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喽大家好,我是阿秀。
我一直有个观点,在现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不存在「内秀」的人。
内秀是啥意思呢,就是心里的世界很丰富,但是表达不出来。
「丰富」说不出口,那就约等于「贫乏」。
那应该怎么表达,才能提高情商,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优秀呢?
01 没有人喜欢听批评,嘴甜就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本性就是喜欢听夸奖,而不是批评,没有抬轿子解决不了的刺头。
以前有个女记者,去采访李宁,只被允许采访15分钟。
不知道为什么,李宁那天心情不好,记者问什么都怼回去,记者无奈只能套近乎:
我跟xxx是朋友,听说您跟他也很熟悉,这么算我们也有点朋友关系。
李宁继续怼,那照你这么说,全世界人民都是朋友了呗。
但是记者不气馁,继续夸了15分钟,从李宁当运动员时的成绩,再到企业经营的成绩,把李宁夸的心花怒放,最后记者采访了一个多小时。
有人会觉得,我凭什么说好话给你听?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
嘴甜就是第一生产力
。
嘴甜
,
能够帮你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利益。
退一万步讲,漂亮话又不值钱,说上一卡车漂亮话,只需消耗一瓶矿泉水,如果能得到贵人帮助,回报是几万倍的。
02 结构化表达,想清楚123
很多人被认为「没水平」,往往使在表达的时候,缺乏逻辑架构,让人不知所云。
我刚毕业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也非常紧张,起来乱说一通。
有次我去参加某世界500强企业的宴请,对方的中国区总裁,听说我是官方媒体记者,就过来单独给我敬酒。
因为事先没有沟通准备,我一开始还有点慌乱,但是我突然意识到,这跟写作文不是一样么,有什么好紧张的。
上来就谦虚表示,我只说三点:
第一点,感谢主办方,这个活动多么成功云云,我知道这其中有多么的艰难,引用名言「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第二点,举两三个例子,夸奖具体的人,或者具体的细节,顺便说说自己是怎么努力参与的。
第三点总结,再感谢活动方,表达一下自己的美好祝愿,在引用一句名言,比如「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每次公开表达,其实都可以用这个套路,就是第一点总结,第二点理由和案例,第三点总结+祝福。
中间引用一些,金句、古诗、古话、案例、笑话,你的表达质感瞬间就上来了。
电影《国王的演讲》剧照
03 注意「积累」,提升自己表达的含金量
前面我说过,引用一些故事金句,或者案例模版,会让人感觉你水平很高。
很多人以为,这些都是临场发挥的。
其实不然,
所有的优秀表达,都是提前准备的。
有些祝酒词模版,古诗古文金句,小笑话,都是表达者提前准备的。
我发现这一点,是因为我多次在不同场合,遇到了一个很会表达的大佬,都在讲几个固定的段子和金句。
我才意识到,会表达的人,不都是临场发挥,而是提前准备,常唠一套嗑儿。
04 气场往往是历练出来的,一看二听三想
很多人之所以看起来情商低,是因为面对稍微大点的场面,就hold不住,就开始乱说话。
场面大,层次高,听众多,很多人就开始压不住,气场就显得很弱。
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多经历大场面,练多了自然会有长进。
其次就是一看二听三想:
核心就是找到一个,你认为情商很高、气场很强的偶像,然后全盘模仿他。
看他如何表现,听他如何措辞,思考如果你在那个场景之下,会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简单来说,就是去跟更强的人「对标」。
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会脱胎换骨。
05 少提问,减少对好感的消耗
讲情商很少有人讲这一点,就是少提问、少打听。
很多人之所以不讨人喜欢,就是因为喜欢问问题,问隐私、问傻问题、问挑拨的问题。
你的问题,展现了你真实的内心世界。
比如你总打听别人的隐私,就会让人感觉你喜欢窥探别人的生活,产生不适感。
比如你总喜欢问傻问题,就会暴露你并没有什么脑子。
比如你总是故意戳痛点,问挑拨离间的问题,就会同时得罪你挑拨的双方。
大家都觉得,说负面的话会显得情商低,其实在对话中「问」得多,反而最消磨别人对你的好感。
所以在一般对话中,可以多肯定、多附和、多提出建设性意见,少否定、少提问、少做劣质表达。
顺便推广下,我的写作知识星球,目前只
需365元
,一年内写作100天(累计而不是连续),每天完成200字,不抄袭搬运,即可
全额退款
。
这个星球的目的,就是为了
帮助一直喜欢支持我的读者们
,开始写作,坚持自律和表达,写完100天当即就可以退费。
大家购买后可以加我助理,领取图书:axiuzh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