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情商高的人,会有这5大说话习惯,很厉害! ·  4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情侣亲密关系对照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30 多了,我跟别人拼的不是速度,是韧性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20-10-27 06:50

正文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我的真正转变来源于35岁时的焦虑,在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无法快速成功之后,我真正开始了「从长计议」,把人生规划的视距拉长到30年。这个转变最终改变了一切...

                                                   


30 多了,我跟别人拼的不是速度,是韧性

作者:Cici

源:Cici的心灵花园(ID:Garden_of_Cici)


写在前面:


Tina 是小酒馆儿的第一名访客,她是一名资深总监,也是一位努力平衡工作、自我、家庭的多面手。她研究生毕业后加入了某外企咨询公司(下简称 P),至今近 11 年。


此外,她以志愿者身份坚持了 9 年的公益事业,是公益咨询机构 ABC 的前副社长及研究院发起人。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并保持着合唱、篮球等文体爱好。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多面人生?


听了她的故事,我发现 Tina 也有苦恼、挫折、不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把所有挫折都当成了学习、自省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她学会了放弃、学会了长情、学会了接纳,学会了坚韧。


下面,我们来听听 Tina 的故事。


   01

童年与高考:第一次重大挫折


Cici:我想从你小时候开始聊。第一次遇到你,我就觉得你是个榜样,因为你同时做很多事。我很好奇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这样的人?


Tina:我受我妈的影响比较大,大部分时间是她在带我。我妈特别要强,工作上很出色,当时在厂里是为数不多的女处级干部。她工作上对自己要求很高,对我要求也高,整体蛮争强好胜的。但是情绪方面,我妈非常情绪化。我会提醒自己,不能像她这样。


Cici:你会吸收他们好的地方,规避他们不好的地方。


Tina:差不多。


Cici:在你童年时代,除了父母,还有谁对你影响比较大吗?


Tina:我上初中的时候,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学习潜力,因为一直成绩不错,不属于特别刻苦的那种。但当时有个老师说,我是七分靠聪明,三分靠努力;每次考年级第一那个女孩,七分是努力,三分是聪明。他说你要是努力起来,比他们都好。我就努力了一下,果然当时成绩有很大提高。


Cici:有什么你觉得比较转折点的事件吗?


Tina:可能有一个转折点,是高考。我从小比较稳,高考时候其实是个低谷。按平时成绩,老师们对我的期待都是北大清华,我第一志愿也是北大。但是后来有一个大题失误,所以第二志愿落到武大去。我在大学里是有点不甘心的 — 我以后还是要上北大,所以我大学期间特别努力。


Cici:你还是挺自信的,它没有影响你对自己的判断和信任,没有打垮你。


Tina:那时候还是能发现自己的一些优势的,我当时面试学生会、文艺部、广播台都面上了。可能这也是一个起点,如果说大学头三个面试都挂掉,对自信心可能会有伤害。


Cici:你本科毕业肯定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所以你当时要读研……


Tina:还是有不甘心,我从来没想过本科毕业工作。从上武大那天开始,我就是在为北大做准备。好多人上大学不学习,我没有,我本科四年特别独立特别勤奋。


Cici:我觉得你上北大应该非常顺利。


Tina:其实也有挑战。当时联系导师并不是特别顺利。北大老师都会收到全国各种学生的推荐自荐,没有哪个老师会给你打保票。


我印象特别深,我妈当时送我去北京面试,她要送我到火车站,我说不要,送到公交站就行。她说了一句,说女儿你看你现在大了,这些事情都靠你自己了,妈妈帮不上你了。我当时感觉眼泪就要下来了,她真正第一次宣告了我的独立和我的成长。



  02

大学:激发潜能,发现自我,坚持与放弃


Cici:大学哪些人、社团、或哪些事情,对你影响比较大?


Tina:我清楚地记得某几个时刻,我认识到原来这件事儿我也能做。比如本科时带我们院合唱团参加艺术节,跟北大的一二·九挺像的。北大资源多,会找外面专业的人来排练,但本科时候就是学院的人自己搞。我大二的时候,带着整个团所有的声乐练习,包括当指挥。比较骄傲的是有几个时刻,我确实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当时团里有一个男生,比较刺头、对排练很多抱怨。我当时没有训他,有理有据有节地把他说服了,那个男生后来变成铁杆,特别支持我们所有安排。那一次我发现自己在沟通方面比较擅长。整个活动组织下来,我确实也得到了锻炼。


Cici:所以你是主动,还是被动去做这个事情?


Tina:我是学生会文艺部的,这个事情我有责任,但是并没有人说要我完全去控全场,慢慢地我就到那个角色上了。


Cici:这也算一个机会,也不是谁都能抓住的。


Tina:没错。也遇到过比较大的挫折,我大一大二搞很多课外活动,头两年成绩都挺好,大三的时候就搞得比较凶,去做兼职,还做了好几份家教。


Cici:真的很拼。


Tina:干了好多事儿,自己也搞得挺累。那一年我最大的教训就是成绩下降了,没有考第一名。当时我就觉得,我怎么允许自己堕落成这样。


有一个中午我记得特别清楚,我没有去吃饭,到了一个空教室里。我开始一件一件列,去年干了什么事儿,对我有什么影响,然后一条一条划掉,看哪个我是要放弃的。因为我要保研,名额就 1-2 个,基本上要考第一名才有把握。


所以就开始做选择题,看哪些可以放掉,这一年一定要把学习搞上去。后来我推掉了好几个家教,兼职也没再做了,广播台一直做就保留下来了。那次算是一个挫折,但我还比较能够自省,及时做一些调整,最后又回到轨道上。


Cici: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经历,核心就是学会放弃。你当时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Tina:看这件事我从里面到底能获得什么。比如做家教,对我其实没什么价值,除了挣点钱。


Cici:不想干纯赚钱的事儿。


Tina:对。我很早就发现了,钱对我来说不是那么重要。不管钱少钱多,我都没有太关注过那个数字。


Tina:研究生那几年,我感觉到我可能是有一些组织能力的。当时学院搞一个环境文化节,邀请全球的环境大学生,我负责半天的文化活动,带大家参观校园、包饺子、唐装展示这种,要去串联好多节目和部门。原来我从来没带过,包括学校这些部门我也没接触过。


但是挺神奇的,可能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在学院里招了几个人,大家分头安排,你干什么他干什么,我怎么去跟进进度。后来这个活动还挺成功的,那次我感觉好像我在安排事儿上还是有点天赋的,能够分得清谁适合做什么,整个进度怎么来跟踪。



   03

职场:几番波折,最终学会长情


Cici:你当时是一门心思想做咨询吗?还是说有一些其他机会,怎么考虑的?


Tina:我一直学的环境,当时一个方向是本专业就业,去研究院所。另一条路就是进企业,能源、化工行业比较多。进咨询是个意外。我本科时候完全没接触过,后来我去芬兰交流,跟我一起去的北大光华的女生觉得我特别适合做咨询。她给我评价之后,我就好奇,了解了一下咨询是什么。后来参加咨询公司的宣讲会,觉得这些人还真是挺聪明、挺有意思的,然后投了三四个咨询公司,拿到了 P 的 offer,就已经 11 月了。


当时 P 公司说有个项目需要实习生,问我愿不愿意去。当时我其实不知道咨询是什么样的,就想去感受一下。结果那个项目对我人生影响挺大的,认识了后来一直带我的一个前辈。他的理想是成为中国本土的管理学大师,这对我还挺有鼓舞的。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包括第一个领导,对人影响挺大的。他当时也给了我很多自信。


Cici:我觉得咨询公司待这么长时间的人不太多,一般的路径是工作几年之后去读 MBA。你有没有特别想走的时刻?


Tina:在公司这些年有几次特别想走,比如说升职没升上去,包括公司组织调整,以前带我的领导走了,也会想要离开。但每次都会发生一些事情或者有新的工作安排,让我决定再留下来试试。


Cici:怎么会没升职呢?你能力上我觉得大家都能看到,而且合作上也非常好。


Tina:我觉得我那两年确实有点问题。工作上比较顺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但没有特别注意跟同事特别是平级之间的关系。从那以后就知道,不能只是事情做得好就好了,人际敏感度还是蛮重要的。这件事也提醒我,当受到一些关照或认可的时候,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04

公益:我把它当作创业,

研究院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


Cici:你是怎么遇到 ABC 的(注:ABC 是一个主要由志愿者构成的公益咨询机构)


Tina:我刚工作头一两年,成长曲线很陡,没参加什么业余活动。到 11 年上半年,进公司快两年,工作上轨道了,就开始参加一些公司的活动。当时正好有次接到公司通知说周末有个公益组织在公司搞活动,让我去看场子。当时是 ABC 训练营的第一天,我代表公司去做开场的分享。


Cici:当时我在现场,是学员。我对你印象很深,首先长得很好看,然后感觉思想和待人处事很成熟,后来才知道你那时候也才工作两年,我以为你至少是个项目经理。


Tina:我年龄比较大(笑)。也是一个很巧妙的机缘,谁能想到那一个上午改变我后面这么多年。我分享完之后,钱洋(注:ABC 创始人)特别兴奋地把我拉出去,问我愿不愿意加入 ABC,各种「忽悠」我。后来 ABC 要搞 ISO 流程,我在公司搞过,慢慢加入进来。


Cici:你为什么能够在 ABC 坚持这么多年?


Tina:我觉得跟我在 P 坚持差不多,这么说起来我是一个很长情的人是吧?好多人说你为什么有这么多精力,能干那么多事儿,其实回过头来看,我真正干的事儿也不多,只是每个事儿干得比较深入,让人感觉我干了很多事儿。


Cici:你遇到过 ABC 和工作有冲突的时候吗?这种时候你怎么处理呢?


Tina:前几年没有,后来工作越来越忙,我也调整了在 ABC 的角色。我当副社长那会儿,搞得自己挺累的,整个人状态都不太好。后来辞了副社长,离开了一段时间,回来之后做研究院。我觉得这个是我可以一辈子做下去的事业,而且时间精力投入是可以把控的。因为不需要跟上客户的节奏或者有很大压力,反而有机会实现一些自己的想法,而且它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沉淀工作。


Cici:这么长时间,ABC 对你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Tina:我一直把它当成我自己创业的一个事业在做。我做副社长的时候,好多事情是我自己发起然后实施出来的,这个过程还蛮过瘾的。在我本职工作里,没有勇气辞职出来创业。


Cici: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创业环境。


Tina:我还蛮珍惜这块儿的,觉得是一个自留地吧。在 ABC 做研究院我最大的感受是,人就是靠坚持、靠熬。五年前开始做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看好,不知道能做出什么名堂。但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你重复做、坚持做,做个五年真的就把好多人抛在背后了。


Cici:而且它真的是时间的朋友。


Tina:我觉得这也是公益圈的一个优点,它不是那么快,而是注重长期,没有那么浮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