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政府数据(Open Government Data)是大数据时代公开政府信息的一种具体实践。
一些观点认为,开放数据的定义是“公众可获取的、能够被用户完整观测和使用的数据”。随着数据开放在提升国家公共治理能力上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一些国家制定了开放政府数据的政策。
政府数据
开放运动起源于美国
,2009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数据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要求建立更加开放、参与、合作的政府,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开放数据的重视,全球开放数据运动相继展开。
2011年,
巴西、印尼、墨西哥、挪威、南非、菲律宾、英国和美国签署了《开放数据声明》,“开放政府合作伙伴”(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简称OGP)宣告诞生
。根据相关决议,新加入OGP的国家必须签署《开放政府宣言》,制定国家数据开放行动计划并征求公众意见,并且就行动进展定期提交独立报告。
迄今为止,
全球已经有75个国家加入这一计划
,其中既有美国、德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坦桑尼亚、阿富汗、突尼斯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国家如安哥拉、日本、波兰等,满足了加入OGP的最低条件,符合加盟要求。一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也顺应这一趋势,上线了数据开放门户网站。
总的来看,
OGP是一个由多个国家发起的多边合作倡议,
其目的旨在通过加强政府在提升透明度、公民赋权、打击腐败、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具体承诺来提升治理能力,是实现公共治理现代化的产物。
OGP的公开使命是:
让政府变得逐渐可持续的对公民透明、问责,其最终目标是改善治理质量。
这一使命的需要从规范和文化理念上进行调整来促进政府与民间机构的对话与合作。从这一点来讲,OGP不光是一种倡议,也是一个平台和沟通对话机制。OGP希望加强多种渠道来加强政府与民间在“开放政府”塑造方面的合作力度。
当前,OGP有
三大战略支柱
:一是让成员国保持对OGP目标的高级别承诺;二是支持各国具有技术背景的改革者;三是让多元化背景的公民和民间组织参与O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