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前两天,突然有人在网上说,侬知道有个超牛家长产生了吧,人家分析了一张关系图,火了!以终为始倒推现在升学的形式,说明形势是多么地险恶啊!
大家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到主要两个情况:
-
上中的北清复交率其实很低很低。因为也就是一共190个分子,然后450个分母,于是最牛的上中北清复交率也不过190/450=42%。其他的学校肯定更不堪了吧。
-
红字加粗表达论点,裸考生源没有战斗力。于是就得出结论了,裸考进入上中的人都歇菜,木有前途。包括华育的裸考40人(你想想华育裸考的40人都将来没出路,要知道这已经是华育前一半的孩子了,小学学习无比辛苦,进入了华育都还是前一半,然后未来高考都没出路!)
怎么样,大家感觉如何?在看到这个表格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感觉上中北清复交人数这么低太可怕了?是不是感觉到裸考生毫无战斗力没希望了?
再来个美女镇楼
首先说哦,这个华育预录取120+上中已经是大前年的事情了,16年上中预录取107个华育,17年预录取114个华育。当然这是开胃菜。不算针对他(or她?)的两个结论的探讨。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位家长可能没上过高中,或者至少没看过现阶段四校级别的高中。哪个四校的平均每个班有45人?
1)上中每年的招生计划都很清楚的,是满额400人(他以为高中也是小学和初中了吧,一个班40大几个?呵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极少有年景完全招满,基本最后高一入学的时候就是390人(甚至是380多人)。
2)他(她)可能还不知道上中最伟大的特色班-高三(8)班吧,顺便给这位家长也普及一下,8班是出国保送班,他们是不参加高考的(绝大多数为出国的)。18届只有30人不到,好像是创近几年新低。而去年大概是40多人。最近几年最高的一年差不多要有50大几甚至60人左右。
好了,第一步,上中的分母大家搞清楚了吗?不是450人,而是大概350人。
第二部,上中的分子是多少呢?
一位兰生的家长立刻指出了问题所在。然后前上中毕业生家长给出了民间统计的数字:
好了,同学们,现在算清楚(港大的水平算是复旦交大水平不为过吧,这都还没算港科大等其他学校。其实不算也无所谓,毕竟港大相当难考,人数也不多)上中的的北清复交率吧,241/350=69%。 好了四成变近七成了。
什么?有人说港大算出国?我就先不说你对港大港科大等大学的具体招生模式了,先批评你一下基本爱国常识都没有,你难道不知道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么?
如果出国班真的分子分母都算上,个么上中的北清复交+的百分比又要上涨好多了,顺便告诉大家一下上中今年有一个MIT,而且人家是去年就拿到 offer的ED哦。
说完了第一个问题,再说说第二个问题。是不是裸考进上中的人毫无战斗力?
先说去年的状元吧,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是叶天瑶同学,她是裸考哦!北大新生奖学金一等奖+状元的战斗力如何?不知道这位家长能否勉强看得上?
如果不够,那么我再增加一位,同样是北大新生奖学金+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