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一次我们为警方的果决点赞,但我们真正期盼的是全民尊重医务人员的时代早日到来!
来源:
鸡冠区公安分局
7月11日零时32分,鸡西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市医院内有人持刀伤人。接警后,相关警种立即赶赴现场,发现医院值班室内一男子右手持砍刀抵在一名女护士胸前,左手持尖刀抵在其颈部,情绪失控。民警劝说期间,犯罪嫌疑人再次持刀欲刺向人质胸部,民警果断开枪,将其击毙,成功解救人质。
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1965年生人,曾因犯罪被判刑。事发前因不满医院对其患病母亲抢救方式,在砍伤两名医护人员后,持刀挟持值班护士。目前,鸡西市公安局已报请当地检察机关依法介入,案件正在调查中。
另据消息,医务人员虽然被犯罪嫌疑人砍伤,所幸多为皮外伤,无生命危险。
如此危急的场景之前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但这次辖区公安人员果断击毙犯罪嫌疑人,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更严重的伤亡,保护了被挟持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安定了医务人员摇摇欲坠、满覆冰霜的心。
过去几年暴力伤医事件频发,其中惩处力度不够被认为是事态愈演愈烈的诱发因素之一。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完善,执法机构应该一查到底,一追到底,一责到底,才会真正形成严打态势,高压态势,从而起到震慑作用。
健康的医疗环境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但前提需要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谐的医患关系双方都有责任维护,但前提是在法律的框架内。
这一次我们为警方的果决点赞,但我们真正期盼的是全民尊重医务人员的时代早日到来!
链接
警察作为高危职业,经常会在突发事件之前面临抉择,如何使用枪支来维护社会秩序,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需要对法律法规的全面掌握,对现场形式的准确判断,需要良好的战术素养,更需要领导者勇于担当的魄力。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一是现场的人民警察必须判明情况;
二是犯罪分子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行为;
三是情况紧急,
四是先行警告。
在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的劫持现场,属地公安机关的民警面临危机做出正确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第六款明确规定,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安全的可以使用武器。
另据《公安机关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六条措施》中第一条:
“坚决依法打击暴力伤医违法犯罪。对侮辱、威胁、殴打医务人员,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等违法犯罪行为,要迅速出警、依法果断阻止,当场查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持凶器伤害医务人员、严重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要依法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果断制止,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