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广东启动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旨在拓宽中职生发展通道,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该试点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合格后进入对应高等院校进行本科学习。优先支持制造业相关领域专业开展试点。广州多所高水平中职学校积极申报,希望提升中职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为广州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改革背景与目的
为了拓宽中职生发展通道,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广东启动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
关键观点2: 招生与培养方式
该试点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实行‘分项考核、综合评价’,合格后进入对应高等院校进行本科学习。
关键观点3: 试点专业与学校要求
试点专业包括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市场需求量大、职业技能要求高的专业,并优先支持制造业相关领域专业。中职学校应为高水平建设单位,本科高校为普通本科高校或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关键观点4: 广州的响应与期望
广州多所高水平中职学校积极申报试点,希望通过此举措提升中职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为广州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撑。
正文
拓宽中职生发展通道,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广东又有新动作。
2025年伊始,
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简称“3+4”)试点已在广东启动。
广州多所高水平中职学校正抓住契机申报试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渠道,更好支撑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积极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决定从2025年开始“3+4”试点。
“3+4”试点学制为7年(三年中职、四年本科),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执行中职学校收费标准,3年后参加转段考试,考核包括公共课程考核、基本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考核三个部分,实行“分项考核、综合评价”,
合格后进入对应的高等院校进行4年的本科学习,毕业后获颁本科毕业证。
试点本科高校牵头制定和实施“3+4”试点工作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试点中职学校以“中本贯通班”的名义,面向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按照“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办法和省教育厅批准的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单独编班。不得超计划招生。学生均须到当地市招生办办理志愿填报手续。
据了解,试点中职学校应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
试点本科高校为普通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试点中职学校和本科高校原则上应在同一市域内。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原则上均应参加“3+4”试点。
确定试点专业的主要因素包括: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市场需求量大、职业技能要求较高、培养周期长、适宜从中职阶段开始培养,并优先支持“制造业当家”相关领域专业。中职学校试点专业原则上为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专业群所含专业或省中职“双精准”示范专业,本科高校试点专业应为与中职学校试点专业相对应的专业且2024年已经教育部备案同意招生。
每个地市试点中职学校不超过2所,每所试点中职学校暂限报1个专业,对接1所本科高校的1个专业。
每个专业点招生计划不超过40人。试点专业招生计划纳入2025年有关中职学校中职招生总计划和2028年对口本科高校本科招生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