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街派 生活报
关注生活报官方微信,及时发布新闻和各种服务资讯,欢迎亲们收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街派 生活报

原谅我,今年清明又不能去看你了…350多万人,这样的“龙头”你可曾来过?

新街派 生活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0-04-05 02: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清明,我们网上缅怀!
龙头新闻祭扫平台点击量达350余万人次




“父亲,您的女儿依然十分挂念您,愿一切安好!”“愿从此山河无恙,人间静好!” “致敬英雄,共悼逝者”……清明是追思的日子,4日,伴着全国哀悼活动,黑龙江省党政机关干部、学生、社区居民也通过龙头新闻制作的龙江网上祭扫平台,敬献鲜花、点亮烛光、留言、发送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祭扫,缅怀亲人,共悼逝者!当日,龙头新闻祭扫平台点击量达到350余万人次。



敬鲜花 亮烛光
我们清明不出门 网上缅怀




“我以为时间会冲淡思念,但没想到我总会不经意间想起您,八年了,我不曾忘记您,父亲,惋惜当下的生活没有您的参与,当下的幸福没有您的见证。”4日2时,市民春风在龙头新闻的网上祭扫平台,为父亲留言敬花,在清明之时送上自己深深的怀念。

8时,鸡西市民董治国和两位弟弟在网上祭扫平台上为逝去的父母创建了网上纪念堂,用手机向两位老人敬献了鲜花,点亮了烛光,并深深地鞠躬表达了思念和祝福。“父母养育我们三个孩子不容易,他们一直留在我们记忆深处,今年的疫情,让我们不能去墓地扫墓,所以我们响应倡议,在网上祭扫。”董治国说。


今年的清明处于疫情期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好疫情防控的要求,自3月21日起,生活报、龙头新闻与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共同发起“网上祭扫 文明缅怀”行动,并向全省各地市发出“这个清明不聚集 网上寄哀思”的倡议。同时,在龙头新闻搭建龙江线上祭扫平台,更设置了各地市祭扫地图,市民按图可参与网上现场祭扫,上传照片后,可通过发送寄语、敬献鲜花、点亮蜡烛等方式缅怀亲人。4日清明节,一些市民登录网上祭扫平台参与现场祭扫,留言、寄语近500余条,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助力龙江战“疫”。



发视频 写悼文
独特悼念方式感人肺腑




拍下视频传递思念、用笔触感怀亲人。4日,在龙头新闻祭扫平台上,追思视频区和怀念短文区的点击量一再攀升,其中,感人心扉的文章、诗歌,纪念亲人的一幅幅老照片和珍贵视频,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也感染了很多参与的市民。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王影之子王子赫通过文明祭祀平台为父亲写下《原谅我,今年清明又不能去看你了》的悼文。“做一个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警察。”2013年,还在警校读书的王子赫,牢牢记住了父亲的最后一句话。两年后,王子赫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他在悼文中写道:“父亲虽然离开七年了,但每当工作遇到困难时,我总能感觉到一种力量支撑着我。当疫情防控战斗号角吹响,我立即请缨参战。爸爸,今年清明儿子又不能回去看您,原谅我吧,请您在天上为我加油!”


响应网上祭扫倡议,截至今日,祭扫平台已接到市民的悼念文章和视频作品800余篇(个),龙头新闻文明祭祀平台阅读总量达350余万人次。



网络祭扫为英雄献上一束花




缅怀同胞,致敬英雄!4日,在龙头新闻祭扫平台上,抗“疫”专区关注率最高,很多市民向在抗击疫情中牺牲的我省公安干警,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一大早,黑河市的关先生就和妻子、龙凤胎儿女一起通过龙头新闻祭祀平台为抗“疫”英雄敬献了鲜花,写下来寄语。“爸爸,快看!龙头新闻马上就发出了我们的寄语!”关先生的儿子说。“抗击疫情,文明祭祀,这是很好的做法,网络祭扫平台也让我的两个孩子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了文明祭祀的道理。”关先生说。


哈尔滨、齐齐哈尔、七台河、鸡西等多个地市响应不出门、网上祭扫的倡议,在4日当天举行了系列文明缅怀活动。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也向全市青少年发出倡议,积极参加网络祭祀、文明缅怀系列活动。文明、环保、节俭、安全……网络祭扫正成为龙江文明祭祀新风尚!



龙头新闻  张立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商务合作:0451—84691043 84652819

□审核: 王轶男 □责编: 陈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