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界
商界传媒官方新媒体,旗下拥有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之一《商界》,以及《商界评论》、《商界时尚》等多本知名财经期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当家长决定不再给孩子报200元一节的美术课 ·  16 小时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美国人口普查局12月19日发布的最新预估显示 ... ·  昨天  
第一财经  ·  就差一点点!虽然绿了,还是涨的多 ·  2 天前  
数据宝  ·  传来最新消息,全线飙涨! ·  2 天前  
集思录  ·  可转债是不是泡沫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界

踏上不同寻常之路 唱吧会为商业历险带来新的可能吗?

商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02 18:06

正文

版权声明
  • 文 / 阑夕

  • 来源:阑夕(ID: techread)

  •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2011年,陈华拍板决定将「唱吧」作为又一个创业项目时,他的理由非常充足:


唱歌需求的用户规模是上亿级的,但其行动成本很高,在缺乏组局能力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产品能够吻合一个人的场景。


所以「唱吧」的横空出世,不仅验证了陈华及其团队的市场洞察,也在某种意义上重构了以个体为中心的KTV社交模式。


在一场饭局中,陈华兴致勃勃的掏出手机,展示在「唱吧」应用内两个男声对唱同一首古风情歌——两人分别录制,再将音轨合成——的听众留言,作为声控的腐女们几乎都是在用尖叫表达情绪。


工程师出身的直男陈华可能很难感同身受的深切理解这种融合了亚文化和恶趣味的暧昧交互,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产品层面的继续发掘。


所谓的互联网平台,也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它如一片丰饶的土地,造物主仅仅负责做好生态设计,至于物种及文明将怎样发展,全都取决于蝴蝶们扇动翅膀的总和。


有趣的是,在带领「唱吧」行远自迩的同时,陈华也在修正着自己的认知图谱,并将「唱吧」的品牌和功能反复置入实体产业,使之微妙而贴切的和马云竭力鼓吹的「新零售」关联颇密。


最具典型色彩的,就是「唱吧」投资咪哒迷你KTV,继「唱吧麦颂」连锁KTV之后再度挤入实业市场,经营起了线下生意。


在中国愈来愈多的商业中心——尤以一二线城市为甚——无人值守的零售机器正在填满走廊或是角落的空余之处,造型若如一间大型玻璃房的迷你自助KTV亦是其中一种。


这种终端设备的诞生毫无疑问是对「唱吧」创建因由的一种颠覆——「传统场景很难满足独自一个人的唱歌需求」——然而创业者的合格与否,就在于他能否适时而变,将新的趋势为己所用。


于是,陈华带着团队做了一轮尽调,最终选了广州艾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咪哒迷你KTV——这家公司研发生产的跳舞机曾因品质过硬和养护便利而成为各大城市游戏厅的标配——投资入股,并将线下品牌升级为「咪哒唱吧」。



用拉美作家加莱亚诺的话来说——「娱乐行业靠着孤独的市场存活,就像安全行业靠着恐惧的市场存活,欺骗行业靠着愚蠢的市场存活」——轰轰烈烈的城市化造就了高密度的人口空间,也将名为孤独症候群的疾病散布到了拥挤繁华的人间。


东亚文化似乎特别钟情于这种「大隐隐于市」的体验,以日本为例,令人局促的胶囊旅馆、隔离他人的一兰拉面、访客神秘的深夜食堂都是有着独特气质的商品类型。


而单人KTV的起源,同样可以追溯到日本,早在2010年,就有部分连锁KTV在东京和大板等城市开设一人包厢,并以竞技游戏的形式增添了排位比赛、CD录音等功能,不少年轻人也乐于借此练习歌喉,不必担心因为唱功不力而在朋友面前丢脸。


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总是会以出人意料的效率进入中国市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北上广深的商业中心开始频繁出现迷你自助KTV的身影,和日本那种多数还是需要委身于连锁KTV的门店中作为一种包厢选项的做法不同,中国将两种场景予以割裂,将迷你KTV定义为逛街购物的一段插曲,引导用户打发碎片时间。


这种舶来之后的设置似乎更加符合产品对应的人性独身前往呼朋唤友的连锁KTV挑选单人包厢总是有些悲凉的意味,而在商场里面钻进一视同仁的迷你KTV,则很难产生直接的对比结果,反而存在解释的余地。


而「唱吧」盯上这块生意,并不是以这次投资为最初的起点,早在两年前,陈华就找了代工厂生产「唱吧」品牌的迷你KTV,并在北京做了投放和运营。


这种亲历而为往往能够带来最为精确的利弊反馈。


根据陈华的总结,其利在于回报周期极其显著,这种设备只需要例行维护,而不像夹娃娃机或是榨果汁机那样需要不定期的补充资源,前期可以签署短租协议测试经营效果,如若人流规模不够理想也能换地重演,直到满意为止——「好的地段,最快八个月就能回本,接下来就是纯利」——而在这种终端的设计思路里,又能非常自然和直接的连上「唱吧」的服务平台,开拓产品的触客面积。


至于弊端,则是这个产业方向和「唱吧」南辕北辙,其投入逻辑也必须要求「唱吧」深入线下经济,甚至专门组建一支专业团队来做二次创业,毫无疑问,这和「专注」的行业准则是大相径庭的。


于是跨产业的资本合作,就成为了相对意义上的最优解。


这也为阴云密布的中国实体经济提供了另一种观测视角,在庞大的存量市场面前,兴盛抑或衰退都不过只是局部晴雨,既不乏贪婪时恐惧者,也存在恐惧时贪婪者。



丘吉尔的话无疑是应景的:乐观的人在每个危机里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里看见危机。


目前,「咪哒唱吧」的迷你KTV已经在全国投放了近一万台,每一台的成本约为2万元,在招商文件中,「唱吧」鼓励拥有场地资源——比如大型商场、游戏厅、咖啡馆和电影院等——的商户加盟,加速复制这个标准化的消费模型。


有着「唱吧麦颂」的加盟先例,「唱吧」的第二次线下渗透胜算不低。


两年之前,也是在业界大感意外的情形下,陈华决定开辟连锁KTV的经营支线,在全国掷下12家分店,除了接入唱吧的社交平台之外,所有的服务模式都以麦乐迪、钱柜等传统KTV品牌作为对标。


两年过去,「唱吧麦颂」的门店数量突破120家,陈华亦在微信朋友圈中宣告两年的加盟优惠期宣告结束,2017年的合作费用整体上调,足见信心高涨。


这也让「唱吧」这款产品的基因愈加复杂起来,所谓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维持增长的需求迫在眉睫,而健全的财务指标则屡屡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唱吧」似乎是在证明天无绝人之路的质朴道理,就像藏于深山的金矿只能被攀上峭壁者发现,染指陌生领域的勇气,会为商业历险带来新的可能。



企业求报道、约采访、内容合作,请加微信:ylennon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商界APP,悦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