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务周刊
本微信为中国大陆第一本航运类专业杂志和交通运输部指定公告媒体——《中国航务周刊》之官方微信。热点新闻、事件解读、观点碰撞,我们专注于中国货物运输及物流业的核心传播,全力为港航人士提供权威、及时、富有价值的专业资讯,搭建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第四届世界一流港口多式联运大会在天津举行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比亚迪与韩国最大汽车船公司签约 ·  6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招聘】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招聘啦 ·  5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新华·泛亚航运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周报(X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务周刊

上海港还在堵,据说146艘船船期受影响

中国航务周刊  · 公众号  · 航运  · 2017-04-26 17:48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中国航务周刊

回复“赠刊”免费获取最新一期杂志,回复“订刊”,在线购买(还包邮哦~)


由于大雾和集装箱运量上涨,上海港口目前正遭受严重的拥堵。大雾天气始于4月上旬,而过去几天中,港口的拥堵状况愈发严重。4月16日至18日的船舶平均延迟时间为53个小时,较4月上旬延长了40%。


“大船期”持续监控港口状况及其对于前往该港口船舶船期的影响。以下146艘集装箱船舶船期可能受到影响,这些船舶的原定预计到港时间为4月20日到22日:



另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上海港拥堵估计将持续到5月中旬才能有所缓解。


上海港拥堵的情况,《中国航务周刊》在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解析:上港“严重”拥堵原因上港严重拥堵事件报道续(点击回看)持续关注此事的后续发展,并在周刊上通过三问——超配造成港口拥堵?“取消订舱费”能否缓解拥堵?权利和义务如何并行?就此事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以下是文章全文。


以收费缓拥堵 

妙招还是鸡肋?


码头指责航企舱位超配带来拥堵,航企叫苦货主“弃单”造成亏舱,并计划向货主收取“取消订舱费”,货主又提出航企甩货该如何赔偿?如何维护产业链中各方的共同利益,实现产业链的平稳、顺畅,是一个重要命题。



4月上旬,上海洋山港的严重拥堵成为航运业的烦心事儿。


4月10-11日,包括川崎汽船、以星航运、日本邮船、东方海外等多家班轮公司发布通知称,由于上海港部分码头严重拥挤,旗下船舶将更改挂靠码头或调整开航时间,船期延误至少两至三天,多的超过一周。


除了天气条件不佳、航线调整、码头作业效率不高外,码头、货代、货主等关联方,均直指航运企业舱位超配是造成拥堵的主因。果真是这样吗?是否有合理的解决方案?


超配造成港口拥堵?

某位熟悉港航作业的专家认为,此次上海港发生拥堵的直接导火索是天气不佳。连续几天的浓雾天气影响了靠泊,加之上海港是潮汐港口的特性,在接卸大型船舶时,运作空间更是受限。加上几家新联盟同时调整船期,额外增加了作业量,打破了原本就十分繁忙的上海港的作业平衡。


让我们再回到此次拥堵的上海港。


一方面,随着上海港接卸货量的持续增长,堆场空间不足问题明显。加之洋山港区疏港道路单一,通行效率受到制约。有业内专家甚至直言,上海港通过能力已达临界点,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崩溃。


另一方面,航运联盟集中进行大规模航线调整。一些货物需要在码头前沿倒箱重装,货代企业为保证货物顺利上船也催促货主尽快订舱,人为促成了集港的小高峰。对联盟企业而言,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售卖舱位是“多多益善”,这对码头的影响不只是“风吹草动”。


此外,期间上港集团旗下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一次数据更新,码头作业暂停了几个小时。短期内运抵码头前沿的集装箱量大于靠港船舶的容量,形成暂落箱;暂落箱不断堆积,又造成船舶装卸不便。“面对这一局面,要完成装卸作业可能需要倒箱,降低了码头的运转效率,造成恶性循环,也增加了成本。”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航运企业超配也部分造成了拥堵的发生。


据上海地区部分货代企业透露,航运企业一般会按超配50%来售卖舱位,部分时期甚至超配100%。码头系统相关人士也表示,航运企业近两年超配已十分普遍,且超配量呈上升趋势。据记者了解,除上海外的其他地区,也存在舱位超配的现象,只是超配额没有准确统计。


记者向多家航运企业求证,企业也并不避讳。有企业相关负责人直言,和航空公司机票超售一样,航运企业舱位超配情况比较普遍,但没有50%-100%这么高。“个别航运企业的特定航线或特定时间段,才会有比较高的超配比率,大部分企业只在初始计划时安排30%以内的超配。实际超配大都在10%以内,航运企业也会安排这些货物装载至合作企业的船上或安排下个航次。”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


可见,舱位超配只是造成上海港此次拥堵的原因之一,谈不上是主因。但结果显而易见,拥堵使产业链的各方均成为受害者。


4月13日,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发布公告,调整航线、航班的码头靠泊装、卸作业,上港冠东码头挂靠的多条航线调整至上港盛东码头,上港盛东码头的多条航线调整至上港沪东码头,作业成本大增。对货代企业来说,码头堆场拥堵,集装箱必须在港外暂落,港外堆场暂落箱费也随之上涨,甚至翻倍。同时,重箱积压造成空箱短缺,集卡车辆送箱后无空箱可提,增加了车队的运行成本。而对货主和航运企业而言,班期延误可能意味着合同违约,面临着贸易伙伴的索赔。


“取消订舱费”能否缓解拥堵?

此次上海港拥堵事件,让航运企业的舱位超配问题浮出水面。对于各方指责,航运企业颇为“委屈”。


多家航运企业高层人士告诉记者,集装箱的集港流程复杂,货主未能在规定时间将货物送到码头,或通关检验出现问题而未能上船造成空舱的,货主需要支付赔偿金。而货主取消订舱,特别是在临近截关时取消订舱,航运企业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二次销售,同样可能造成空舱的结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情况并没有违约金,即便有,额度也不高。一旦取消订舱量较多,航运企业面临巨大损失。因此,为维护自身利益,航运企业不得不采用超配的方式,既能保证当期船舶的满载,也能为后续航次揽货。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不少货代企业的认同。有货代企业还总结,超配最容易发生在旺季快过去时、淡季集中闲置运力(或集中调整航线)时和班轮公司涨价前。旺季快过去时,为了给后续班期提供货源,部分企业会多安排订舱,以延续旺季时间;到了淡季,班轮公司可能会合并航线,闲置部分运力,造成短期内舱位不足,出现超配;还有一种情况是,班轮公司发布涨价计划后,货代企业赶在涨价前抢订舱位,以节约运费,也会造成短期舱位超配。


既然航运企业表示超配是为了应对货主取消订舱,那么如何规范订舱行为?有航运企业人士建议,可通过收取“取消订舱费”约束货主。提高了订舱执行率,航运企业就没必要做较高的超配计划了。


其实“取消订舱费”并不是首次提出。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班轮运输成为国际海运业主要运输方式的几十年间,“取消订舱费”、“订单撤销费”等类似费用是存在的,只是随着近些年航运业竞争的加剧,多数航运企业并不收取这一费用。


近期,马士基航运就明确提出将收取“取消订舱费”。其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由于在截关前的短时间内有大量的订舱取消,使其他客户没有时间再来订舱,船公司大量亏舱。因此,针对所有北欧到红海、中东、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地区的出口货物,收取订舱取消费,标准为125欧元/箱,从4月10日起开始生效。据了解,针对这一费用的收取,已有更多航运企业在酝酿当中。


权利和义务如何并行?

当前,航运业整体产能过剩,在贸易量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超配是无源之水,不具有可持续性。当然,不排除随着今年大量大型集装箱船的下水,短期超配的问题依然存在。而如果通过收取“取消订舱费”,进一步约束货主的订舱行为,提高舱位预定的执行率,可以减少甚至不超配,以避免码头拥堵,产业链条上的各方都将获益。


不过,收取“取消订舱费”,货主企业会买账吗?


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副会长蔡家祥认为,如果确实因为货主原因造成了航运企业的亏舱,可以考虑以收取“取消订舱费”的方式来弥补航运企业的损失。不过有业内人士提出,在超配的情况下,航空公司用赔偿的方式来“甩人”,为何在不保证舱位的前提下船公司超配“甩柜”却不用赔?对此,蔡家祥和部分业内专家建议,船货双方应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由货主原因造成取消订舱的,航运企业向货主收取费用,由航运企业超配发生货物滞留的,也应向货主支付类似“超配违约金”的赔偿。


针对“取消订舱费”带来的问题,中国航务周刊官方微信也进行了调查。在参与调查的业内人士中,63%的人认为收取“取消订舱费”可以减少暂落箱,能大幅缓解或避免拥堵;37%的人认为超配并不多见,收费也几乎没什么帮助。可见,更多的从业者还是期待采用某种方式来解决装卸拥堵问题,并对以“取消订舱费”的方式缓解拥堵抱有希望。


同时,对于“取消订舱费”应该对所有弃单行为都收取还是只对截关前取消才收取的问题,71%的被调查人士认为,较早的取消订舱不影响二次销售,不该收取费用;29%的人认为可参考机票模式,所有退票都收费。而对收费额度如何确定的问题,超过一半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应少量收取,作适当补偿之用。这表明,大多数从业者希望将“取消订舱费”作为造成损失时的一种补偿,而不是一种新的收费名目。


不过,前述熟悉港航作业的专家则认为,多数取消订舱情况(退关)是由于意外,而非货主有意为之。班轮公司为维护客户,予以谅解不失为出自善意的友好举动,货主与货代应给予积极的回应。收取“取消订舱费”之论,并不能增进班轮公司与货主的互信和友情。相反,航运企业应努力承接和开发更多一手货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稳定中长期的货源,减少中间环节,并强化与货主的信息沟通,及时调整舱配计划,以减少意外亏舱的发生。


由此看来,有规范地收取“取消订舱费”和“超配违约金”,提高订舱执行率,减少舱位超配,可以成为避免港口拥堵的一种尝试。此外,减少中间环节,强化信息沟通,也是航运企业避免意外亏舱的方式。通过此次事件,我们也期待更多维护产业链各方利益的方案出炉,促进运输链条的稳定、高效运转。


声明

本文刊载于《中国航务周刊》第1208期。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击标题,阅读近期热门文章



点击图片跳转至投票页面


点击图片参加活动



 

chinashippinggazette

杂志订阅:010-5867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