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国外电影里,如果稍加注意的话,会看到一些我们国人非常熟悉的东西,原来老外也一直在用。
热水袋安全易用,价格也低廉,老外家里一般都有电热水壶,只要加点热水就可以让自己身体在冬日保持温暖。
所以在一些影片的冬季拍摄现场,你会看到很多演员在休息时都会抱着一个热水袋取暖。
Natalie Portman和小雀斑Eddie Redmayne
凯特·贝金赛尔Kate Beckinsale 和 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
其实,
橡胶材料的
热水袋这样东西,本来就是老外发明的。
在16世纪,橡胶热水袋发明以前,欧洲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也是用金属,诸如铜、锌、陶器,甚至木材等作为容器来装热水或热煤余灰来取暖,主要还是放床上被褥里。当然皮肤直接接触这些材质会烫伤,所以一般都会包上柔软的布袋子。
这种铜制的,上海叫汤婆子,以正圆形的居多,这种铜制的就怕摔,很早的街头还有专门修理锡焊汤婆子的小店。
19世纪末,具有实用意义的热水袋被发明,并于1903年注册了专利。由于欧洲征服了很多可生产橡胶的殖民地,使得橡胶可以大批供应,轻便又便宜的橡胶热水袋得以很快普及,并由欧洲人带入各国各殖民地和租界,比如上海。
因为最早装热水的容器都是瓶状的,所以叫hot water bottle,即便是后来材质换成了橡胶,样子也变了,但名字还是延续了bottle。
热水袋的形状很多,没啥要求的一般就是这种长方块,有趣点的可以是心形之类的,不过这种异形并不算实用,也就一时好玩,热水装不多,热度维持时间也短。
还有种是长条形的,这种可以像围巾一样挂身上。
这种是挂脖子上。
在现在,欧洲,至少在英国,北欧这种气温较低的地方,热水袋因为其方便便宜,使用还是很普遍。
除了一些像John Lewis, Liberty 这些百货店有卖,你还可以在一些高档的百货店里或官网上看到。
当然因为按现代的工业能力,热水袋是没多少钱,卖的主要是套在外面的袋子,一般会用羊毛针织的,高档点的是用纯羊绒。
一些顶级大牌子也会有热水袋卖,当然,主要卖的还是套子,热水袋等于是送你的。
还有个专门卖热水袋的网站The Hot Water Bottle Shop,其实主要还是卖各种好看的套子。
热水袋直到今日还有这么多人气,除了价廉物美之外,还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对生态最友好的一种保暖方式而受到欢迎。
我个人比较反感那些廉价的电热水袋,丑倒是算了,经常有一股不知道什么味道,套的袋子都是化纤珊瑚绒,习惯了羊绒会觉得触感很差。电热水袋的质量参差不齐,多出一根带变压器的充电器很烦,还是电水壶烧下热水简单快速。
按现代的技术,做热水袋大多没什么难度,主要就是检查塞子是否耐用,会不会时间长了漏水。所以即便是德国出的价格也不贵,贵的是套在外面的袋子。
因为橡胶面直接接触还是很烫的,最好的袋子材料还是羊绒,不单单是手感舒服,更因为是羊绒材料保温很好,灌一袋子热水可以保暖很久,棉布材质的只是防止你烫伤,保温效果就一般了。
在很多国家还有个吹热水袋的活动,目的是用嘴把橡胶热水袋直接给吹爆了。
目前的吉尼斯纪录是英国人Shaun Jones,时间是6.52秒,这个速度是很神奇的,需要极大的肺活量,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热水袋给吹爆的一刻很容易伤到眼睛,万一气息不够的话,膨胀的热水袋里的气体倒灌你的肺部也很容易受伤,想试试的朋友千万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