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1
世纪初期持续性全球变暖的证据越来越多,人们对甲烷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海洋环境中,厌氧甲烷氧化过程每年消耗多达
300 Tg
的甲烷,从而防止甲烷从沉积物中逸出,对全球温室气体变化产生严重影响。其中,
ANME
等功能性群落在平衡海底甲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何有效培养这些微生物群落是理解其功能和机制的关键途径
。
ANME-2
是冷泉中占主导地位的甲烷厌氧氧化分支,温度范围为
4
至
14
°
C
,其繁殖周期为
2
至
7
个月,了解这一过程的机制一直是个挑战。
ANME
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高浓度的甲烷。尽管目前还不清楚
ANME-2c
的生长和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但由于海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丰富,温度和压力更有可能是主要限制因素。此外,人们普遍认为,群落组合既受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也受随机因素的影响。但目前,
ANME
群落在富集过程中的群落构建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
因此,本研究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这一过程。最终目标是
(1)
确定
ANME-2c
的最佳富集条件,包括压力、温度和培养时间;
(2)
揭示了
ANME-2c
富集过程中群落组合模式的机制;
(3)
确定影响群落的环境因子。最终为甲烷消耗的最佳环境条件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如何防止海底甲烷排放到大气中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压力下的
SO
4
2-
、
TOC
、
TIC
、
pH
、细胞数量和基因拷贝数如图
1
所示。在不同压力孵育下,所有反应釜内的
SO
4
2-
浓度都有所降低,
7.0
、
10.5
和
14 MPa
下的平均反应速率基本相同,比
0.1 MPa
孵育时高
2.3
倍(图
1A
)。在所有压力下
TOC
的平均消耗速率基本相同。随着微生物对
SO
4
2-
和
TOC
的消耗,反应釜内
TIC
逐渐增加,高压下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1 MPa
时的
1.7
倍。同时,该过程与反应釜内
pH
的变化有关,
pH
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基本保持在
8.0
左右(图
1D
)。与其他压力相比,
10.5
MPa
下样品中
mcrA
基因拷贝数最多。
图
1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地球化学性质、细胞数目及基因拷贝数。
2
、在不同温度下化学性质的变化
在不同压力的孵育实验中,我们发现
10.5 MPa
是
ANME-2c
最合适的孵育压力。我们将温度分别设置为
4
℃、
15
℃和
30
℃,探讨温度的影响,孵育压力固定为
10.5 MPa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所有反应釜内的
SO
4
2-
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TOC
的平均消耗速率与
SO
4
2-
相似。温度水平不影响
TIC
和
pH
的变化(图
2C
,
2D
)。对于孵育结束时的细胞数量,
4
℃时
TCC
、
ICC
或
DCC
的数量高于其他温度。对于
mcrA
基因的拷贝数,
4
℃时的样品明显高于其他温度
。
图
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地球化学性质、细胞数目及基因拷贝数。
3
、在最佳压力和温度下高压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组成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生物多样性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在第
75
天达到最小值。
NMDS
分析显示了古菌群落随孵育时间的变化。通过
Veen
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特有
ASV
数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在门水平,
Halobacterota
是古细菌中最多的门,占检索到的总序列的
67.2% -
97.3%
。根据热图,主要属
ANME-2c
在孵育期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孵育
150
天后恢复到原生丰度,在
75
天达到最大丰度。此外,在孵育结束时,
ANME-3
的丰度显著增加
。
图
3
反应釜中微生物群落组成。
4
、不同孵育时间下微生物群落组合过程及物种共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