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2P情报局收到了一份名为《关于深入排查互联网金融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的通知》的文件。文件显示,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组织各地对辖内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进行深入排查,排查重点为存量业务规模为10亿以上的机构、有线上平台但跨区域设立大量线下门店的机构、存量业务规模化解不力甚至仍在增长的机构。
文件要求,本次排查主要针对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中的整改类机构,以及未纳入重点对象但尚在运营(包括未完成存量化解)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但各地已纳入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机制范围或已被公安部门立案的机构除外。
文件要求,对于风险隐患较大的机构,各省要密切关注风险动态,摸清其银行账户、支付渠道及关联公司等情况,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严密监控资金账户,边控高管人员,稳控潜在风险。
其中,文件还强调,对于机构总部注册在本地但在外地设立大量线下门店的,以及机构总部注册在外地但在辖内设立大量线下门店的机构,将纳入重点排查和督促整改范围。
P2P情报局暂无法核实这份文件的真实性,但结合当前的风险形势来看,其内容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自4月9日善林金融被有关部门调查以来,各类线下理财机构以及拥有线下理财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风险隐患引起了各地监管部门及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和警惕。5月7日,同样拥有大量线下门店的中融民信被查封,线下理财高收益低风险的美丽神话再度被戳破。监管部门可能已经意识到,因为上一阶段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中存在一定的监测盲点,部分跨区域设立大量线下门店的机构未能被纳入“重点对象”,监测和处置力度不够,导致了相关风险在近期集中爆发。
P2P情报局分析认为,为了预防相关风险继续传导,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反应,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上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查漏补缺式的复查,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你还可以看:
独家 | 山西下发网贷整改验收及备案通知,首提限制债转次数
贵州银行退出P2P资金存管业务,料将有更多银行退出
独家 | 北京金融局招标采购法律与会计咨询服务,首批备案或不超过170家
重磅!某地监管召开通气会:一刀切,存量清零才备案!
重磅 | 延期十八月、要求实缴十亿,备案制或转向牌照制,P2P真的要凉了?
P2P情报局 | 牌照制或成定局,“卖壳”的暴利梦将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