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联招聘
史上最有趣有料的职场微信账号!提供犀利大胆的职场解读、精辟给力的职场指南、新鲜海量的职位信息!帮你升职又升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给外卖员交社保,困境不止一个 ·  昨天  
微行动联盟  ·  尧都区招聘教师报名情况堪忧。什么原因? ... ·  3 天前  
微行动联盟  ·  尧都区招聘教师报名情况堪忧。什么原因? ... ·  3 天前  
51HR派  ·  本周看点 | ...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视频、社群多岗位@你! ·  4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联招聘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真有必要么?

智联招聘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8-13 08:00

正文

曾经有朋友和我这样描述过纽约:这是一座喜欢的人会特别喜欢、讨厌的人会特别讨厌的城市。一年半内我去了三次纽约,越来越确认自己属于后者。

纽约当然有它的美好之处:层出不群的高楼向来到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在宣告自己物质上的优渥;随便一条街道上都有外表内敛但内核奔放的Bar,方便让夜归的行人轻易找到放逐灵魂的栖息地。

但纽约给我的感觉真心累!那种你什么都不做,只要待在那里就会觉得很累的地方。

走在街上,拥堵的车辆发出的鸣笛声会让人觉得累;

半夜睡在床上,几乎每小时就有警笛声闯入你的耳朵,让人惴惴不安胡乱揣测着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不幸;

就连“纽约人”都会让你莫名觉得累,因为没有表情的面孔和冷漠地走过你身边时。

在纽约待到第二天时我就怀念起居住的那座小镇子,在那里住了两年,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跑步时迎面走来的人会主动和你say hello;进入公共场所需要推门而入时你前面的人一定会帮你拉着门或者让你先进;你买咖啡等候的几分钟周围的人都开启自来熟模式和你聊天。

而纽约完全是另一副“嘴脸”。我在第五大道晃悠时,迎面走过来的一个小伙儿把我的咖啡撞洒在衣衫上,他连句sorry都没有,就自顾自的走了。



纽约和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一样,无论你以什么样的身份和它或者曾和它发生过联系,都会对这座城市有一幅画像。在这幅画里,它们或者光芒万丈、或者阴云密布,这些色调其实也是你对这座城市的态度。

不过无论是什么态度,漂在这些大城市的人都会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不易

对于没根的非土著们来说,这种“不易”是扎扎实实的生存艰难、生活艰辛。

小胡是我在上海见到的无数个“拼命三郎”之一。他来自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学历不高,来沪五年始终保持着每天打两份工、一周休息半天到一天、居住的空间只够睡觉、每天上下班通勤的时间超过两小时的生活状态。小胡的工资今年一个月扣完税有七千了,我不太敢算要在上海买房扎根他需要多少年。

我问过在大城市过得挺艰难的朋友们,为什么要如此执着,换个城市生活质量可能会上升好多。他们给不出具体的理由,或者说给出的理由都是众所周知的——资源多、机会多、相对公平,但究竟用在了自己身上多少也没太算过。 最后,想不出更充分的理由时,大部分人会把要留下的理由归结为一句颇具英雄主义色彩的话:“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只是我们很少问自己一句真的有必要么跪着走完么?



反正我是觉得是没必要。

我有一位小我几岁、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大学毕业后来上海闯荡,找到一份高级连锁餐厅管理培训生的工作。听上去是高大上的管培生,也要从最底层的端盘子的服务生开始轮岗。


当时恰逢上海开世博会,她所在的餐厅也在世博园内。六月份的上海,她服务的客人们吹着空调、喝着冷饮,她却满场子端茶倒水跑得满身是汗、双脚浮肿。

第三天她终于忍不住哭了。她想不通,自己正经大学财会专业毕业,怎么在上海就“沦落”成服务员了。

一个月后这位朋友回到了老家,恰好一家大型国企在补招,她中了。薪资待遇不比一线大城市工作了两三年的白领们差,从此过上了开车上下班、花五六百元打理头发的美好生活。



我并不是鼓励正在大城市拼搏的年轻人放弃奋斗、放弃自己在大城市的理想,而是觉得路,应该是用来站着或跑着走完的,跪,并不是正确的姿势。

我们选择哪里作为栖息地,它首先应该能燃起内心的热爱和满足。如果疲惫感、倦怠感、孤独感、委屈感等各种消极情绪过于强势占据上风,强留无益。为在大城市有容身之所的拼搏姿势可以辛苦,但拼搏的心不该太难受。

城市就像恋人,你和她八字是否合拍、三观是否一致其实逗留一段时间就会清楚,带着不甘心、甚至赌气的想法强留最终只会让自己受伤。

无论是一座城、一件事、一个人,但凡需要用“跪”着的姿态去实现的,结果总是会不尽如人意。



更何况,每个人都有选择另一条路去走的权利啊!

敢于放弃、然后清零再战也是另一种坚持——坚持相信自己的人生在别处也能发光。

就像我另一位朋友的朋友,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来到纽约求学,对这座城市爱得深沉,想尽一切办法都要留在这里。她投了无数求职简历,无奈艺术圈机会太少;她找过white trash做男友,早早同居帮对方洗衣做饭付账单,就是希望能蹭张绿卡留在纽约,可对方也不傻,玩够了以后连行李都没要就走了。

签证到期后她不得不回国,去了杭州投奔同学帮忙找工作,没想到自己的作品一下子被当地一家设计公司看中,成为一名设计师。随后在公司里遇到了当时的客户、现在的老公,俩人去年自己开了家设计公司,成为创业大军一份子,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