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  ·  后悔没早点发现!今天揭开真面目…… ·  2 天前  
武汉发布  ·  武汉大学官宣:无需预约! ·  昨天  
武汉发布  ·  武汉大学官宣:无需预约!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这个团队,让二氧化碳“活”起来 ·  4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这个团队,让二氧化碳“活”起来 ·  4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珞珈金秋|第一夜·韵启 金秋合唱大赛 ·  6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秋风挽月,万家团圆:小帮愿你中秋快乐!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大学

95岁,“生”日快乐!

浙江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4-09-21 08:40

正文


这是一个关于“探秘”的学院

关乎深空深海与生命健康

关乎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

关乎人类的未来



今天

让我们走进迎来95华诞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对话院长周如鸿教授

探索生命的奥秘

追寻生命的起源


学科筑“基”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与学科的独特气质一样,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在发展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95年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浙大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果,进入发展“快车道”。上至太空中细胞的分化维持,下至深海中生物多样性的探究,大到全球生态系统动态预测,小到核酸小分子药物设计,研究的视野不断开拓。



 “生物学和生态学作为基础研究学科,不断瞄准世界前沿迈进。”周如鸿说,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命引领,责任在肩。



学院面向生命科学世界科技前沿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在基础前沿领域解决国家面临的生命健康、粮食安全、再生能源等难题。


“生命科学,作为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大有可为,也必有作为。”周如鸿说。


从培养皿到生物圈,从“血红素”到“磷循环”,在缤纷的生命世界中,浙大生科人不断创新开拓、奋发进取,带着广阔的研究视野,学院与人工智能、材料、药学等联动,各种新兴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这也是学院重点聚焦和攻关方向。


面向更加广阔的视野,生命科学学院打牢平台基础。


“十四五”以来,参与组建植物抗逆高效等三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不断深耕,正在源源不断引领未来突破。


生命科学不仅在实验室,更在山川河谷的大自然中。


高山上、树林中、荒漠里、海岸边,学院建立起一套独特而完善的野外实习体系,扎根自然、了解生命、探索科研,让生命科学在万物生长的地方绽放。




聚焦一流,构筑学科巅峰。学院重点培育科研攻关团队,大力支持“从0到1”的突破,争做科学研究的“创新者”、领域前沿的“引领者”、原始创新的“颠覆者”。


服务夯“基”



以服务求发展,用贡献求辉煌。


周如鸿说,挖掘科研潜力,谋划原始创新成果,把科研成果落地到实际应用中,更好发挥科技支撑力,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深地、深海、深空,学院不断刷新“地球打卡点”。



空间生物学团队通过揭示深空环境下骨分化分子网络,为未来人类太空生活做好生命维持的基础准备。


不久前,学院首次建立大熊猫圈养种群全部个体的全基因组大数据库,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熊猫谱系管理系统,填补了我国野生动物遗传谱系管理的空白。


“十四五”来,科学家们走出实验室,参与指导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树立安吉余村、四川眉山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等标杆项目;积极助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开创性提出野外博物馆概念并建成落馆。


千里稻花应秀色。稻渔共生团队深耕多年,推广先进稻渔共生机制与技术,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稻渔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跳出浙大,发展浙大。


学院高质量开展对口支援,助力西藏大学生态学“双一流”学科发展,共建墨脱生物多样性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站;与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共建教育部野外生态学虚拟教研室;合作建设高能级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


面向“十五五”,学院将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创新发展,促进成果转化。立足大地,做强应用转化,汇聚学院优势特色,用生命科学的前沿科技响应国家战略,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


人才强“基”



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周如鸿认为,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人才。如何让青年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育得好?学院坚持深化“人才强院”核心战略,推出“学术大师汇聚工程”“杰出人才引育工程”“紧缺人才引进工程”和“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工程”,着力打造一支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生命科学高水平师资队伍。

 


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以卓越师资培养优秀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担当大任、全球胜任的栋梁之材?


周如鸿说,学院致力于培养心怀“国之大者”时代新人,生物科学与生态学两个专业均列入“强基计划”卓越人才培养。


学院领衔编写教育部“101”计划教材,主编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十四五”规划教材,拥有国家一流课程,建有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院士领衔的“强基计划前沿系列报告”课程……



以本为本,拔尖创新。学院打造两尖两体两翼一流专业培养格局,实施“金课+名师+名教材”工程,打造一流课程、引进一流师资、编写优秀教材。


面向“十五五”,学院将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持续引育高端人才,优化人才梯队,深化科教融合,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从一个细胞研究生命与未来

从一片叶子读懂自然与历史

沿着先辈铸就的道路,

浙大生科人一直在路上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未来可期



评论区福利


欢迎写下在生命科学学院

学习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

答疑小助理将来到评论区与师生校友互动



截至9月23日中午12:00

点赞量排名

1-3楼可获大熊猫中英文绘本
4-10楼可获院庆同款青瓷杯
11-20楼可获萌鸟系列积木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策划监制: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 生命科学学院
文稿撰写:校院特战队 李俊元 陈思伽 张谊 周盛廷
统筹协调:柯溢能
声像制作:润影
今日编辑:李俊元

责任编辑:谭帅

精彩推荐





浙大老师,还有这些“隐藏技能”!

在浙大,一起写一首诗 

“里斯本丸”背后,永不褪色的情谊!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