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材料学网
材料界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共享平台!发布基础知识、新闻资讯、科技服务、数值模拟、考研考博、论文写作、招聘信息、先进设备及产业应用等,服务于中国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发展,以及相应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和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女歌手唐伯虎被曝拖欠劳务费,其工作室被起诉立 ... ·  昨天  
出彩写作  ·  写材料列小标题搭框架常用共性词语2000个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盛世华章 精彩津年丨图书馆里 民乐“快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材料学网

金属顶刊《Acta Mater》:TiAl合金应力诱导O相的可逆转变

材料学网  · 公众号  ·  · 2025-01-25 21:20

正文


引用本文:

Xu Liu, Lin Song, Florian Pyczak, Andreas Stark, Li Wang, Xiang Guo, Tiebang Zhang,

Stress-induced orthorhombic O phase in TiAl alloys,

Acta Materialia,

Volume 286, 2025,

Pages 120751, ISSN 1359-6454,

https://doi.org/10.1016/j.actamat.2025.120751.


研究背景

TiAl合金的实际应用受到低塑性这一关键问题的制约,其中脆性 α₂ 相显著影响了合金的变形能力。 具有较好塑性变形能力的正交O相于 α₂ 相内析出有助于改善TiAl合金的变形能力,但由于O相的析出温度低于合金的服役温度,其作用未被纳入服役条件下力学性能的评估范围。 本文通过同步辐射原位变形实验首次观测到应力诱导的可逆 α₂ →O转变,并结合非原位球差电镜技术深入解析了O相的形成机制。 这一发现揭示了TiAl合金中一种全新的变形机制,为优化合金成分设计及实现强度与塑性的协调提供了新的视角。

成果简介

在TiAl合金同步辐射原位加载-卸载-二次加载中,观察到了O相在 α₂ 相内的析出-溶解-再析出现象,结合球差电镜解析了 α₂ 相到O相转变的成分转变和结构转变。研究发现, α₂ 相到O相的转变具有三大特点:可逆、择优析出及原子的短程位移。具体而言,其一,O相的析出与 α₂ 相的内应力强相关,当 α₂ 相的内应力积聚到临界值时,O相析出并与 α₂ 相的内应力同步演变:随着 α₂ 相内应力的积聚O相不断析出, α₂ 相内应力释放时O相回溶于 α₂ 基体中。其二, α₂ 相的受力特点决定了O相的析出行为:O相会优先在 α₂ 相c轴不受力的晶粒中析出。其三, α₂ 相到O相的转变仅涉及垂直 α₂ 相c轴的短程位移,无元素扩散。 相关工作以 “Stress-induced orthorhombic O phase in TiAl alloys ”为题发表在了金属材料领域顶刊《 Acta Materialia 》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刘旭,通讯作者为宋霖副教授。

图文导读

图1. 通过升温和保温实验确定无应力状态下O相的稳定存在温度:升温时(图a和b),纳米尺度O相的析出会使 α₂ 相的衍射峰展宽;在550℃(图c)和750℃(图d)保温时,高含量O相的析出会使 α₂ 相的衍射峰出现正交分裂。结果显示,O相的稳定存在温度区间低于750℃


图2. 800℃加载时不同应力状态下O相的析出行为。当真应力为1200MPa时,O相在特定取向的 α₂ 晶粒内析出


图3. O相随 α₂ 相内应力的积聚不断析出,随内应力的释放重新回溶于基体


图4. α₂ 相到O相的结构转变:已发生晶格畸变的 α₂ 相沿[110]方向伸长约2.1%,沿[100]方向收缩2.0%后,绕[001]O/[0001] α₂ 不变线旋转;成分转变:无Ti、Al和Nb元素扩散


图5. O相优先在[110] α₂ ⊥LD且[0001]α2//=120°取向的 α₂ 相析出(图b和c),在该方向下,[0001] α₂ 几乎不受力,[110] α₂ 方向承受最大的拉应力,有利于 α₂ 相到O相的结构转变

通讯作者简介



宋霖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和高温合金的相变机理、变形机制以及组织稳定性的电子显微学及原位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企业协作等科研项目,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 Acta Mater.、Scripta Mater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0项。独立全本翻译了TiAl合金领域权威专著《Gamma钛铝合金:科学与技术》,列入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科学经典著作选译”系列丛书。



版权声明
来源 本文来自材料微生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