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
哪类孩子小时候难带,长大后往往最有出息?
一个叛逆的孩子,往往是独立的、个性的、有自我想法的、坚持主见的。
虽然叛逆会让家长头疼,只要正确解决,
它们会是孩子成长的加速器;反之,解决不好,它们会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著名作家、教育家刘墉,他的励志散文影响了几代年轻人,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
刘墉书中的那个“叛逆小孩”,就是刘轩。
刘轩小学没读完,就跟着父亲搬去美国,变得叛逆调皮,
成了爱顶嘴、非常叛逆的“混账”小子
;
高中进入有“小哈佛”之称的史岱文森中学,提前半年拿到了毕业证;
大学进入哈佛读心理学
,一路从本科、硕士和博士,念到哈佛的研究所。
接触心理学后,刘轩更是“学霸体质”附身,人生一路开挂。
现在,他是著名心理学者、畅销书作家、演讲全国冠军。
懂点心理学,不会被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唬住,知道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早过时了,也就
有了分辨能力,能少给孩子喂点毒奶
;
懂点心理学,对孩子的成长更为耐心,
能引导着
把孩子的困惑,转化为成长的韧劲。
不只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而是用一套科学、轻松、有趣的工具方法,给孩子更好的心理状态、处事方法,从而给孩子一个开挂的人生。
毕竟,用这几分钟刷手机,可能什么也没得到;但把这几分钟用在刘轩身上,很可能会赚到他“人生开挂”的秘密。
一个出生在贫穷家庭的男孩,住在铁道旁边的违章建筑里。
他家的后窗正对着公共厕所,对面高级住宅区的孩子,会向他丢石头嘲笑他。
5岁的时候,父亲离开家,男孩
3年没有见到爸爸
。
8岁的时候,父亲把他接到了美国,男孩一头扎进了完全陌生的环境。因为寂寞,他自学了编程,
在电脑上写了一个模拟对话的程序,自己跟自己对话。
在他面对
人生一场最重要的考试前,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错过了考试
;与此同时,对他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导师,也在这个时候突发心脏病去世。
在他人的眼中,作为刘墉的儿子,刘轩的生活应该顺风顺水。
实际上,因为父亲的缘故,他一直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他所有的节假日,都是在学习中文。同学来约他出去玩,要事先问好:“你今天要不要学中文?”
刘轩要捡松果、扫树叶,清理屋檐下的排水沟,一片片擦假树盆栽的叶子,那叶子少说也有几百片。同学们约他出去玩,要事先问好:“你今天要不要擦树叶?”
后来考入哈佛大学后,他不顾父亲的反对,选择了心理学。
在哈佛,刘轩研究着心理学与内心世界、与家庭的关系,困惑的很多问题得到了一一解答,他也一口气从本科、硕士、念到了博士。
从哈佛回到台湾之后的十年,他
去探讨心理学在真实生活中的更多可能性。
重拾写作
,先后出版了《幸福的最小行动》《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等书。
这些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职业,刘轩做起来却得心应手。
众多媒体杂志以及好友纷纷问:
“为什么你能在众多身份中切换自如?”
心理学让他的生活更高效。
因为懂得心理学原理,他会用很多提高记忆力、保持专注力的方法,这也是他“学霸体质”背后的秘密;
心理学让他可以“读懂人心”。
因为懂得心理学法则,他总是能秒懂对方的想法,情商和智商一样出色;
心理学让他养成生活好习惯。
因为懂得心理学窍门,
他擅长强化自我管理,只要定下目标,就可以迅速养成对应的好习惯。
这些方法像是他随身携带的工具一样,拿起来就能用
,这才是他“开挂”人生的不二法门。
现在,大家提起刘轩,不会再说他是“刘墉的儿子”,而说他是“刘轩第一”。
然而,
新的挑战又来了,他有了两个孩子。
刘墉,是“华人家教”的典范。他的儿子是哈佛心理学者,他的女儿14岁获美国总统奖,进入沃顿商学院。
讲真,
同时培养出两个优秀的孩子,比中彩票还难!
但等到刘轩有了自己的女儿,却没用父亲这套100%灵验的教育方法。
他的秘密武器,就是上面提到的这套——“有用的心理学”。
比如,刘轩的女儿千千,有段时间早晨赖床,上学迟到好几次,习惯很不好,怎么办呢?
身为学过心理学的老爸,肯定有比批评更好的方法,那就是:一块白板。
刘轩在家里竖起一块白板,把每天的出门时间用一个图标记录下来。
女儿自己发现了问题:
奇怪,为什么每逢周一,出门时间就比较慢?可以做什么调整呢?
耶!连续几天没有碰到红线(迟到),我们来庆祝一下吧!
女儿看懂了这条线的意义,尤其开始累积出了成绩,希望打破之前的记录,心里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后来不用催就早早起床,甚至带着弟弟都养成了早起习惯!
一块白板,一个目标视觉化的小技巧,加上与孩子理性的沟通,就帮孩子养成了主动早起的好习惯。
体验了从懒惰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她的
自信心、成就感、自我管理能力、对人生的掌控感,都会大大增强。
除了养成孩子好习惯,刘轩还用心理学,帮助两个孩子全方位成长——
用心理学帮孩子
认识大脑
,记得牢又快,提高
学习力
;
帮孩子
摆脱情绪旋涡
,调节负面情绪,提升情绪力;
在孩子15岁前,用心理学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性格、品质、个性,孩子未来想走偏都难。
18个
孩子成长课题
18个
干货满满的亲子互动
这一切,
仅需99元
少点一回下午茶
把顶级心理学老师请到身边
被称为是“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的刘墉,都跟着刘轩走上了心理学这条路,改变了常年养成的理念。
一次,有很多人观看的直播中,刘墉直接对刘轩说:“
儿子,老爸当年的教育方式很多都是错的。
”
这让刘轩都震惊了,没想到心理学能给父亲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其实,刘墉接触心理学后的变化,也反映了很多父母的通病——
父母不是不爱孩子,只是没有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不知道怎么爱。
不知道学习方法比成绩更重要。
之前,一个学霸爸爸,逼10岁孩子每天写4篇作文,写不完不许睡,没办法的妈妈,只好报警求助。
没教过孩子如何化解压力。
最近,一个9岁女孩,因为在限定时间内完不成作业,留下遗书后自杀。
不允许孩子犯错。
去年,同样是一个9岁的男孩,撞碎了学校玻璃后,因为害怕惩罚,留下遗书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