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呢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自由的话题。自由的这个话题在佛教里其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在佛教里不是以自由这两个词,来代表它的含义的,它用了一个非常宗教化和哲学化的词语,它叫做观自在。
观自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词源于心经,我们知道心经第一句话叫“做观自在菩萨,行身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么也可以说,大乘的或者大乘空宗的思想的核心以及它的修行方式就是这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呢?
其实是从梵文当中来的,这个梵文里面,心经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念的(梵文)就是观自在菩萨,这个大家从音里能听出来,就是“菩提萨埵”,就是菩萨。而前面那个(梵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是“自在王”,观自在就是这个词。
那他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所谓有一类菩萨是观自在菩萨。我们今天有时候会把说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可是我们从梵文的原词里看,观自在菩萨不是某一个菩萨的名字,而是说以观自在这个方法去修行的那一类菩萨叫观自在菩萨。
所以今天我要在这里跟大家讲讲,什么是(梵文音),就是关于自由的这个问题。
这里的自由可能不是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的态度所谈的自由。也就是说,自由在这里不代表随心所欲,他更多的指的是精神上的那种自由。
精神上的自由是不被任何的知见、任何的思想所束缚的这么一种状态。
在佛教中期大乘的时候,出现了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师,法成。那么他在他的书里就提到了这么一句话,就说人类大都满足于平庸和臣服,不求完美。又无意寻求深刻的教义,满心是仇恨和嫉妒.
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又联想起了叔本华的一句话,叔本华在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里他这么说到,这个时代的知识既已接近这样“辉煌”的一点,以至将难解的和错误的完全看作一回事。
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我们常常把难解的和错误的划等号,接下来又说到说在这个时代有教养的人们中又有哪一位能够忍受几乎在本书的每一页都要碰到的一些思想,恰好和他们那些一劳永逸的肯定为真的,以成定论的东西相反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大多数的时候,满足于平庸臣服不求完美,也不去探寻那些深刻的教义,我们把我们15岁以前所学的和认定的东西都当做是人类精神先天的根本思想。
所以对于新的不同的东西,我们就很难接受。
于是我们陷入了满心的仇恨和嫉妒。是因为我们的思想里,被某一种所谓的真理绑架了,那么我们在这里就没有自由,就是不自在的。
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个我最近的故事,我最近去了泰国,受了一个大戒,等于我现在是正式获得了泰国僧级,成为一个泰国僧人。
这次去到泰国换了一个环境的时候,我才深刻体验到,观自在是什么意思。因为去到泰国以后,我的英文又很一般,那边的法师也都是英文一般,他们主要讲泰文,这个语言不通畅的时候,那么我们怎么交流呢?靠比划。
后来你会发现当我们语言被障碍住的时候,你可能才能更进入到那个事件的真相本身。
因为我们的语言表达是习惯的,我记得那天,我在泰国,我给我师父要做一下艾灸,可是您知道上了飞机是不能带打火机的,我要准备找其他的泰国的师傅他们把师傅叫(泰文音),说要这个打火机,这个打火机我英文又不会说,当然我说了英文对方也不见得就能明白,那泰文我更不会讲了。
我就拿着那个艾条,然后我跟他用手比划打火机的,还有象声词,我说“嘣”就着了。
这个时候当我们不被我们的语言,一个词打火机所替代的时候,我们那一刻是对我们要的那个东西是有体验的。
而我们因为有了语言这样一个便捷的工具的时候,我们很难进入到事物的内核和对那个事物的体验。
所以我们今天,都活在了一个知识里面。
佛陀在他的教义里面说我们认识世界的两个途径:
现量是什么?就是纯感觉;而比量是推理和知识的这个层次。
所以我们的知识的有效性在哪里,就是我们知识的正确性是由什么来保证的?
我觉得我在跟别人说打火机,那个拿动作比划然后全身肌肉紧张,那个描述的时候,我那一刻深深的知道,打火机是什么。而不是思想上的知道,是身体对它那个东西的体验。我们所说的打火机三个字,跟我对打火机的存在,它的功能它的属性在那一刻全然的体验之间的关系,怎么划等号呢?
知识和体验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个东西就是经验。
当我们一张嘴说出打火机三个字的时候,其实是我们一个经验的总结。而如果没有一个去到陌生的语境下的时候,我们通常很难停下来,我们的那个知识,所以我们是不自在的,和不自由的。
这次去到泰国以后,我更体验到了人在一个陌生的语境和一个陌生环境下的时候,人更容易内观,也就是观自在。
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自在的。你看我们在国内,我很熟悉,我的生存环境,我的工作环境,我都是非常熟悉的。
可是到那个陌生的环境的时候,你比如说我拿身体来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北方人,尤其生活在北方的时候,你觉得很适应,你没有身体的存在感。可是一到了泰国,泰国是一个热带海洋性的气侯,你到那的时候你才意识到,我身体有一些反应。
而这个反应,造成了你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地域环境、生存环境,乃至语境会造成我们精神上的一些转变和对自身认识的一种深入。
所以心经里面开出来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不是一个理论,是一个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法。
这句话的主干提炼出来是两个字就是“关照”,也就是说哪一类(梵文音)这个菩提萨多的修行方式是什么呢?是观照,观照是什么?
我们往往也说叫止观,止就是停止的止,观就是观看的观,就是怎么才能去到自由?
我们的方法是观照,首先你要停下来,停下来你已有的惯性的环境,比如说我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跟我已有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相异的时候,你所有习惯、你的语言、你的思维、你的一切、你身体运作模式在那一刻都会停下来,因为它要适应新的东西,在停下来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看清楚你的思想本身。
所以止在这里有停下来的意思,观有反思的意思,我们觉得我们拿语言可以代表一切的时候,你去到那个地方会发现它是无效的,我们要跟人完成沟通,我们必须更清楚的知道我们对那个事物存在的体验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我们才能清晰的表达出来,否则我们习惯于我们那个语言的时候,它是一个抽象的表达。
比如说我身体现在不舒服,我可能说我的肚子很痛,可是你跟泰国人说我肚子很痛,他对痛没有概念,这个时候你为了说清楚什么是痛,你就要更深入体验你身体的感觉,那个是拧着痛、还是胀痛还是酸痛呢?
这个时候你就开始观了,是因为有人把你的知识,你的抽象能力给你止了一下的时候,你才开始起了观,所以观字在这个修行法门,就是让我们有意识的在我们生活当中,把我们哪些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停下来,然后我们去反思我们的知识是否具备有效性。
所以大家可以在生活当中去做这样一个实验,你试着停掉你的语言,不说话,你看你内心世界会发生什么?
在山上修行的师傅常常我们修一种方法,止语,止语一个月,止语不是不说话,是内语言也要停掉,你内心语言和对话也要停掉。
这个时候我在山上看石头、看花、看山河大地,看一切一切,我盯着一块石头在看,真的是观石头,不是一站在那说它是石头,我们得到一个关于石头的知识,然后我们就结束了,我们认为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石头,我们看到一个有五个瓣,红红的,我们说这是花,然后结束了,我们又转向另外一个。
其实我们都没有去好好的观我们周围的世界,如果我们停掉了这个不是说消除我们的知识,而是把我们的知识暂时性的悬止起来,你盯着一个东西去观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收获很多的体验。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法师叫道生,这位法师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后来也成为成语,我们听过一句成语叫顽石点头,说道生说法顽石点头。我体验过这句话,我说我们常常说这个法师很厉害,他讲了一段理论,这个石头都听懂了点头。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能做到,只不过他点头的时候,你没看见,你观测不到它的点头,是因为我们太粗了,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停在了这是什么,所以禅宗一直在参我是谁?参话头,不是让你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是在参话尾,所以我们总是在想我是谁呢?
禅宗不是这么参的,他参的是我之前,我是谁之前,是说我是谁这个问题从何而来,我们开始参这是石头,要参这个“这”之前,而并非“石头”之后,不是让大家去知道石头是什么?而是要在那个参这之前的那个主词是什么?
这个时候我就想起在叔本华的理论里常常提到关于表象和意志世界里哲学的形式,他说呢,我们的世界一方面是意志,另一方面是表象,而这个世界存在着的一切,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
这句话有点绕,我把它稍微展开说一下,他是在说所有世界的有形有象的东西是一个关于主体的存在,主体是什么?我们在这里可以把它说成一个人,刚才我所说到这是石头,这之前是什么?是关于我认识到的这是石头,或者说在这句命题前要加一个话叫我认识到这是石头,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我认识的基础是什么?那么石头是什么的基础是”这”,”这”的基础是我的认识,然后我的认识又建立在我的基础上,我的基础是什么?
我们的基础往往是我们15岁以前所学和认定的东西,我们把那一部分当做人类精神先天的根本思想,所以我们今天如果说我们要完成我们自身的版本升级和我们认识的提高。
从哪里入手呢,可能观自在、观主体性的存在,观我这套知识有效性将成为更深层次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生命版本的一个路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 来 聊 天 /
自由,每个人都在追求
小编认为,自由是一种人格状态
你还有哪些你还有哪些关于自由的解读吗?
......
🌛
#值班编辑: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