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警方21日消息称,
前韩国机场公社社长孙昌浣被发现于家中死亡
。警方正在调查其死亡原因。据报道,警方暂未发现“入侵或谋杀的迹象”。
据悉孙昌浣于2020年5月任民航安全系统“一把手”期间主导了务安国际机场的设施升级工程,包括因济州航空空难而备受争议的进港跑道末端混凝土设施工程。不过,
空难调查小组表示,
孙昌浣不是他们的调查对象,也没有作为证人接受询问
。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9日9时7分左右,由泰国曼谷起飞的韩国济州航空7C2216号航班在位于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降落时失事,机腹着陆后,
失控撞上混凝土方位角设施后爆炸起火
。
除2名乘务员获救外,
其他179人全部遇难
。
韩国国土交通部周三表示,将拆除在务安国际机场安装的混凝土设施。
韩国国土交通部1月13日发表声明称,包括去年12月29日发生空难的全罗南道务安国际机场在内,
韩国国内已有7座机场被发现有“混凝土或钢材设施需要更换”
。
韩国国土交通部称,将
在本月内准备措施来改善这些设施,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相关整改
。
虽然调查人员仍在调查导致济州航空7C2216航班坠毁的原因,包括据报道的鸟击事件,但
务安机场跑道尽头、用于支撑航向信标天线的混凝土设施被航空安全专家普遍认为是造成本次空难严重伤亡的“罪魁”。
此前,英国知名航空安全专家戴维·利尔芒特接受采访时指出,他认为,飞机着陆时无法放下襟翼、起落架“不是导致179名机上人员遇难的原因”,
跑道尽头本不该以固体建筑形式出现在那里的混凝土设施才是“真凶”
。
△务安机场跑道尽头的混凝土防护设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指出,仪表着陆系统信标是机场必要的导航设备,其位置和高度由技术需求决定。然而,
务安机场该设施距跑道尽头不远,在应急空间上预留不足,对飞行员的容错性不够友好
。他建议未来在信标设计中采用柔性结构等优化方案,以减少极端情况下的物理阻碍。
此外,王亚男还提到,飞机在降落时的触地位置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飞机在跑道的前面一段就触地了,那么留给飞机减速和停下的距离就会非常短。这样一来,飞机很可能因为停不下来而冲出跑道。不过,
如果飞机冲出跑道时没有撞到障碍物(比如围墙),事故的后果可能会相对轻一些
。
对于务安机场跑道尽头的混凝土防护设施,韩国国土交通部12月30日称,务安机场的这一设施是在距离跑道安全区域外围约251米处。据了解,该设施是引导飞机进入机场跑道的航向信标天线设施,但是通常应为金属结构,且不应突出于地面。
对于有舆论指出,务安机场的该设施违反了相关规定,因此才会引发客机撞上该设施爆炸起火的严重后果。彼时韩国国土交通部表示,对于这一防护设施是有相关设置规定的,国土交通部正在对这一设施的设置规定以及与济州航空事故间的关联性展开调查。
据央视新闻此前援引韩联社报道,韩国国土交通部下属航空与铁路事故调查委员会称,
韩国济州航空失事客机的两个黑匣子在飞机撞毁前四分钟均停止记录
。
据事故调查委员会透露,失事客机“黑匣子”未能保存当天8时59分至飞机失事前的数据,
特别是事故飞机在电力供应中断的情况下,也没有可以向黑匣子提供电源的电力辅助装置
。这使得分析这段时间内飞行员的操作情况变得十分困难。调查委员会正针对务安机场管制记录、事故发生瞬间影像资料、现场残骸等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