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降水稀少,不需要为了排水而建造屋脊,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实。Roof of the world说的本来是世界的“屋顶”,“帕米尔”又高又平,正好和这里房屋的平顶相类似,原住居民和伍德都没有错。日语译作“世界の屋根”,就是屋顶的意思,也不能像大部分的翻译问题可以算到日本人头上。那么这个“屋脊”的问题只能从汉语和汉语史料中求之了。
与世界上其他大部分高原不同,帕米尔高原上平缓的高原地貌很少,大部分地区都是高不可及的大雪山,所以在古代中国文献中,帕米尔称作“葱岭”,被看成是一座大山。《汉书·西域传》描述西域的地理范围,说“西则限以葱岭”,则“西域”亦是到此而止,葱岭以西,即非我有。其实,以古代中国人的地理知识,“葱岭”未必指今日我们所知的帕米尔高原全境,更可能仅指帕米尔高原东部靠近中国的边缘部分,即喀什山脉、萨雷阔勒岭等南北向的几条山脉。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穿越葱岭的详细记载已经是在北魏时代。五一八年,北魏负责管理佛教的官员宋云和僧人惠生结伴西行求法,道经葱岭。他们从汉盘陀(应即渴盘陀或堨盘陀,位于塔克敦巴什帕米尔)进入帕米尔高原。事后宋云撰成的行记极称该地之险峻,“长坂千里,悬崖万仞”八个字准确描摹了帕米尔高原上险峻的高山与狭长的坡地共存的地貌特征,“极天之阻,实在于斯”则指明这里不仅是政治边界,也是地理上的天然界限。
何以见得葱岭“极天之阻”呢?“自葱岭以西,水皆西流,世人云是天地之中”。帕米尔以西的河水尽往西流,因此是天地之中,这样的看法显然根植于中国的河水都是自西而东的印象,而阿姆河的上游由五条支流汇合而成,这五条支流的流向大致平行,都是从东向西流,发源于帕米尔北部天山山脉中的锡尔河(中国古称药杀水)及其支流也是同样的流向,自然容易给旅行者以“葱岭以西水皆西流”的印象。
宋云说,葱岭之中有座“不可依山”,“山中有池,毒龙居之”,行人如果稍拂其意,就会遭其毒手。这个龙池同样出现在一百多年后玄奘的西行记录之中。
《大唐西域记》称帕米尔为“波谜罗”,这也是类似pamir的读音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之中。玄奘提到,波谜罗川中有大龙池,乃是南赡部洲的中心,而且“其地最高”。龙池向东向西各有一大河,向西之河与缚刍河(即阿姆河)合而西流,“故此已右,水皆西流”,向东之河与徙多河(即叶尔羌河,塔里木河的上游,最终注入罗布泊)合而东流,“故此已左,水皆东流”。玄奘虽然没有直接称波谜罗川为世界屋脊,但他毫无疑问会同意这个称号,而且他还更进一步,指出龙池乃是世界屋脊中的屋脊、将世界中分为东西两部的绝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