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文需要3分钟
这是朵妈三分钟第十九篇内容
大家好,我是朵妈。每周六我都会在《朵妈三分钟》这个栏目,为大家解答关于娃心理方面的小问题。
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留言告诉我,点赞最高的留言,我会优先写出来哦。
孩子被欺负
大概是每个当妈的最揪心的话题了
然而除了“被欺负”这个事实,更让我们担心的是,孩子在
被欺负后不反抗的态度、不吭声的沉默
。
毕竟,如果娃碰到事情都不敢告诉家长,我们又谈何去关心和保护他们呢?
我身边不少宝妈,也有过这样的苦恼——
娃在外面受了欺负,却只是自己憋着,不敢告诉家长老师,更别说还手了。
心疼之余,也颇有点恨铁不成钢。
“又不是没教过他,别人打你就要勇敢打回去,怎么一遇事就什么都不会了”
所以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详细地聊一聊:
为什么娃被欺负了,却不告诉家长、不敢反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两名家庭心理学家在幼儿园记录了2583次幼儿间的攻击事件(打人抢玩具等),并记录下他们的反应。
结果发现:80%的孩子在遭到攻击时,没有选择反击,而是会哭泣、退让或者任由攻击者抢夺玩具。
这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大多数孩子,面对攻击行为都会选择逃避,而不是勇敢反击或向大人求助。
这是因为
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被欺负了却不反抗,并不意味着他就是
“特别的那一个”。
孩子的生活阅历远不如成年人。
还来不及教会他们如何处理,甚至可能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正常权利被侵犯了。
比起不还手,可能宝妈们更多介意的是,为什么不敢告诉大人。
在提出这样的疑问前,我们不妨先回想一下,
当孩子被欺负后,我们是什么反应?
着急上火、恨铁不成钢......
很多时候,
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就情绪失控了。
当我们在质问孩子为什么不还手时,是否考虑了他们当时的处境?
当人在受到某种冲击时,往往会突然怔住,大脑一片空白,可能全身也动不了。
它被称作心理上正常的
应激反应。
当发生霸凌时,孩子就可能出现这种“应激反应”,
他们在第一时间是反应不过来的。
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就有过一次被欺负的经历。
具体的原因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当时在推搡间,一屁股摔到了地上。
那一瞬间我连哭都忘记了,大脑一片空白,身体仿佛与周围隔绝了一样,做不出任何反应。
等到反应过来,“哇”的哭出声,早已失去了还手的勇气和时机。
当然也有性格的因素。
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勇气~
但
没有勇气不是错误。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尚且有想要的逃避的时候,为什么就要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呢?
当发生霸凌后,他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和安慰,而不是这样的质问——
“怎么都不知道还手,白白让人打!”
“那么没用,被欺负了也不吭声?”
我很清楚,
我们是因为关心孩子才会那么着急啊,绝不是因为真的生气。
可太多的家长,总是秉持着一颗好心,却把关心的话变成冷言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