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要闻】
银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近期热点金融问题。银保监会表示,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截至4月末,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增速创8年新低。对确认挪用经营贷的借款人,不仅要压缩授信额度、收回贷款,还将报送征信系统,提高挪用贷款违规成本。
中国5月财新制造业PMI升至52,为2021年以来最高值。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5月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海内外需求强劲,制造业景气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动能犹在。通胀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观点】
国际方面,印度疫情缓和,同时德法新增病例也明显下降,国际疫情近期整体呈现缓解趋势,同时全球货币宽松仍未结束。国内方面,中短期货币政策暂无转向迹象,经济持续增长。整体看,市场是否结束整理仍需进一步确认。
现货涨跌互现。普方坯,唐山5000(0),华东4760(-170);螺纹,杭州5030(20),北京5270(-10),广州5320(-20);热卷,上海5580(0),天津5450(-90),广州5460(-20);冷轧,上海6180(0),天津6140(0),广州6320(-20)。
利润涨跌互现。即期生产:普方坯盈利-144(-229),螺纹毛利-150(-41),热卷毛利230(-61),电炉毛利491(20);20日生产:普方坯盈利368(-143),螺纹毛利383(49),热卷毛利762(28)。
基差缩小。杭州螺纹(未折磅)01合约102(-105),10合约-98(-81);上海热卷01合约256(-98),10合约143(-83)。
供给,小幅减少,卷螺持稳。05.28螺纹371(0),热卷337(0),五大品种1095(-3)。
需求,建材成交量21.1(1.9)万吨。
库存,去库。05.28螺纹社库748(-33),厂库330(27);热卷社库252(1),厂库99(3),五大品种整体库存2033(-127)。
【总结】
成材估值随反弹回升,螺纹基差升水,整体估值中性偏高。
从宏观转向、基本面季节性转弱、以及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制等因素来看,盘面转势需要看到强驱动,以反弹看待本轮上涨。价格上方空间较为明确,下游需求存在超季节性走弱迹象,补库强度一般,,以震荡偏弱看待后续行情,短期维持反弹沽空观点。
需要注意到本轮下跌是由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和产业政策预期的松动共同导致,但多项指标表明国内的经济恢复结构并不牢固,“稳经济”和“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下流动性收紧程度存在边际缓解的可能,同时大宗商品的整体回调将给后续政策施展提供操作空间;而产业端,成材价格已接近生产成本,进一步的下跌需要原料端打开空间;同时货权正在随踩踏行情和投机需求的骤减而边际集中,中长期产业矛盾正在重新酝酿。在碳达峰大背景下,产业红利决定了价格长期变化方向,不宜过分看空。
现货上涨。唐山66%干基现价1455(0),日照卡拉拉1542(10),日照金布巴1305(10),日照PB粉1395(10),普氏现价209(10),张家港废钢现价3060(0)。
利润上涨。铁废价差581(18),PB20日进口利润-211(8)。
基差走弱。金布巴09基差351(-53),金布巴01基差457(-47);超特09基差96(-53),超特01基差202(-47)。
供应下滑。5.28,澳巴19港发货量2373(-267);45港到货量,2307(-149)。
需求持稳。5.28,45港日均疏港量290(-1);247家钢厂日耗300(0)。
库存积累。5.28,45港库存12622(112);247家钢厂库存11780(213)。
【总结】
铁矿石期现回升,现货上涨幅度不大但期货表现亮眼,进口利润反弹,远月贴水较大但今日大幅走弱,估值偏高。驱动上发运下滑,预计6月港口库存将继续维持震荡,随着必和必拓、FMG中品澳矿的补给,高低价差未来将存在收缩可能,短期高品矿将表现强于低品。成材货权快速分散,成材下跌较大,利润快速收缩,盘面回归低品逻辑,后续驱动更多的是在交易贴水是否合理。当下钢材至下游利润基本完成传导,成材上半年大顶基本确定,铁矿自身驱动不强、供需矛盾不大,更多以跟随成材行情作为价格导向,负反馈或许还未走完,投资者需谨慎。
港口现货,CCI指数暂停发布,5500大卡900元/吨左右。
印尼煤,Q3800FOB报58(-)美元/吨,5000大卡进口利润70元/吨。
期货,主力9月贴水88,持仓16万手(夜盘+450手)。
环渤海九港,库存合计2504.4(+41.4),调入197.1(+13.6),调出173.6(-31.6),锚地船91(-6),预到船58(+2)。
运费,BDI指数2568(-28),沿海煤炭运价指数1171.89(+29.69)。
【总结】
当前政策管控更多体现在限价而非增产,当前动力煤基本面依然较好,随着气温上升,用电需求逐步走高,电厂库存水平绝对低位,期现货价格均有支撑,但政策压力较大,追多需谨慎。
现货价格,焦煤山西煤折盘面1820,焦炭折盘面2700。
期货,JM2109升水30,持仓14万手(夜盘-9433手);J2109贴水139,持仓15万手(夜盘-2.1万手)。
炼焦煤库存(5.28当周),港口506(+48),独立焦化1636.29(+8.34),247家钢厂1054.04(-6.18)。
焦炭库存(5.28当周),全样本独立焦化45.69(-0.29);247家钢厂764.04(+17.09),可用天数12.04(+0.07);港口315.43(-27.27)。总库存1125.16(-10.47)。
产量(5.28当周),全样本焦企日均产量72.82(+0.24);247家钢厂焦化日均产量47.71(+0.03),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43.31(+0.61)。
【总结】
焦煤方面来看,各环节库存出现拐点,主焦煤现货价格逐步有下调,短期紧张局面有明显缓解。内煤产量低位、蒙煤通关低位、澳洲卸港煤炭未能通关,供给端最紧的局面即在当下,后期随着煤矿增产的逐步落实、蒙古疫苗接种后蒙煤通关量的回升,中长期焦煤价格依然承压,关注焦煤9-1反套机会。焦炭方面来看,当前部分地区钢厂利润已进入负值,而焦炭现货利润高企,钢厂库存增加后开始采取控制到货措施,但山西去产能再次提上日程,在当前盘面焦化利润低位情况下,可考虑做多盘面焦化利润头寸。
【数据更新】
价格上涨,WTI67.72美元/桶(+1.4);Brent70.25美元/桶(+1.53);SC440元/桶(+11.2)。
月差维持贴水结构,WTI月间价差CL1-CL30.66美元/桶(-0.06);WTI月间价差CL1-CL125.28美元/桶(+0.18);Brent月间价差CO1-CO30.92美元/桶(-0.37);Brent月间价差CO1-CO125.23美元/桶(+0.36)。
跨区价差,WTI-Brent-2.53美元/桶(-0.13);SC-Brent-1.24美元/桶(+0.07)。
裂解价差,美国321裂解价差22.05美元/桶(-0.18);欧洲柴油裂解价差6.87美元/桶(-0.52)。
库存,2021-5-21美国原油库存484.35百万桶(周-1.66);2021-5-21库欣原油库存44.76百万桶(周-1.01);2021-5-21美湾原油库存270.45百万桶(周-1.9)。
仓单,SC仓单18.94百万桶(0)。
供给,2021-4OPEC石油产量25083千桶/日(月+26);2021-5-21美国原油产量11000千桶/日(周0)。
炼厂开工率,2021-5-21美国炼厂开工率87%(周+0.7);2021-5-26山东炼厂开工率66.08%(周-0.54)。
期货净多头,2021-5-25WTI期货非商业净多头占比19.6%(周+0.24);2021-5-25Brent期货管理基金净多头占比9.96%(周-0.68)。
美元指数89.94(+0.08)。
【行业资讯】
1.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建议保持7月的原油增产计划,按计划,OPEC+将在6月增产35万桶/日,7月增产44.1万桶/日。此外,沙特将继续解除其10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计划。
2.亚洲部分地区收紧抗疫限制措施。
3.追踪公司GasBuddy表示,周日的美国汽油需求比之前四个周日的平均水平跃升了9.6%,是2019年夏季以来最高的周日需求。
4.路透数据显示,OPEC5月石油产量环比增加28万桶/日至2552万桶/日,减产执行率为122%。
【总结】
昨日国际油价上涨,Brent原油突破70美元/桶大关,触及71美元,创近3月新高。月差维持贴水结构,市场维持紧平衡状态。美国汽柴油裂解价差维持高位区间,欧洲柴油裂解价差仍低于5年均值。美联储淡化通胀预期,美元指数持续低位(90)震荡,对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构成支撑。
供给端,市场等待伊核谈判结果,目前谈判仍存较大分歧,协议可能推迟到6月18日伊朗大选后达成。伊朗潜在的原油产量增量约150万桶/日,另外,约有7000万桶原油(含凝析油)浮仓,伊朗增产幅度虽不足以覆盖原油市场的供给缺口,但会显著延缓全球原油去库节奏;OPEC+维持逐步放松石油供应限制的计划,静待伊核谈判的不确定性落地。需求端,欧美需求持续复苏,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北半球正式进入传统出行旺季,提振汽油消费;亚洲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复,但市场更多关注欧美需求恢复的乐观预期,疫情因素不再是当前交易的重点。预计全球原油市场二、三季度延续去库格局。观点:短期延续震荡偏强走势,中长期观点为中性,等待伊核谈判落地。
现货市场,尿素上行,液氨走强,甲醇持平。尿素:河南2400(日+20,周+80),东北2480(日+30,周+90),江苏2480(日+20,周+70);液氨:安徽3925(日+60,周+125),河北3886(日+50,周+147),河南3740(日+30,周+130);甲醇:西北2315(日-10,周-50),华东2670(日-65,周-80),华南2738(日-78,周-173)。
期货市场,盘面持平,7/9月间价差在100附近。期货:7月2345(日-1,周+107),9月2243(日+4,周+125),1月2151(日-3,周+90);基差:7月35(日+1,周-37),9月137(日-4,周-55),1月229(日+3,周-20);月差:7-9价差102(日-5,周+9),9-1价差92(日+7,周+35)。
价差,合成氨加工费回升,尿素/甲醇价差走弱,产销区价差合理。合成氨加工费242(日+3,周+5),尿素-甲醇-210(日+85,周+140);河南-东北-20(日-10,周-30),河南-江苏-20(日+0,周-10)。
利润,尿素利润上行,复合肥利润回落,三聚氰胺利润大幅回落。华东水煤浆555(日-15,周-5),华东航天炉821(日+1,周+77),华东固定床492(日+14,周+78);西北气头820(日+0,周+0),西南气头828(日+0,周+0);硫基复合肥-47(日-34,周-40),氯基复合肥85(日-34,周-41),三聚氰胺858(日-310,周-4,120)。
供给,开工日产小增,同比偏低;气头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同比偏高。截至2021-5-27,尿素企业开工率75.9%(环比+0.6%,同比-3.2%),其中气头企业开工率76.0%(环比-5.5%,同比-1.7%);日产量16.5万吨(环比+0.1万吨,同比-0.0万吨)。
需求,销售回升,同比偏高;复合肥开工同比偏低,三聚氰胺开工偏高。尿素工厂:截至2021-5-27,预收天数8.3天(环比+0.2天)。复合肥:截至2021-5-27,开工率40.2%(环比-1.9%,同比-4.6%),库存78.5万吨(环比-3.8万吨,同比+4.4万吨)。人造板:1-4月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销售面积、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保持两年正增长,而1-4月新开工面积及土地购置面积两年负增长;人造板4月PMI除胶合板外均在荣枯线下。三聚氰胺:截至2021-5-27,开工率73.5%(环比-4.4%,同比+18.4%)。
库存,工厂库存去化放缓,同比大幅偏低;港口库存再度去化。截至2021-5-27,工厂库存8.3万吨,(环比-1.6万吨,同比-46.1万吨);港口库存33.3万吨,(环比-4.1万吨,同比+24.0万吨)。
【总结】
周二现货小涨,盘面持平;动力煤大涨,预计持续性有限;7/9价差大幅回落至100元/吨附近,处于中高位;基差处于合理位置。本周尿素供需情况持平,复合肥出货降负荷,农业需求进入平稳期,下游工业需求冷暖不一,三聚氰胺厂开工历史极高位但是利润大幅回撤,尿素库存低位但去化速度放缓,表观消费维持在16.5-17万吨/日之间。综上尿素当前主要利多因素在于外需仍在、下游三聚氰胺开工率高位、即期销售情况仍在偏高位置、库存绝对量较低;主要利空因素在于复合肥开工持续偏低、内需低于预期、农业需求进入平稳期、国际市场供需缺口大概率为软缺口。策略:持有7月合约空单,后期新高继续布局空单。
【行情走势】
阵亡将士纪念日过后美豆显著反弹,盘中一度显著冲高
6月2日,CBOT大豆7月合约收1548.25美分/蒲,+19.50美分,+1.28%,盘中一度冲高至1578.50美分/蒲,截止5.21当周-4.18%,上周开始反弹;美豆油7月合约收67.33美分/磅,+1.51美分,+2.99%,截止5.21当周-3.41%,上周开始反弹;美豆粉7月合约收398.3美元/短吨,+3.0美元,+0.76%,此前3周累计-10.89%;
6月2日,DCE豆粕9月主力合约收于3541元/吨,+20元,+0.57%,夜盘+32元,+0.90%,上周开始企稳反弹,此前两周跌5.05%。9月豆油合约收于8636元/吨,+90元,+1.05%,夜盘+34元,+1.18%,上周开始企稳反弹,此前两周跌5.22%。棕榈油9月合约收于7590元/吨,+44元,+0.58%,夜盘+98元,+1.29%,上周开始企稳反弹,此前1周累计跌6.23%。
【资讯】
(美豆播种及出苗均超5年均值)
美联储周二表示,联邦基金利率5月28日下降1个基点至0.05%,创下4月末以来最低水平。增加了美联储考虑调整利率调控工具的可能性。
6月1日OPEC+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7月增产计划不变,且对7月以后产量行动讳莫如深,并决定将于7月1日举行下一次部长级会议。IEA表示,原油需求可能在大约一年内重返疫情前水平。预计美国、中国和欧洲石油需求将强劲复苏,如果欧佩克+坚持政策,供需缺口可能会扩大;
截至2021年5月30日当周,美豆播种率84%,市场预期87%,前一周75%,去年同期74%,五年同期均值67%。美豆出苗率62%,前一周41%,去年同期50%,五年同期均值42%;
6月1日,国家卫健委通报,江苏省发现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例。专家认为H10N3病毒为禽源性,未具备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全球既往未见H10N3人间病例报道,禽间H10N3病毒对禽呈低致病性。此为偶发的禽到人的跨种属传播,大规模传播流行风险极低。
【总结】
国务院连续3周3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从“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到”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再到“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调控政策直指此前上涨过快的黑色系。23日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约谈重点企业,25日发改委在“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品种且新增了玉米,短期内调控以点带面效果明显;
对大宗商品长期运行趋势建议分版块区分对待。对于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油脂油料板块,长期趋势建议密切关注海外主要经济体需求恢复预期、流动性与CPI关系、原油与疫情。欧美经济体流动性对CPI容忍度是大宗商品外部环境的核心影响因素;
从基本面来看,蛋白市场基本面核心为2021/2022年度美豆供给端能否给出驱动;
从品种间基本面比较来看,植物油基本面依旧是油脂油料中基本面最佳的品种,主要是因为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上沿。但是由于其金融属性,以及生柴端带来的与原油和工业品的密切相关性,建议关注宏观与调控政策变化对其带来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