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决策及其影响。决策规定用15年的时间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63周岁,女职工分别调整至58周岁、55周岁。涉及延迟退休的保障措施、弹性选择退休年龄、不同性别退休年龄延长的考虑、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影响以及是否挤占年轻人就业岗位等问题也进行了详细解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改革方案规定用15年的时间逐步调整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
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退休年龄,用人单位不得强迫个人提前或延迟退休。
多数国家女职工的退休年龄都在60岁及以上,我国部分女职工50岁退休的标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标准,随着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是必要的。
延长退休年龄后,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延长,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在增加,计发的除数也会变化,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会相应提高。
延迟退休政策不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关键在于通过发展经济来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鼓励年轻人创业和到基层就业。
关注1818黄金眼 看百态
人间世
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 0571-88001818
快去公众号主页“置顶”我们吧
13日,备受关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正式发布,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明年起施行。
改革方案规定,
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调整至58周岁、55周岁
。
详情>>>
怎么保障相关的措施持续推进?还有哪些相关的配套保障也需要同步推进?《新闻1+1》连线有关专家,解读延迟退休方案。
还可以弹性选择退休年龄吗?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当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缴费也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时,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在一定的年龄范围之内选择退休年龄。
为了确保个人自愿选择的权益,文件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采取任何方式强迫个人提前或延迟退休。
假如一名男职工的退休年龄是62岁,他可以选择提前退休,但是不得低于原有的法定退休年龄即60岁;他也可以延迟到65岁退休,但延长退休年龄需要和单位协商。
金维刚强调,
自愿、
弹性
的原则是延迟退休的机制。
15年后,当
退休年龄调整到位,这种机制还是会延续
。
政策设计有何考虑?
金维刚表示,从世界各国比较而言,极少有国家的女职工会以50岁的年龄退休,
多数国家女职工的退休年龄都在60岁,也有一些达到了67岁
。
我国部分女职工50岁退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标准,随着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现在的退休年龄和人均期望寿命相比不是很协调。
“
一般女性的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0岁,如果女职工50岁退休,她平均剩余寿命超过30年,因此50岁退休相对来讲有点过早,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是必要的。”
按照方案,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要在15年之内延长5岁,所以相对的延长节奏就会快一点,每2个月延迟1个月。
金维刚表示,选择延长退休年龄后,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延长,按照现在计发办法,
每缴费延长1年,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可以增加1%
。
如果选择延迟退休5年,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就会增加5%。
另外,随着退休年龄延长,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在增加,计发的除数也会变化,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当职工在允许的范围区间之内选择提早退休,个人养老金不会打折
,
确保个人的养老权益。
延迟退休政策
会不会
金维刚指出,对年轻人来说,最关键的是要
通过发展经济来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通过相关的
优惠
政策鼓励年轻人创业、到基层就业。
通过政策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年轻人就业后也应给予必要的帮扶,比如在税收优惠、工商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政策支持。
来源:央视新闻
文末点点“在看”和“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