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游戏茶馆
追踪行业风向,记录游戏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游戏研究社  ·  “奶奶去世后,我把思念封存进Game Boy” ·  昨天  
游戏研究社  ·  能玩一辈子的格斗游戏 ·  2 天前  
游戏研究社  ·  RTX ... ·  昨天  
游戏研究社  ·  Steam不让游戏带广告,有的游戏改放病毒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游戏茶馆

一名被裁游戏人的自白:“做游戏是荒野求生,但救了我的命”

游戏茶馆  · 公众号  · 游戏  · 2025-02-17 18:00

正文

文/黑猫

导语

于荆棘密布中无尽探索,于黯淡星芒中追寻黎明


去年,我在一个次很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了一名特殊的游戏开发者“大丸子”。

大丸子是那种典型的非科班出身,凭借一腔热血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最终喜提“裁员大礼包”的经典案例。之后很“随意”的参加了一次腾讯举办的轻游梦工坊大赛,又很“侥幸”的斩获了开发者金奖,最终变成了我的采访对象。

说他特殊,主要是因为最初大丸子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阳光开朗大男孩的形象,他对于所有的挫折困难都表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云淡风轻,以至于哪怕是他被裁员,都会给人一种这是要借机跳槽,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错觉。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537

然而,最初的采访内容却始终难以让甲方满意,直到之后再次促膝长谈,我猛然在表象之下,看到了血淋淋名为“现实”的无奈境遇。

他也曾因为非科班出身求职无门,面试无数却屡屡碰壁;也因为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身心俱疲不得不另寻他处;甚至因为被裁员,家庭、事业、亲情和爱情的双重打击,终日焦虑陷入抑郁。

说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裁员”在我眼中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你偶尔能看到被裁者的吐槽甚至咒骂,但始终很难设身处地的带入到他们的处境之中。

但直到接触到大丸子,我才知道“裁员”居然可以如此的具象化,你能感受到他们的世界突然变得天翻地覆,难以言喻的极度痛楚,也能够感受到对于未来不确定性而呈现出的焦虑和迷茫,最终统统转化成一种压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

大丸子跟我说,做游戏对他来说就是荒野求生,是在荆棘密布下的无序探索,但同时做游戏也是他的救命稻草,是黯淡星芒中追寻的黎明。他想要的无比简单,是自我认可,是实现价值。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仍将上下而求索。

以下采访内容为了阅读方便,以大丸子第一人称的视角自述:

01
游戏也曾被我当做挡箭牌,
但只有我知道它有多冤

严格来说,游戏几乎是伴随我从小到大,但很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是一个负面的事物。

小时候,父母常常因为一些原因没办法照顾我,因此我大部分儿时记忆都停留在各个亲戚家,吃着“百家饭”长大。好在那时候的我还算品学兼优,索性还算没有长歪。然而直到发生了一次意外,我被迫转到了一所新的学校,命运的齿轮才开始转动起来了。

寄宿生活开始后,学习和生活环境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周围几乎都是富家子弟,不说尽是欺辱霸凌,也少不了攀比贬低。不过好在有师长常常勉励关照,也让从小自卑的我燃起了一些好胜心。他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当自华。”

于是直到初衷我的成绩都还是名列前茅,也就是在这里,我早早接触到了电脑,最初感觉是一个挺神奇的事物,虽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过好在有老师的教导,以及周边各位阔少的“赐教”,也算是学会了不少使用的方法。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543

后来家庭逐渐殷实后,也为我配了一台,只不过那时候年龄尚小,再加上常常被表、亲兄们霸占用来玩游戏,因此我倒成为了一位“看客”。正因为如此,表哥一家三个小孩,皆因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即便父母习惯于通过棍棒来“讲道理”,但往往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长子原本是重点班的优等生,最后沦落到被直接开除,次子更是在初中就已经辍学,终日以打零工混日子。

就是在这个关键的节点,我也荒废了自己学业,由于从小到大都在寄宿,结果导致高中的我自我意识过剩,性格越发叛逆,最终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再加上那时手机游戏也逐渐兴起,沉迷娱乐的我沦落变成学渣,成绩也从班里前三一落千丈。

我知道可能有无数人看到过无数种相似的案例,甚至可能就是自己的亲身写照,但只有当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才会刻骨铭心的感受到这件事是如此的可怕。

我曾经也幻想过是不是如果没有接触电脑,没有接触手机,没有接触游戏,我的人生就该是另一番光景。我也常常拿游戏当挡箭牌,但我也知道它到底有多“冤”。我们总觉得是游戏害了我们,但其实是家庭问题的外显与欲望的失控罢了。

高考后因为个人意愿,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大学和复读的机会,自己去实地考察了一些机构,很巧的是当时有个机构刚好新开设了游戏策划班,或许是因为我感觉设计游戏比较有意思,也或许是想要追随内心的热爱,学习一些实用技能进入游戏行业,我最终开启了10个月的策划培训之旅,以及兼顾大专的学历。

不过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10个月的培训结束后,这家机构就关闭了这个游戏策划班,而我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届以及最后一届“毕业生”。


结业后我和同期五六人一起来到广州,面试当然是处处碰壁。当时全部挤到一位朋友出租屋里,他是提前几个月毕业的小班同窗,比较幸运已经找到工作了,于是我们在狭小的房间里,地铺4个,床上3个。现在想起来真是挺难忘的经历,哪怕后面一个个找到工作了,也都默认选择租大点的户型,继续抱团取暖,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三年。

02
做游戏像是一场锻铁,
而我被反复捶打摩擦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份做棋牌游戏的工作,月薪只有3500元。然而勤勤恳恳干了3个月后,就在试用期结束的那天,却等来了一张不合格的辞退通知书。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不仅仅是之后又要经历漫长找工作的痛楚,其实我更害怕每次面试的提心吊胆以及被所有人否定的感觉,当时我还不到19岁,原本是心高气傲的年纪,但残酷的现实却让我没有任何资格敢傲。

之后又进入了一家页游公司,我还清楚的记得,面试的时候自己曾惴惴不安的向主管表示可以只要3500元的工资,就为得到一个机会,只要能够让我进去,工资甚至还可以再降。当时主策很认真的告诉我,他们这里最低4500的月薪,他相信以我的的能力配得上,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明白什么叫知遇之恩。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557

于是在那家公司,我做了两年多的时间,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天天被骂的执行策划,再做运营活动、系统功能、关卡玩法、到最后的执行主策,独自带项目,制定版本计划。

两年的经历,使我感触颇多,我见到老板的包容,上级的鼓励,部门的协作,加班至通宵,团建的欢乐,同事的友善,恋人的鼓励,玩家们的感谢信,一片欣欣向荣;我也见到主策的离任,同事的背刺,恋人的告别,部门的推脱,职场被架空,下属阴奉阳违,前人作奸犯科,上下沆瀣一气,公司大裁员,一切,都由盛转衰。

再后来订好了项目1年的版本计划,做了定期自动循环,到了末期我想换个新的环境,就告知领导后去面试。一切也很顺利,第一家公司就面试成功,并涨薪了50%,一切都是我想要的。原本计划是两周后去上班,不过被我现在的领导挽留,推辞不过后又待了一个月,找新公司协调后对方欣然同意,然而一个月后又再次被挽留,反复两次之后,新公司仍然坚持等我,真的让我很感动,最终也成功入职。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555

到了新公司后,我被直接被安排接手了一款IAA的小游戏项目。之后又带了多个轻量项目后,开始立项中重度项目。这是一个新的品类,几乎是从0开始,我也懂得不太多,就向主策时常请教,但每次都含糊其辞,还让我不必知其所以然。无奈下我只得通过网上学习和跑图书馆查阅资料,自学了数值、战斗设计相关内容,由此摸石头过河,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刚刚转正后项目组就突然被解散。

至于原因可能各位业内人士也已经司空见惯了,老板分红食言,制作人和主策争执未果后,一怒之下带领所有程序“紧急避险”,最终留下我一个孤家寡人。后来被另外一家风头正盛的卡牌项目组直接收编,我也开始负责所有的运营工作。我原以为可以照此“猥琐发育”,没想到十个月后公司又宣称资金不足,老板直接玩消失,领导在群里发消息威逼,要求全员无任何赔偿自行离职,我也懒得纠缠,自行面试成功之后就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后来听说那位领导和我聊完后没两天自己也溜了,而且公司也不是没钱,只是老板把投资拿来“造福”自己,待豪车豪宅配齐之后,发现做游戏不那么赚钱,又转行去发展商务软件与自媒体,当然是真是假我后来也没去辨认。

03
做游戏落差很大,
好像一首音乐,曲终尤为孤寂

到现在,我已经正式从一名行业新人混成了“三姓家奴”。

新公司的产品是卡牌+冒险解谜类型,刚好那段时间我一直在自学相关内容,对其有极大兴趣,既然新工作能够满足我的期待,并且面试的主策对于内容设计看起来也比较有经验,我觉得应该能得到挺多提升。所以当时即便告诉我要负责大部分岗位内容之外,还要求要一并负责系统、玩法之类的部分内容,我也本着多劳多得的态度欣然加入,却没想到又经历了不一样的体验。

这家公司当时也算小作坊,初见工作氛围挺好,老板积极尽责,同事与领导也能够打成一片,看上去欣欣向荣。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5563

只不过老板太过尽责,所有内容他都要决断,有时力排众议直接一言堂,再加上喜欢跟风改方向,导致项目经常变来变去,眼看资金情况愈发严峻,投资方要求的时间点也逐渐逼近,很多做好的东西改了一版又一版,却始终无法成形。

在这期间还有一位同事不幸背锅,老板不断PUA,把任何问题都往他的身上甩,最终导致终日抑郁后无奈离职。后来可能老板在这次“实践”中尝到了甜头,裁员的心思和想法也越发熟练和活络,我起初本以为是一场无比熟悉的“创业梦破碎”的剧本,未曾想后面更加精彩。

在裁去部分成员后,剩余同事私下吐槽老板频繁改动需求却不给时间,反而怪他们不能完成任务进行裁员。不料在这之中竟然冒出了“纯爱战士”,把吐槽的内容全部上供给了正在“彻查此事”的HR手里,之后不出意外的被老板知晓,于是老板亲自出马开始一个个威胁清理。

甚至于我也曾被问询过“如果不给当月工资怎么办”这样的送命题,随口说了一句“那就找律师”,后被老板知晓后当面嘲讽是“牛鬼蛇神”。于是一场简单的裁员大戏硬生生变成了“谁是内鬼”的狼人杀游戏,办公室内终日人心惶惶,再也没有往日的热情氛围。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5562

之后老板约谈我想要让我接手主策的相关工作,美其名曰降本增效,实则是老板试图通过我来排挤其他同事。即便我很诚恳的告知人数减少会让开发进度更慢,他也只是用再找个新人骗个试用期来应付,甚至不惜发动“PUA之术”,让我也要再提高效率,没事多加加班。

虽然在整个事件中,无论老板是否因为我有利用价值才对我态度友好,我确实可以借此踩着他人升职加薪、丰富履历,但想到我自己工作的时候,就经常被老板坐身后盯梢,生怕带薪摸鱼,加班到凌晨换来的也是“感觉你最近有点摆烂”的吐槽,再看到每天加班到凌晨还在发送长条日报却对此浑然不知的主策,好像从他身上已经看到了我之后的“结局”。

可能是我太妇人之仁,最终还是把这个“天机”悄悄透露给主策,并表示会主动离职,让他不用担心。没想到主策其实早有预感,告诉我公司早已资金见底,他们也曾多次劝说老板实事求是,但全部都用“怕工作量多而逃避问题”直接回怼,在极度失望之下,他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快速做完大阶段内容保证不影响后续开发进度后就离职。

后来我也交接新人后就选择离职,隔一段时间后听说许多老员工最终也被一个个裁掉,再招聘一些经验更差的人来填补,甚至于管理层的老人,老板曾经的旧友也因为降本增效而拒绝兑现曾经许多的奖金、股份而没能幸免于难,在工资都开始拖欠后,纷纷离职。就这样在我走后不到半年的时间,这家公司最终黯然倒闭。

我当时只有一个感觉,或许做游戏时“朋友”与“尽责”都只是锦上添花,真正能决定梦想孵化的,是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齐心协力。

04
做游戏也是一场赌博,
但凡有一方作弊,赌桌便轰然倒塌

从上家公司离职之后,我在家里休息了3个月,期间规划好想要尝试的游戏类型后,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看书、笔记、练习上,这段学习的成长卓有成效。

之后我又尝试过找工作,面试过程也超乎我想象的顺利,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拉我当天面试多轮,甚至有时长达2个小时,也有因为经验问题而未能面试通过的,不过大部分都是一面即过,短短一周也收到了多家公司的offer,最终我选择了更为干脆的一家,但没想到还是遭遇了相同的境遇。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5551

本来入职前承诺会招的大佬,在我入职后仅用一句“你的能力足够胜任”就打发了,我便成为了部门岗位的独苗苗。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制定工作流程,自己负责从头到尾的所有内容,每天一股脑铺在工作上,跟各部门协调推进,大多时候也会怼天怼地尽心尽力。

不过由于时间、资金、其他成员能力、底层机制、美术资源等各种限制,每次设计总是一削再削。再加上制作人又时常变卦态度犹豫,各部门也经常相互推脱不愿解决问题,很多成员能力参差不齐且没有此类型经验,整个项目开发效率相当低下,也导致核心成员逐渐失去信心纷纷辞职。总部开始走上了开源节流的老路,一年半的时间仅策划就换了三批,甚至在丧失耐心之后直接安排一批成员空降,挤兑多名资深策划自行离职。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546

如果新领导能来解决问题,其实也不算是一件坏事,问题在于这位空降主管不仅没有自研项目管理经验,甚至平日根本不玩相关游戏,也不会组织磨合,每次只要其他策划提出建议,得到的只有他的嗤之以鼻,并大手一挥掏出过往的传奇项目自吹成绩。

在工作过程中,新老成员泾渭分明毫无交流,浪费了大量的事件做着重复无用的工作。因为我对于所有岗位工作都有所了解,过往的成员都与我讨论过项目,导致我成为了粘合剂,只要和协商跟进有关的工作,各部门领导就要拉上我,有些意见私底下还要我把关,我也莫名其妙的过了一把领导瘾。但即便这样,依旧难以改变整体的氛围和研发的方向问题,不出意料最终的结局依旧是以项目组解散而告终。

微信图片_202412251856002

虽是名企,却也克扣大部分赔偿,多名HR围攻,言语尽是威逼,想到我无数个夜晚与周末加出来的数十天调休,被轻飘飘的抹除不予折现,也是摇头发笑。感觉一年多的努力,又是个笑话,好像每次进新公司都是在参与赌博,领导赌方向正确,员工赌领导靠谱,老板赌项目能成,但凡哪一方想作弊插上一手,赌局就结束了。

05
做游戏对我来说,
是荒野求生,也是救命稻草

被裁员之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想一个问题,“做游戏带给了我什么,不做游戏又能去做什么”。那时我时常处于一种惶恐的情绪,总感觉要是想不出答案,好像之后又要像之前一样,不停重复去体验面试、抄袭、裁员、倒闭这一痛苦的循环。

春节看到家人各添烦恼压力缠身,相互争吵气氛不合,我虽经历失业却仍是他们最期望的,于是他们的烦恼皆倾倒于我,我心情烦闷又不得不强颜欢笑一边安慰一边调节,也早早结束过年逃离故乡。未想到春节后近3年的感情也结束,一件件坏消息让我几个月昼夜苦闷难眠。我知道是抑郁了,但并不在意,未像兄长一般宅家吃药、丧失斗志,或许是性格使然,我开始宅起来看心理书自愈,确实颇有成效。


我想到入行前的兴奋,以为自己可以做出爆款的期待,以为能够天马行空无限创新,这是我的起点;想到随手记录的创意灵感,随着时间变得与我的生活一般无趣,我写的数万笔记已经变得晦涩难明,收藏的文章、视频堆积如山让我没有打开的欲望,B站、油管、微信推送的资料更是唯恐避之不及,这不该是我的终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