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
果断过程重要,但仔细看这里的描述,觉得并不是很准确。愉悦是阅读过程中的,而“知识和思想”应该也是看书逐渐获得的,而不能像用u盘拷贝一样直接转移。
即使客观的知识可以,我也实在无法想象把一些领悟直接“注入”大脑的可能,如果不是经过一个过程,而是瞬间完成,这样的“感悟”总像是外来的。
如果说是把阅读的内容一次性转移到脑子里,其后的反思和体会是自己完成的,这样的解释还相对可以接受一些。然而事实上,读完一本书最终记住了什么、记住了多少,仍然是受主观因素制约,也与读书过程的细节紧密相关的。
所以阅读的收获和过程毕竟是一体的。
失去过程和失去分享的能力,更多的是在input和output之间选择吧。这样就比较两难了,固然,这样的“分享”也只能是充当一个人肉百度百科,复述客观知识;而选择主观的收获与体会是比较正确也比较容易用“我不在乎别人的想法我只是默默地收获智慧”显示自己的清高。但是如果放下这种个人式的小确幸,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传递给别人,那么终究是无用和短暂的,做出这种选择,也属于一种自私。
如果按以上理解,一个意识到以上这些的人(排除因为懒惰想要不读而获的情况)更有勇气的选择,或许恰恰是成为别人的百度百科,或许是以牺牲自己的主观体验为代价。这样的选择不是懒于读书贪图直接的知识,而是一种大勇的担当(当然,出于不读而获目的的人也不会真的为社会有很大贡献,因为他的动机仍然自私,且又懒惰,其“级别”更是远远低于选择读书过程的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设定,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去选择分享。
好像扯得有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