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节目积极开掘内容、创新模式,融合新技术、互联网等元素,展现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使“国潮”“国风”“文化盛宴”“文化自信”等成为弹幕评论高频词。近年来文化元素在视听市场开启了由“小众”走向“主流”的发展路径,深耕拓展诗词、文物、非遗等内容,逐渐分化为“文化垂直”和“文化+”两大类型节目。如《宗师列传》《简牍探中华》《国家宝藏》等的“文化+影视”演绎类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最美中轴线》《上新了·故宫》等的“文化+娱乐”类节目;《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跳进地理书的旅行》等的“文化+旅游”真人秀类节目成为创新融合的潮流模式。不断在形式、内容、题材、播出渠道、商业业态等方面创新,深度链接各行各业,探索联通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文艺、线下与线上的节目新模式,获好口碑与长尾效应,开辟出系列化、IP化、产业化的道路,形成优质文化内容生态新布局。
一是采用纪实主义拍摄手法,以历史的深度、现实的维度和年轻的角度形成一本行走的教科书。
主题精耕、选题垂直细分、内容系列化和品质电影化、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满足不同圈层的需求和选择。潮流融入主流,激活观众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以节目流量带来价值增量。如《国家宝藏》第四季节目邀约明星为国宝守护人,以情景化呈现、通俗化解读,为观众呈现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情怀,突显了“我在现场”的直播感、“时空交错”的场景纵深感和体验反应感,掀起“国家宝藏热”,吸引众多年轻观众追更。
二是以艺术新解为文化造像,激发文化认同。
以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带领观众沉浸式的穿越古今,让主持人和文化学者们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拜访宗师先贤,生动再现历史故事中的经典场景,通俗化的展现中国文化的千里江山图。如《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穿越到古代探寻千古文章、绵延不绝的文化底蕴和文脉;穿越到现代展示壮美图景,陪伴观众一起探索何以中国。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体现悠久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优秀文艺作品的价值引领作用。
三是创新视听语言表达,实现“思想+技术+艺术“的跨界融合创新。
实地探访、戏剧演绎和文化访谈”等多样化的视听呈现、灵动的叙事结构和共情式故事讲述,将蒙太奇手段舞台化,把中式美学的传统文化作新国潮的创新,在传承与创新中彰显时代价值。如《最美中轴线》第三季创新性采用“外景路演+录制直播”形式,打造伴随式围观效应和持续性的话题效应;《上新了·故宫》打破传统美学与综N代潮流的次元壁。从触摸中华文明脉动到寻觅民族精神风骨,节目了构建多元丰富的文化审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