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信学霸
生物信息学笔记,学习每一个软件的各种心得,分享快速做分析的技巧,分享生信分析文献,一个从业十年的生信人的所感所惑,偶尔撒泼一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经济大省何以挑大梁 | 人民时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信学霸

中药复方发7+医学一区,广州中医大揭示当归芍药散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

生信学霸  · 公众号  ·  · 2024-12-09 15:00

正文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普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复杂的发病机制涉及β淀粉样蛋白、过度磷酸化tau、神经炎症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但目前尚无明确疗法。近来,越来越多研究将关注投向其他潜在的致病因素,如脑能量代谢(EM),新兴证据表明AD患者大脑中存在EM缺陷。几千年来,传统中医药(TCM)在预防和治疗包括AD在内的疾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方剂当归芍药散(DSS)通过多种生物学途径改善AD。然而,目前尚不清楚DSS是否通过EM调节对AD产生治疗作用。


Unveil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anggui-Shaoyao-San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in APP/PS1 mice via integrating 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approaches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上发表的新文章通过整合多组学方法揭示了中药方剂当归芍药散(DSS)可能通过调节GSK3β/PGC1α信号通路来促进大脑能量代谢,进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并减轻AD病理特征,为DSS作为AD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见解。


期刊: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IF 7.9)

出版商:BioMed Central

发表:2024年11月19日

DOI: https://doi.org/10.1186/s13195-024-01618-1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 | 阿尔茨海默病 | 能量代谢 | 多组学

技术手段: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药物-靶标网络分析、qPCR、ELISA技术等

核心思路:


分析有术、思路创新

更多个性化生信分析方案

扫码咨询,获取您的专属私人定制!




方法





数据来源: 从过往研究以及GeneCards、DisGeNET和OpenTargets数据库中获取AD基因;从先前出版物、之前的研究以及ITCM数据库中获取DTIs;分别对APP/PS1小鼠进行不同剂量DSS给药并采集脑组织及血清样本,用于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

行为测试: 通过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估DSS对APP/PS1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组织病理学评估: 利用Nissl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和Thioflavin S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和Aβ斑块。

蛋白质组分析: 使用Proteome Discoverer软件处理数据,并按FC>1.2或<0.83和p<0.05标准筛选差异表达蛋白DEPs。

代谢组分析: 使用PCA方法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用PLS-DA分析组间差异,FC≥1.5或FC<0.67或VIP评分>1且p≤0.05的代谢物被认为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




DSS改善了APP/PS1小鼠的认知障碍


目的: 通过行为测试检测DSS对APP/PS1小鼠模型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结果:

1. Y型迷宫试验表明,APP/PS1小鼠(模型组)的交替率低于WT小鼠(对照组),并且在DSS治疗后交替率显著提高,与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相比效果相当甚至更好(图1A-C);

2.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但DSS治疗后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图1D,E);

3. 在探索试验中,模型组小鼠的平台穿越次数最少,而DSS治疗组小鼠的平台穿越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都有所增加(图1F-H)。

图1



DSS对神经元存活和Aβ斑块的影响


目的: 通过组织病理学评估和TS染色分析DSS对APP/PS1小鼠模型中神经元存活和Aβ斑块形成的影响。

结果:

1. 不同组海马体的Nissl和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神经元细胞存在损伤和结构紊乱,而DSS治疗后神经元细胞数量、形态和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图2A,B);

2. TS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Aβ斑块数量多于对照组,而DSS治疗后Aβ斑块数量显著减少,这表明DSS可以降低APP/PS1小鼠大脑中的Aβ负担(图2C,D)。

图2



DSS中核心成分的药物-靶标网络分析与筛选过程


目的: 通过构建DSS中草药成分与AD相关基因之间的药物-靶标网络(D-T网络),筛选DSS中的核心成分。

结果:

1. 通过整合DSS草药成分和AD相关基因,构建了一个包含6514个药物-靶标相互作用,涉及1118种草药成分和218个AD基因的D-T网络(图3A);

2. 桑基图显示当归的草药成分数量最多(n=616),其次是川芎(n=461)和白术(n=199)(图3B);

3. 使用ADMETlab平台对DSS中的草药成分进行ADMET属性评估,筛选出具有良好肠道吸收、能穿过血脑屏障、并与血浆蛋白结合良好的草药成分253种,这些DSS核心成分与D-T网络结果高度一致。

图3



4D-FastDIA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 通过4D-FastDIA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探究DSS对AD的潜在治疗机制。

结果:

1. 选择高剂量的DSS(DH)进行后续蛋白组和代谢组实验,对照组、模型组和DH组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小于0.2,表明数据稳定可靠,定量重复性良好(图4A);

2. 小提琴图显示,每个样品的蛋白质强度值分布相对集中,并且样品均值处于同一水平,表明样品的质量良好(图4B);

3. 通过对APP/PS1小鼠来源的海马组织进行蛋白组分析,研究共鉴定出11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90个在对照组和模型组间表达上调,22个表达下调(图4C);

4. 模型组与DH组(高剂量DSS处理组)之间也鉴定出69个DEPs,包括43个上调和26个下调的蛋白;

5. 交集分析显示,10个DEPs同时受到三组调控:Wdfy1、Slc6a20b、Mt-Cyb、Omp、Mef2c、Sphk1、Rpl14、Pcbp3、Clic6和Scgn(图4D);

6. 通过构建DEPs的核心成分-AD基因网络和PPI网络,这些核心成分与AD基因以及DEPs密切关联,其中ACHE和CD44受DSS和DEPs的核心成分调控,这表明DSS的核心成分可以作用于这些DEPs发挥抗AD作用(图4E);

7. 富集分析显示,DEPs参与的生物过程与EM密切相关,如线粒体ATP合成耦合的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等;

8. 这些发现表明DSS可能通过调节EM来缓解AD。

图4



靶向能量代谢分析


目的: 探究DSS对APP/PS1小鼠模型能量代谢的影响,特别是DSS如何调节与EM相关的代谢物。

结果:

1. PCA分析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模型组与DH组之间明显分离,表明它们在代谢物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图5A,C);

2. OPLS-DA分析结果表明OPLS-DA模型没有过度拟合,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图5B,D);

3. 通过对这三组进行能量代谢分析,共鉴定出47个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其中8个代谢物(包括3-苯乳酸、L-丙氨酸、L-半胱氨酸、丝氨酸、尿嘧啶、精氨酸琥珀酸、柠檬酸和七磷酸山梨糖)被确定为与DSS治疗显著相关的代谢物生物标志物(图5E-H);

4. 通过比较三组中这8个代谢物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峰面积变化,发现对照组的三种代谢物(丝氨酸、L-丙氨酸和3-苯基乳酸)相比模型组下调,但在DSS治疗后,它们的水平上调(图5I)。

图5



DSS的代谢物-AD基因网络


目的: 构建DSS的代谢物-AD基因网络,以揭示DSS如何通过影响特定代谢物和相关基因来对AD产生治疗效果。

结果:

1. 利用AlzGPS数据库整合与代谢物相关的基因,并与AD疾病基因进行交集分析,构建了一个包含30个差异代谢物和90个AD基因的网络,其中L-天冬氨酸、琥珀酸和精氨酸等代谢物与多个基因有较高的连接度(图6);

2. 网络分析显示,DSS可能通过作用于14个AD基因来调节相关的代谢物,这些基因包括HPRT1、ABCA1、TPI1等(图6)。

图6



DSS促进脑葡萄糖摄取


目的: 通过qPCR和WB分析测量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4)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来分析DSS如何通过调节葡萄糖摄取来改善AD小鼠的能量代谢。

结果:

1. 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的GLUT1和GLUT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DSS处理后,这两种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图7A,B);

2.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SS治疗组小鼠的GLUT1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在皮层和海马中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表明DSS能够有效提升大脑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图7D-G);

3. qPCR和WB结果显示,DSS治疗组小鼠皮质中的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虽然皮质中的BDNF蛋白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海马体中的BDNF表达显著增加(图7C-G)。

图7



DSS改善线粒体功能并缓解氧化应激


目的: 通过线粒体膜电位(MMP)、ATP和NADH含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以及氧化应激指标测定来分析DSS对APP/PS1小鼠模型中线粒体功能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结果:

1. MMP结果显示,DSS处理后,APP/PS1小鼠的MMP显著提高,表明DSS能够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图8A);

2. ATP和NADH含量测定结果显示,DSS处理显著提高了ATP和NADH含量,显示DSS对线粒体能量代谢有积极影响(图8B,C);

3.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测定结果显示DSS显著提升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IV的含量,进一步证实了DSS对线粒体功能的改善作用(图8D-G);

4. 氧化应激指标测定结果显示,DSS处理显著降低了脑组织中的ROS水平,提高了血清中的T-SOD含量,并降低了MDA含量,表明DSS能够有效缓解氧化应激(图8H-J)。

图8



DSS调节GSK3β/PGC1α信号通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