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大壮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在Wezeit」(ID:wezeit-daily)大人不宜的宇宙新闻,感天动地的超正三观,有追求无节操的冷知识+新技能,尽在微在。
懒在家中卧,祸从嘴边来。微博上一篇关于“吃田螺感染线虫病”的帖子引起了全网大讨论,吃货们纷纷丢下手中的宵夜,吓得看都不敢再看一眼。
帖子中这位姑娘表示在云南蜜月旅游的时候吃了当地的“爆炒田螺”,随后便出现了类似感冒的症状,状况越来越糟糕去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寄生虫入侵脑部,目前已经做了六次腰部穿刺,挂了将近 300 多瓶药水,吃了十几盒的打虫药。由于药物和激素的作用,这位网友也不得不进行药物人流。
吃的明明是“洱海边的田螺”(店家称),怎么就吃出来了“广州管圆线虫”,这种寄生虫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身上才会携带的。左想右想,唯一的解释就是那盘“田螺”,极有可能是福寿螺。
1. 福寿螺红极一时,是媒体口中的致富法宝。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又成为大瓶螺,在水产市场里又被叫做苹果螺(apple snail)。因为长得实在是像一颗苹果,短圆锥形,一个大大的子,让人不免想象里边肯定藏着肥美的螺肉。
上个世纪 70 年代,福寿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是为了满足某些吃货们的需求吧。一颗成年的福寿螺的个头顶三四个田螺那么大,肉大壳薄还便宜,傻子才不养。
就这样,福寿螺在我国南方大力推广开来,农科院办养殖培训班,媒体开始宣传致富前景,给它还冠上了“金宝螺”“龙凤螺”等好听的名号。
2. 能吃是福,对于福寿螺来说可是要了命了。
福寿螺个头大是有原因的——能吃的多,吃的也多。福寿螺食量很大,见啥吃啥。
@博物杂志/微博 农民抱怨着福寿螺“贪吃”
凭借着这么好的胃口,福寿螺就跟无脸男一样,一直吃吃吃,根本停不下来。就连水稻都拦腰咬断,造成了大量种植、养殖灾难。渐渐地,福寿螺变成了农民口中的“夭寿螺”,在农村的地位一落千丈。
3. 深夜大排档的头牌,就连夜宵之王小龙虾也要退居二线。
在那个时候城市里,辣炒福寿螺红极一时,主要是大家都没有看见过个头这么大的,很是吸引眼球。火爆程度就连现在的宵夜之王小龙虾都比不过。
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就腻了。慢慢的城市里的人发现福寿螺的口感并没有什么好的,螺肉硬邦邦的,肉里还包着脆脆的卵,口感就跟嚼了沙子差不多。
就这样,在农村的福寿螺不受待见,城市里的螺子们失了宠,福寿螺前景堪忧,没人养了,全都丢到了我国的自然水体里,造成了福寿螺大量繁殖,直到有了“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事件”,福寿螺又一次“火”了起来。
4. 广州管圆线虫其实并不是广州的特产。
1993 年我国著名的医学寄生虫学家陈心陶在广州老鼠的体内发现了管圆线虫,所以用了广州来命名。广州管圆线虫的成虫寄生在老鼠的肺里,幼虫则在水中藏在螺的体内。
当人吃了没有煮熟的螺类时,幼虫就会在体内爬行,进入到中枢神经,从而产生线虫感染症状。
当然,在没有发现这个病状之前,福寿螺还是很“福寿”(吃的人可能也想图个吉利吧)。
直到 2006 年开始,福寿螺的负面消息开始疯传。
北京一家很火的川菜馆新推出了“凉拌螺肉”,本来应该用海螺,但是碍于成本太高就换成了福寿螺。按照杀菌的规定,螺肉至少要在沸水中煮 20 分钟,但是福寿螺煮的时间太长容易老,口感过硬。于是厨师们只煮了 3-5 分钟,可能热水都还没烫到虫子,就已经被端上餐桌了。
结果可想而知, 160 多个人吃完之后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餐厅也被处罚加赔款之后,关门大吉了。
5. 超强的胃酸,不仅没有杀死寄生虫,反而给它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
我们胃酸强度也不低,为什么就没有杀死这些寄生虫卵呢?
这就得看寄生虫们是怎么在人体内游来游去的,就拿线虫里最有名的举例子——蛔虫。
人类感染这种虫子主要是因为吃了带有活的蛔虫囊包的猪肉。
横的是肌纤维
幼虫在肠道里生出来之后,爬到肠壁上发育一阵子,然后就会沿着小肠壁静脉、淋巴管等在宿主全身游来游去,直到到达一处横纹肌,就把自己蜷起来变成了一个囊包。
放大看看
里面那一条就是发育中的幼虫,第一张图能更清晰的看到外面包裹的囊包壁。带着这个囊包的猪肉被倒霉鬼吃了进去,经过胃的时候,囊包感觉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慢慢吸收着周围的营养,差不多快到小肠的时候,包里面已经成型的成虫就要开始生虫宝宝了......
所以说,囊包壁能够抵抗胃酸,胃酸也并不能够杀死虫卵,消化作用倒是帮助了发育成熟的虫破壳。
福寿螺也是带有这种寄生虫的宿主之一,所以食用加热不充分或者图新鲜吃福寿螺刺身的,可谓之“傻吃货”也~
6. “福寿螺事件”之后,福寿螺的市场开始渐渐缩小,但仍有存在。
北京的福寿螺事件一出,全国的福寿螺都出了名了。福寿螺养殖业再遭重创,全国各地纷纷出了禁止售卖福寿螺的禁令。
但这禁令也禁不住老板们想要赚钱的欲望啊!没几年福寿螺就又悄悄地爬回了餐桌。
就到现在仍有商铺在卖。
@博物杂志/微博
其实所谓的禁令也只是在限制那些“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商家”,有的商家打着田螺的旗号,其实卖的是福寿螺,并且这螺的来源、烹饪都不合格那就得被禁。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明文法律说是禁止售卖福寿螺,只要你烹饪的够熟,福寿螺还是可以吃的。
7. 学会辨认福寿螺,吃不吃就在于你自己了。
福寿螺的外观和田螺相似,不仔细看真是辨别不出来,炒熟了裹上酱汁,更是难以分辨。
@博物杂志/微博
(也只能看外表了,大家吃的时候睁大眼睛吧)
8. 那以后就真的不能开心的吸螺了么?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野生动物体内有寄生虫是常态,天然草原上放养的牛羊也逃不了。从食用安全的角度,寄生虫,细菌,病毒是不同的,防疫措施也是不同的。防寄生虫,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才是正道,选不含寄生虫的食材难以实现。嗦全熟的螺,才是开心吸螺的前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