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如何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权威回应 ·  15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昨天  
秋叶PPT  ·  夸爆!WPS官方接入DeepSeek,自动化 ... ·  2 天前  
秋叶PPT  ·  谈谈我们一个月做PPT的真实收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人生最大的智慧,能往低处走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4-10-01 06:00

正文

文 | 每晚yy

来源 | 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但北大教授李零却在《人往低处走》中反驳道:

人,只有善于甘居下位,才能与世无争,避免各种不利。这是一种老辣的智慧。


人活于世,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人人都想位居人上。


可若是一味放任自己的本心,盛气凌人、逞凶斗狠,只会处处树敌,招来祸患。


而当你肯以低姿态示人,则能于无形中消解冲突,博得他人的好感。


就像易中天说的, 最卑下的就是最崇高的,最低处的才是最高深的。


懂得往低处走,你才能得人帮受人助,持续拔高自己的人生。


01

做人以柔,是一种格局


《列子》曾记载道: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


做人过刚易折,柔软才是处世之道。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曾被奸臣诬陷与宁王勾结。


皇帝半信半疑,就派军队围住了王阳明在江西的府邸。


不明就里的士兵们,在府邸门前辱骂他与宁王勾结,还贪污了宁王府的大部分家产。


面对府外的诽谤与辱骂,府中弟子们气得冲出去就想与对方理论。


王阳明不急不恼,反而制止了他们。


时值隆冬,他走出去对将士嘘寒问暖:


“我知道你们也是听命于人。但现在已入冬,我准备了一些空房间。


你们可以住进那些房子,稻草、棉被也一应俱全,别冻着了。”


同时,他还遍贴告示,希望当地居民多加照顾背井离乡的士兵。


王阳明的一番言行,让守军们既羞愧,又感动,他们立马主动撤离了官邸。


面对质疑与挑衅,王阳明的柔和处理,不仅制止了骚乱,还使他获得了官兵的拥护。


现实生活中,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被误解、被冲撞的经历。


不少性情刚硬的人,立刻就言辞犀利地反击回去,与人针锋相对。


明明只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最后却加剧事态,酿成大祸。


古语有云: 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


水是最柔软的,却也是最刚硬的,就因为它不与万物相争,而善于包容。


人行于世,也应当如水一般。


与其用蛮力使人屈服,不如柔软待人,令对方心悦诚服。


努力修得一分柔软心性,凡事不硬碰,处处留余地。


当你放大了格局,柔和待人,再大的矛盾都能慢慢消解。



02

示人以弱,是一种智慧


曾看过一则科学报道。


如今常见于海滩边的蓝甲蟹,其实数百年前有两个品种。


一种个性凶猛好斗,即便面对天敌也毫不退缩;


另一种则性格温和,一旦遭遇危险,便会选择四脚朝天,靠装死来保命。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却因为逞凶斗狠,死亡率太高,如今已然灭绝。


而后者却以惊人的速度繁衍开来,遍布世界各地的海滩。


正是后者能够及时认怂,这才让它们躲过危机,得以顺利繁衍。


我们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同样需要有蓝甲蟹的生存智慧。


学会审时度势,示人以弱,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西汉开国宰相陈平就深谙此道。


公元前188年,年幼的汉惠帝病逝。


吕后一时间权倾朝野,并开始大肆屠戮刘邦子嗣。


眼见吕后想要谋权篡位,很多人都认为陈平会率领群臣劝谏,阻挠对方的计划。


谁料对刘氏向来忠心的陈平,这次却默不作声,任由吕氏家族做大。


而当吕后让他举荐人才之时,他更是力荐多位吕后亲信。


甚至他还请辞于吕后,愿意让出自己的位置。


正是陈平这番示弱举动,这才让吕后放下了戒备。


此后的日子,他便悄悄联合刘氏旧臣,并暗中培养反吕势力。


七年后,吕后身死。


陈平立刻发动政变,逮捕吕氏族人,帮助刘氏重新夺回皇位。


正所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藏器于身,方能待时而动。


杨修不懂适时示弱,终因锋芒太露,招来杀身之祸;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因此封官加爵,名扬后世。


敢于示弱,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就如《菜根谭》所言: 君子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方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学会放低姿态,懂得收敛锋芒,才能避免无谓的争斗,伺机而动并一击制胜。



03

待人以卑,是一种修养


《左传》中说,谦者,德之柄也;让者,礼之主也。


不自视甚高,待人以谦卑,才是人最好的修养。


清末名臣李鸿章曾去拜望恩师徐子苓。


刚到徐府恩师的住处,门童见李鸿章身披官服,气势高贵不凡,便急着去禀报。


李鸿章连忙叫住门童,让他暂缓禀报,还向对方借了一身普通衣裳。


旁人不解,为什么要换衣服。


李鸿章说:“穿着这套官服见恩师,一定会让恩师感到不舒服,换上一般的行头,才会令恩师舒坦,不会产生隔阂。”


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使取得非凡的成绩,仍会低调待人。


他们身居高位而不狂妄,懂得换位思考,总能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叶圣陶是当代知名的教育家、作家,为人所敬仰。


但因为身体患有病症,加之素喜安静,晚年以后,他很少见人。


可有一年,一群北师大的年轻学生未打招呼,突然要约见他。


他的助理得知消息,立刻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语气不善道:“你们不知道叶老的身体情况吗?”


叶圣陶听到后,慌忙劝阻助手:“学生们临时约见我,肯定是有要事。”


他便问清了来人姓名,约定了见面时间。


即便是和学生见面,叶圣陶还是按照老规矩:


提前把茶水沏好,并在水杯外面贴上来访者的名字,一一递给对方。


在交流时,他怕学生听不懂自己的南方口音,就特意放缓语速,还时不时招呼助手解释。


正是这样的谦卑,使叶圣陶一路走来,赢得了世人的敬重。


儒学大师马一浮说: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人最难得的修养,就是见过天地寥廓,依然体谅卑微弱小,以低姿态待人。


《礼记》中说,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君子总会放下趾高气扬,尽可能地为别人着想,把舒服留给别人。


相反,你若目中无人,即使位子再高,别人也不会把你放在心上。


唯有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你才会赢得持久的认同和尊重。




《博弈心理学》中讲, 同情弱者,是人之本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