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linkage
数据解读娱乐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linkage  ·  Vlinkage指数 | 10月10日剧综网播指数 ·  14 小时前  
Supreme情报网  ·  「权志龙G-Dragon」复出!10月25日! ·  昨天  
互联网品牌官  ·  范冰冰出海“带货”,打了场败仗! ·  3 天前  
互联网品牌官  ·  范冰冰出海“带货”,打了场败仗! ·  3 天前  
东莞本地宝  ·  2024东莞草莓音乐节观演全攻略! ·  1 周前  
东莞本地宝  ·  2024东莞草莓音乐节观演全攻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Vlinkage

演员的“盲区”,如何打破?

Vlinkage  · 公众号  · 娱乐  · 2024-10-11 20:16

正文

今年国庆档电影,因为有了流量花生的亮相而在舆论场激起轩然大波,尤其《浴火之路》的赵丽颖和《749局》的王俊凯,双方粉丝大混战甚至掩盖了电影本身的关注,后者导演更是发微博试图充当“挡箭牌”。

电影质量暂且不表,回归到演员角度来看,观众反响不一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跟演员的表现有关。换句话说,演员的演技能否令观众入戏决定了风评的走向。而从本质而言,是一些演员暴露了表演盲区引发的口碑滑铁卢。

大众大都喜欢谈论舒适区,不可否认,演员停留在舒适区利弊分明。但在评价体系中容易忽略的表演盲区,才是演员突破瓶颈触发表演生涯质变的关键。因为演员走出舒适区并不一定能收获好回报,但如果能打破表演盲区,则意味着演技的进阶和表演空间的拓宽。

在今年国庆档同台竞技的赵丽颖和王俊凯,则是一组能映射盲区之于演员重要性的对照。事实上,通过近年一些影视作品能窥见演员盲区的部分成因,以及突破表演盲区的可行路径。

适配度+演技,滋生表演盲区

从行业角度来讲,一部影视作品选角考量的通用要素包括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以及演员的演技。而这两点,对演员而言,是决定塑造角色成败的关键,同样是表演盲区的诱因。

其中适配度可细化为,演员跟特定题材和特定角色类型是否兼容这两方面。直观表现就是,当现实主义题材成为主流创作趋势,越来越多年轻演员涉猎正剧领域,但有的人出现了水土不服。如果说偶像+谍战剧是前流量时代资本助推的特定产物,那么正剧偶像化则是后流量时代影视行业内容拥抱年轻主流受众的必然之举。

但需注意的是,不管是流量时代分割线前后将触角伸向现实题材作品的年轻演员,都有希望借助主旋律为自己口碑镀金的类似想法。可惜人生阅历难以支撑内核厚重题材剧集的违和感,造成了年轻演员阶段性的表演盲区。

谍战剧《孤舟》里曾舜晞饰演顾易中,但角色从海归精英建筑设计师蜕变为运筹帷幄的特工的人物弧光,有所欠缺。角色经历重大人生变故陷入低谷和秉持复仇信念触底反弹的心境转变和成长点滴,演得也略显力有不逮。

反特剧《暗夜与黎明》里饰演林少白的陈哲远,同样没有深刻表现出角色从上海滩公子成长为胸怀大志的人民警察的坎坷心路。尤其剧里梳得光亮的发型,给人一种角色有偶像包袱的感觉,难让人入戏。

甜宠剧女王赵露思迈出舒适区,挑战现实题材剧《胡同》,勇气可嘉。可惜她在一些情节里不合时宜的丰富面部表情,引来观众吐槽浮夸。韩式风格的程式化演技,消化朴实的基层工作者这类角色略微吃力。尽管妆造刻意做旧,可演员带有现代网感性的表演风格使得跟旧社会苦孩子的人设有差距。

现实题材作品尤为考验演员对角色、时代背景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功底的扎实度等专业素养,一个环节不过关就可能被困在表演盲区。反观古装或者轻喜剧这类看似门槛较低的题材影视剧,演员同样难避免一些内外因导致的盲区。

近些年在古偶剧出现一种对立的景象,一边是大众对古偶丑男的选角审美降级大吐苦水,另一边是某些演员因出众的古装扮相被称为天选古人,甚至还成为营销噱头。可见是否贴合特定角色的外形,形成了一些年轻演员表演盲区的根源。

从前几年在古装剧《千古玦尘》扮演绝世美女而缺乏信服力的周冬雨,到接连在古装剧《玉骨遥》《锦绣安宁》因妆造引发争议的任敏,往前追溯还有在《君九龄》被吐槽仪态的金瀚,以及一些腰部古装剧里层出不穷的辣眼睛男主角。不管知名演员还是无名之辈,通通都栽在古人角色这一盲区。

而本就存在表演尺度难拿捏的轻喜剧,年轻演员则容易陷入演技浮夸的泥潭。在《猎罪图鉴》《长相思》演技颇受好评的檀健次,不料到了古装轻喜剧《四方馆》却暴露演技短板。

为凸显元莫这一角色的机智,在一些情节中有点用力过猛地搞笑,使观众难以咽下这部下饭剧。演技发力方向偏航,显露了檀健次目前需要攻破的表演盲区赛道。当然,轻喜剧的表演节奏和对抖包袱的分寸把控,也非一蹴而就。

打破表演盲区的法门

人非完人,哪怕有天赋加持的演员也不可能在表演疆域全能无短板。这一方面与年龄有关,就算以灵气著称的周迅在《如懿传》前期演少女,照样被差评。另一方面与人生阅历和演技有关,一些试图用跨度大的角色走出舒适区却无效表演的年轻演员即为此提供了佐证。

可见对演员而言,表演盲区的存在取决于某些硬性条件。但这不意味着盲区不可打破,在某种程度上,演员突破表演盲区的法门在于基于自我认知和定位来选择适合自身当下的影视作品和角色,并通过日积月累的表演经验逐渐拓宽戏路。一言蔽之,就是固本拓新的打法,做足准备再开辟新的表演边界。

年轻演员尝试现实题材近年不乏正面案例,《梦中的那片海》的肖战、《追风者》的王一博、《幸福到万家》《风吹半夏》的赵丽颖、《沉默的真相》的白宇,Ta们与作品的相辅相成被外界视为转型成功的信号。

会发现,角色跟演员在内核底色上的某种契合度是打破表演盲区的共性。因为角色塑造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演员能感同身受,才能实现两者的完美合体。

《梦海》里由意气风发少年蜕变为坚韧创业者的肖春生,跟肖战入行至今的心路历程不谋而合。《追风者》里怀揣理想主义的魏若来,跟戏外坚定逐梦的王一博同频共振。《风吹半夏》里周旋于男人堆闯出一片天的女企业家许半夏,跟勇闯影视圈并耕耘结出硕果的赵丽颖构成镜像。

大银幕同样不缺少演员打破盲区的成功案例。譬如接连在《人生大事》《消失的她》《河边的错误》题材各异的影片里贡献不错演技的朱一龙,《孤注一掷》里诠释小人物跌宕命运、拉满戏剧张力的张艺兴,以及凭借《少年的你》在电影圈站稳脚跟的易烊千玺。

当演员真正成为了角色,特定题材影视作品的难度关卡便会自然被消解。在这过程中,演员突破一定的瓶颈,解锁了新的表演空间,将原来履历生涯里的盲区变成了可驾驭的领域,达成自身的一次飞跃。而收获的好评又转化为演员的业内外好口碑,为Ta们的后续事业注入动能。

有的放矢的表演-突破表演盲区-建立口碑强化续航力,能形成良性循环。在此闭环下,演员跨越盲区后的受益显而易见,甚至能助其化解剧影跨屏在表演维度上的转换难题。

深耕剧圈的赵丽颖,今年国内上映三部电影。在张艺谋执导的影片《第二十条》里,她演出了聋哑人郝秀萍对命运不公的无声抗争与底层人民艰难的生存困境,令人共情泪目。国庆档上映的犯罪片《浴火之路》,赵丽颖演的不远万里踏上寻子之路的李红樱再次征服观众。即将上映的悬疑片《乔妍的心事》,她又变身为从小镇少女打拼为大明星却腹背受敌的乔妍。

相比年轻演员打破盲区需要背后下苦功,一些实力派有时候也会面临盲区问题,但他们大都能通过过硬演技来走出舆论漩涡。除了上述提到的在《如懿传》中后期用演技扭转风评的周迅,还有曾因古装扮相被质疑的赵又廷、张震,结果两人分别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宸汐缘》以演技弥补了妆造的不适感,给观众带来整容式演技备受好评,攻克了在古装赛道的盲区。

需注意的是,演员打破表演盲区要注重方向和步伐的大小。《燃冬》里刘昊然展现的颓废风与他自带的少年感严重割裂,以至于观众短时间难以适应,再加上情节拉胯,刘昊然遭遇了表演事业的危机。

今年同样上映三部电影的王俊凯,可惜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电影事业大丰收。《野孩子》里他演的自力更生的流浪少年马亮,略显生硬。国庆档影片《749局》他演的马山,也缺乏亮点。问题或许在于,王俊凯选择的角色类型都跟自己相去甚远,而现阶段的演技又不足以完全消化。

虽说如今扬长避短打安全牌不失为年轻演员的立足之道之一,但长远来看,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洗牌大战中不被淘汰出局,走出舒适区是必然。而怎样提高走出舒适区的成功率,一定意义上可以等同于怎样攻克表演盲区,其实掌握方法就有可能建立更坚固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