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哪里的房子还能买?
可能是由于M2即将进入300万亿区间、最近连续降息降准导致货币大缩水,也可能是股市六连阳信心有所恢复。
综合因素下,大家对于资产投资的热度又回升了。
所有人都知道,近三年投资房产并不容易,烂尾的有,高位套牢的也有,全国,包括北上广深,无一例外都在回调。
我们经历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非理性过度调控+三年疫情+国际边缘摩擦,一切资产价值都在遭遇“信心塌缩”,以至于政策端,去年花了2年时间做纠偏和修复,从扣扣搜搜到大刀阔斧,到最后无差别注水——
历史性提高赤字率、降息降准、三大工程、PSL……
以至于1月新增信贷和社融数据均创历史同期最高,广义货币(M2)余额293.53万亿,M1增速跳升至5.9%,M1M2剪刀差加速闭合。
懂经济学的同学,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大水漫灌,可以跳出供需逻辑,出现恐慌性资产避险。
而优质资产,最稳妥的,无外乎“高流动性”房产。
根据线报,深圳已经率先启动了,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四天(2月18日至2月21日)深圳二手实际成交量创近五年新高,同比增长163.6%,比2019年增长87.1%。
1月份,上海全市共成交二手房1.48万套,同比大增86%,
回到“枯荣线”,北京和广州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大增50%……
不过现在投资房地产,已经跟过去完全不同了,
考验的是一个家庭的资金实力和对“确定性”的把握。
什么是“确定性”?
就是这个地方是否能发展起来?能带来多少产业和高薪就业岗位?能带来多大的GDP增量?
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扎根这里?
长期关注我的读者一定知道,除了北京、深圳、杭州、成都、武汉,我另外一个重仓地,也是我最看重的一个地方就是下面这幅图:
横琴。
横琴实拍
横琴的“确定性”,毋庸置疑。
从2009年诞生,到2015年-2018年两次定位升级,大会小会上,横琴都被高层写在战略文件中。
就在刚刚,
官方公布了一个大利好:
“3月1日,横琴封关。”
终于来了……这意味着,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之后,全国第三大新区,正式起航,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个“一国两制创新体系”的重大试验开端。
在所有新区里面,横琴就是铁打的亲儿子。
中央每年给横琴转移支付数百亿,而且把超越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特区的政策红利灌输到这里,就是为了三个字:
大湾区。
现在的大湾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湾区,广州+粤港二区,各玩各的,但未来的大湾区,是澳港与广东省(特区与内地)的深度融合,两者互通有无的一种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优势互补,利用港澳两个国际化窗口,输出产能、虹吸外资,实现GDP的二次提速。
横琴逻辑,其实就是土地机遇。
一旦封关,产业和人口将加速集聚,城市发展红利兑现。而封关,也意味着特区投资,开出最后一趟列车。
接下来我再掰开揉碎,讲一讲横琴价值。
封关,官方解释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在横琴岛内外设定分界线。
岛外跟着内地走,
岛内则跟着澳门走,算是一家人了。
封关不会影响人的流动,内地人去横琴也不需要刷港澳通行证,进出自由,但对“货物流动”会有一定的限制。
根据当地的文件披露,私家车和出租车,过关会按照一定频率被抽查,如果抽中了,那就需要在附近落客,检查完再走。
坐公交车的人,到了关口都要下车,刷身份证过关后,再重新坐车。
跟当地的朋友打听,说在科技加持下,过关检查非常迅速,基本不会出现拥堵情况。
当然相对于之前还是麻烦了点儿,尤其是岛内上班,岛外居住的人群,通勤时间增加了,但也没有办法。岛内外涉及到关税问题,避免非法带货。
我们要买国际免税商品,之前需要从珠海过关去澳门,从口岸过关很麻烦,节假日排队很头疼。
但封关后,横琴和澳门形成统一关税区,直接在横琴可以买到全球免税商品,以后内地逛免税店方便很多,也不需要排队过关去港澳,也不用节假日堵在海南岛了。
拿海南举例,2024年春节期间,超33万人到海南免税店购物,人均消费一度突破7800元。朋友春节在海南购物吐槽,人太多跟抢白菜似的,排队40分钟……
把时间拉长,3年时间,全国涌向海南购物高达1767万人次,共花了1307亿元,平均一天一个小目标,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直接以及间接的创业就业高达30多万人。
相对于海南,横琴在免税消费的比较优势在于,交通便利,覆盖大湾区一小时通勤圈,大湾区8600万人口,背靠港澳成熟的国际贸易平台,意味着商品品类更齐全。
澳门之前想发展制造业,没有地,也没办法填海,而横琴无疑拓宽了城市边界,对此国家给了特殊的照顾:
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内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在合作区
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从合作区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这意味着,国外的物料免税进入澳门,再进横琴,然后设厂,加工制造,无论是进入到内地还是再销售到海外,都是免税的……
举个例子,一辆进口奔驰,制造成本100万,排量2.0升,到了国内卖多少钱合适?
算一下,关税是15万元,加上消费税和增值税,共36.79万元,再加上整车清关费、仓储物流、资金成本等相关费用,100万的车到了国内就是150万以上了。
但是在横琴,一经加工,0关税流入内地,加工制造业的利润翻番。
所以横琴成了海外投资者的首选目的地,我看了一下,2023年横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达到了6%以上,工业投资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马上突破3000家。
最后一个,就是在大湾区金融30条政策的支持下,横琴将成为全国金融最开放的地区之一。
封关后,横琴将与澳门银行互通,横琴当地入驻境外的保险业务、跨境金融结算等等。这也将带动大量的高薪就业人群。
而是免税消费、免税制造、离岸金融,这三块业务其他地方做不了,跟王菲唱歌一样,这属于老天爷赏饭吃。
而唯一具有竞争力的海南,因为地理位置相对较远,通勤基建还有起码十年的兑现周期。
一个博彩业几乎让老百姓一辈子衣食无忧,但当地年轻人想要实现阶级跃迁,干一番大事业,基本没有途径,这是由于产业结构决定的。
所以很多澳门年轻人也在想办法去横琴寻找机会。当然相对于内地年轻人去北上广深求生存不一样,他们是去寻找人生意义。
没办法,出生红利有时候就决定了一个人命运的天花板,人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
谁又能想象,
40年前的深圳只是一个“圈”,
15年前,横琴就是一片片荒芜的蚝田。
《繁花》中,阿宝落幕的最后,一本书上写着一句真言:
“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
这在前几十年被深刻论证,虽然近几年房价动荡,但“稀缺=财富”的底层体系,从未受到质疑。
独特的政策红利带来三大产业的兴起,创造了百万级的就业岗位,从而又虹吸对应的就业者,就业者付出劳动力,驱动财富发酵和房价增长,这就是“土地致富”的本质逻辑。
所以封关临近,这几天越来越多人问,横琴能不能投资了?
岛内大量土地给了澳门,仅有的内地人能买的项目,非常少,而且早在前三年,已经超前兑现价值,以6万多每平米的价格,被港澳买家掠夺一空,仅有的盘房价大概在8万左右,堪比一线城市。
就像北京国贸、上海陆家嘴、深圳福田CBD,工作者不可能都住在这些豪奢地方,而是选择围绕着大型商圈几公里内居住,周边的房价涨幅也未必会比商圈中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