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春天,两名德国医生发现另一种名叫氨磺丁脲的新型磺胺类消炎药也具有降糖作用,他们将该药用于治疗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获得成功。不久 ,甲苯磺丁脲 (D860)被合成,该药没有抗菌作用,仅具降糖功效。1955年甲苯磺丁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果说上世纪20年代胰岛素的发现结束了糖尿病无药可治的历史,那么,甲苯磺丁脲的问世就结束了成年糖尿病只能用胰岛素治疗的时代。此后,氯磺丙脲等药物被陆续合成,它们被称为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由于这些药物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其他不良反应也较多,科学家们开始研发不良反应更小的磺脲类降糖药。
l966年,格列本脲(优降糖) 被成功合成,这标志着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的诞生。此后,又相继研制出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多种磺脲类降糖药, 它们被统称为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与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相比,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的降糖作用更强,低血糖反应明显减少。因此,临床上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被逐渐淘汰,而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被沿用至今。
为了克服第二代传统磺脲类降糖药存在的不足,科学家们继续研发传统磺脲类降糖药的新剂型和寻找更新一代的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毗嗪控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上市,这两种新剂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统磺脲类降糖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l997年,被称为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的格列美脲研制成功并上市,能够更接近生理性地促进内源胰岛素分泌,同时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为人类拥有的第一类口服降糖药,磺脲类降糖药伴随着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五十年,在人类与糖尿病的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同时也使自己发展成为家族成员最 多的一类口服降糖药。由于磺脲类降糖药的降糖机制是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直击血糖升高最主要的病理因素, 也就是胰岛素缺乏;由于磺脲类降糖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沉淀了厚重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由于磺脲类降糖药是降糖作用最强的口服降糖药;也由于磺脲类降糖药是相对经济、性价比较为合理的口服降糖药,因此,今天磺脲类降糖药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 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用药,更是非肥胖患者的一线用药。
来源:糖尿病之友
本文由一药一世界原创排版与编辑,如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码上车,让医药工作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