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视觉 | 王国锋:拍摄朝鲜的人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5-06 13:05

正文

“我觉得朝鲜不关心艺术,他们也不会理解我做的艺术,我觉得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我要干什么、我所拍摄的这些作品能干什么。”

王国锋作品/ 他们看到了什么?

(346cmX260cm,2012年)

2011年,王国锋成了全世界第一位以艺术家身份前往朝鲜的人,并在接下来的4年中每年去朝鲜进行拍摄。从建筑、大型集体活动到个人肖像,他创作了大量摄影作品。

王国锋在他的朝鲜摄影作品前

▲王国锋在朝鲜的拍摄过程,始终有朝鲜人员陪同

  • 摄影 / 王国锋

王国锋拍摄的 大部分 庞大建筑或场景作品,都是使用大画幅胶片相机或数码相机,在现场不断位移机位,拍摄大量局部照片后,通过漫长的电脑后期精确地合成为一幅巨大照片。如此而来的巨大建筑、场景照片,不仅没有了广角镜头产生的畸变,在王国锋工作室的电脑上还可以无限放大,看到所有细节。

朝鲜2013 No.4

(545cmX128cm,2013年)

朝鲜2013 No .4 局部

朝鲜2013 No.2

(300cmX223cm,2013年)

朝鲜2013 No.3

(300cmX223cm,2013年)

与之前在国内拍摄北京站或者美术馆等建筑时周围永远人潮汹涌的情形不同,朝鲜的建筑拍摄现场一片空旷,不是因为朝鲜本身人口密度没有那么大,而是因为朝鲜工作人员早已提前进行了现场清场。在朝鲜拍摄的这些没有人的建筑画面,反映了图像背后的绝对权力。


朝鲜2011 No.1

(905cmX460cm,2011年)

朝鲜2011 No.2

(943cmX460cm,2011年)

广场2012 No.1

(206cmX180cm,2012年)


《朝鲜2012 No.2》是王国锋2012年4月去朝鲜时完成的作品,他同150多位外国记者一起受邀参加金正恩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后首次公开出席的庆典活动。平壤,庆典运动场里,他用同样的全景方式拍摄下了一侧看台上整齐划一的军人。庆典活动持续了几个小时,他在那几个小时之中,抓住所有观众军人鼓掌的机会按下快门,不断调整机位,最终合成了一幅巨大照片。他将这组看台按顺序装裱在一块块铝板上,组合起来总长度达20多米。


远看,在这一排排巨大的看台上,充满了身着绿色军装和军帽的军人,绿色和肉色整齐、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像马赛克一样,感觉严肃,又混乱。近看,看台上,尽管所有人都身着绿色的军装,都侧头面向同一个方向,每个人都将双手举在胸前,热烈鼓掌。


朝鲜2012 No.1

(643cmX300cm,2012年)

朝鲜2012 No.1(局部2)


朝鲜2012 No.2

(2039cmX208cm,2012年)

朝鲜2012 No.3

(750cmX220cm,2012年)

朝鲜2012 No.5

(755cmX220cm,2012年)

朝鲜2012 No.6

(402cmX128cm,2012年)

朝鲜2012 No.12

(247cmX180cm,2012年)

朝鲜2012 No.13

(247cmX180cm,2012年)

朝鲜2012 No.14

(247cmX180cm,2012年)

朝鲜2012 No.20

(243cmX128cm,2012年)

朝鲜2012 No.22

(243cmX128cm,2012年)

朝鲜2012 No.23

(243cmX128cm,2012年)

东九时区 No.1

(180cmX180cm,2012年)

东九时区 No.10

(348.5cmX260cm,2012年)

2014年4月他第四次来到朝鲜,申请拍摄不同职业的个体和家庭。他申请的内容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官员、邮递员、军人、警察等。最后朝鲜方面告诉他,农民、军人、警察和官员都不能拍摄。到平壤的第二天,按照朝鲜给王国锋的日程安排去拍摄了平壤第一中学的学生。下午3点,他们到了学校,被告知今天停电,而当拍摄团队连带朝鲜陪同人员一行七八人进入教室时,学生们各自忙着做实验,没有一个人抬头。


“我们仿佛就像空气一样,简直不可思议,我立刻意识到这完全就是一个预设好的表演情景”。例行拍摄后,为了改变这种“常规表演”模式,王国锋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拍摄角度,他向陪同的工作人员请示,要求学生们放下手中的实验,抬头看镜头。陪同人员立刻很警觉地问道:“为什么?”王国锋解释:“不想与一般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一样,我想通过这些孩子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来表现朝鲜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一番讨论后,对方同意,于是作品《朝鲜2014—中学生物理课》就这样诞生了。


朝鲜2014-上物理课的中学生们

(281cmX180cm,2014年)

就这样,以同样的方式,他在那一年继而又拍摄了金策工业综合大学电子图书馆中的大学生、平壤国际足球学校的英语课、少年宫弹古筝的小学生,最终呈现在作品画面里,学生们抬起头,面冲镜头,每个人眼睛中流露出各异的神态。


朝鲜2014-金策工业综合大学的大学生们

(294cmX180cm,2014年)

朝鲜2014-平壤国际足球学校的英语课

(271cmX180cm,2014年)

朝鲜2014-小学生 No.2

(255cmX150cm,2014年)

朝鲜2013-金贞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338.5cmX238cm,2013年)


2015年再来朝鲜,他决定更进一步,拍摄一个个单独的人物肖像照片。他向朝鲜方面提出,希望能够在平壤租一个房间改成摄影棚,用黑幕作背景,拍摄朝鲜各种职业的人物肖像。像以前一样,当他飞到平壤后,他被告知,计划有变。他被安排前往一些指定单位,在各个单位领导的监督下,拍摄各个行业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一共50多人,并且被要求必须将人物的工作环境拍进去。“我知道这50多人又是给我找的演员,又是在摆拍。”王国锋很无奈,“但如果我纯粹从艺术的角度向他们解释,向他们提要求,他们不会接受,也无法理解。”


于是,每到一个单位,王国锋先在工作环境里对着拍摄对象拍几张,“摆摆样子”,然后再让人站到临时搭建的黑色背景布和灯光前拍摄,王国锋向陪同人员解释说,这样可以“用更纯粹的方式来表现这些人的精神面貌”。此外,他还要求,每个拍摄对象手里一定要拿着一件东西,不管是拿什么,他没有任何限制。


朝鲜2015 - 餐厅女服务员 No.3

(180cmX239cm,2015年)

朝鲜2015 - 朝鲜摄影家同盟中央委员会摄影评论家

(180cmX239cm,2015年)

朝鲜2015 - 电信局女职员 No.5

(180cmX239cm,2015年)

朝鲜2015 - 公务车司机

(180cmX239cm,2015年)

朝鲜2015 - 平壤音乐大学女教师

(180cmX239cm,2015年)


“实际上这是我植入的个人想法,我想通过每一个人去拿一件东西这样的方式,去测试拍摄对象在这样的一个语境里边,个体的存在意识。”于是,有的人拿着领袖的书,有的人拿着国旗,有的人拿着笔记本电脑,有的人拿着博时证书和奖牌,还有的人拿着手机。“这其实是一种相互妥协,也是一种博弈,我个人的观念和他们要给我的东西之间的一种博弈。”


朝鲜2015 - 射击场女教练员 No.1

(180cmX239cm,2015年)


朝鲜2015 - 射击场女教练员 No.3

(180cmX239cm,2015年)

朝鲜2015 - 蔬菜研究所采摘员

(180cmX239cm,2015年)

朝鲜2015 - 跆拳道女选手 No.1

(180cmX239cm,2015年)

朝鲜2015 - 作家、诗人

(180cmX239cm,2015年)


王国锋自我剖析道,“拍摄朝鲜5年的时间,从建筑景观到大型的政治活动,再到个体,在这里我几乎无法拍摄到人的一种自然状态,我的拍摄都像是他们给我的一场场的表演。所以,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面孔并不是一个自然状态的面孔,完全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面孔,一种特定情境下表演的面孔,也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被当作是摄影的道具。我整个的这个拍摄过程就是一个摆拍与反摆拍的过程,一个导演与反导演的过程。我认为这些图像作品的背后隐含了一种很强的戏剧性因素,一种被权力话语所支配的戏剧性因素。此外,在制作方法上,我完全是用绘画的方式来完成的每一件摄影作品,在我的创作概念里摄影和绘画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图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