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盼万盼!
上海总算是出伏啦~
40天“加长版”的三伏天一结束,
心情有没有豁然开朗?
是不是以为高温已经熬到头了?
可别高兴得太早
魔都的雷雨高温还是要继续联手
搞!事!情!
虽然是出伏了
但天气好像丝毫没有要风凉的意思?
本周最高温度
依然将达到36℃!
所以说,上海的秋天估计要等到9月下旬啦~
大家坚持住,再熬一熬!
上海中心气象台
今天连发三个黄色预警
11时32分发布
雷电
黄色预警信号
11时50分发布
暴雨
黄色预警信号
12时10分发布
大风
黄色预警信号
总体预报就是
雨来一下温度降一些~
雨走了温度再升高!
上上下下
并且时不时有雨
大家出门还是记得备把伞哦!
一天中的气温跨度
最大可能到10多度,
早晚凉爽,
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
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其实
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
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
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与其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这10种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不妨把这个菜单转给家里做饭人,让全家都吃的健康一些!
■比如芹菜、洋葱就是天生的降压菜!
■
香蕉、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也可以对抗身体中的钠离子,起到降压的作用!
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介绍,当你血压升高的时候,你只要去
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的范围,
你的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
“秋乏”。
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
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介绍,
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
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
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
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
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
脖子、后背、脚部,
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劳动报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劳动报新媒体编辑:周甸
三伏天是结束了,但“秋老虎”和日夜温差的威力也不容小觑哦!快给小编点个大拇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