为一种“捷径”。比如说,条例中很明确的有四类人可以申请永久居留,包括有突出贡献的、有杰出成就的、特殊人才、近亲属等等。至于说,啥是突出贡献,啥是杰出成就,啥是特殊人才,自然应该有具体的甄别标准。
甄别标准肯定不会是模糊的、定性的或者弹性大,而应是量化的。比如说,投资的外国人,1000万以上,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纳税记录和信用记录良好等等。有且只有量化标准,才能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至于有漏洞或者人为的伸缩。
至于说近亲属,这也是人性化的需要。结婚拿绿卡,也是有前提的,包括五年以上的婚姻持续等等。而未成年人投靠,这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也是很应该的事情。实际上,就如当下我国省与省之间的“抢人”一样,人,只有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人口,别说劳动力了,就是消费也是会后续乏力的。
然而,当看到在申请永久居留的条件第9条,让我有点诧异。第9条内容是,完善外国人从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的转换机制。对在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和领域工作的外国人,畅通从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的转换机制。放宽外国优秀留学生在华工作限制,为其毕业后在中国境内工作和申请永久居留提供渠道。
该条前半部分能够接受,但是后面的所说的,“放宽外国优秀留学生在华工作限制,为其...提供渠道”,就一句话,凭什么?如今我国是盛世大国了,教育自然不能落后,为提高各大学在国际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最立竿见影的加分项就是“外国学生数量”,对此,国内各大学不是一般的吃相难看。
用低门槛,有高奖金,用高补贴与高待遇,几乎所有的国内高校都在吸引外国留学生。发达国家的很少,而看在“条件优厚”份上的亚非拉年轻人很多。按照官方的数据,如今每年我国有50多万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到我国各大高校,不但在物质待遇上“特殊”,而且在管理和教育上“优待”。
这样培养出来的还能有“优秀留学生”?不说“五毒俱全”吧,起码有很多连语言关都不能过,可是依然是各种“亮闪闪”的文凭,甚至,还有我国学生“头悬梁锥刺股”都未必能够进入的高校的文凭。培养的这些所谓的学生,还要“为其毕业后在中国境内工作和申请永久居留提供渠道”,这不是扯嘛。
对了,本文不是说不应该给外国人永久居留的身份,而是说要从所有的方面,对外国人在我国必须与中国人一视同仁的对待。在各大学的入学考试中,不能有特殊照顾的。毕竟,我国的各公立大学的所有费用都来自国人的劳动,给外国学生奖学金也罢,给外国学生经济补贴也罢,都得有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若是中国学生达到,也必须要有资格得到的。就如我国学生到国外留学一样,对方会有优待吗?不会有的,反而会在学费上多收的。
还有,外国人在我国的所有言行要与我国公众一样,不能有“超国民待遇”,不能因“外交无小事”而一味的照顾。很典型的就是,前几年,光天化日之下,某老外在绿化带上硬上中国女孩。女孩哭喊“不认识,救救我”,此时内衣都差点被脱掉。该外国人被抓住后,竟然不是涉嫌强奸罪,而只是行政拘留与罚款?去年发生福州街头,一外国留学生公开推搡交警,又追打交警,此后竟然只是批评一番?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说,外国人只要具备条件,欢迎获得永久拘留,只是外国人必须与中国人在所有方面都该具有同一性。在法律上,在教育上,在各种政策上,不能有任何特殊对待。比如说吧,目前是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两个孩子,那就都得如此,不能在国内,搞所谓的“三六九等”,什么“民族与农村”之类的区分。这不就是涉嫌歧视吗?
不管咋说,我们都能理解当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若是我国的永久居留,能够吸引到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就如条例中规定的“突出贡献的、特殊人才、杰出人士”等等,那都应该举双手欢迎的。毕竟,我国人口红利下降,但是目前有2.9亿农民工,中低端劳动力根本不缺,缺的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就如有人说的那样,外国人要想留在北京上海,就得与中国人一样的按照相同的标准排队打分。
总之,能够造成征求意见稿网站的瘫痪,这说明我国有非常多的人,对此条例非常的关注。据说,目前为止,反对的意见很多。反对,肯定的,毕竟如今对外国人的各种“优待”与“特殊待遇”,已经成了国内很普遍的现象。若是不能将外国人与国人一样的对待,这样的条例只能是增加国人更多的反感而已。
本
文
来
自
凯
迪
原
创
作
者
:
闲言毛
。
文
中
观
点
仅
供
参
考
,
不
代
表
本
平
台
意
见
。
配
图
来
源
于
网
络
,
如
涉
侵
权
请
联
系
后
台
处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