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喆 刘丽喆 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冲击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虑要素,其并非纯粹的视觉印象或者视觉效果,而更多的是向受众揭示了平面设计作品中传递出来的深层含义,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往往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吸引了众多受众的注意力。
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视觉是人类感知功能的一种。通过视觉感官,人们能够直观地获取外界的信息。在众多感知器官中,视觉最能给予受众感知刺。而视觉冲击力则是和人类视觉感知功能相关的一种力量。在和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视觉能够作用于人类的生理作用和心理作用,使其带给身体一种新的体验,其中包括视觉感官的感受和其他感官的通感等。
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冲击力主要是指受众在观察作品的过程中所获取到的视觉信息,而产生的心理体验。这种在大脑留下深刻印象的视觉要素包括该平面设计作品的色彩、图像、文字等。 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是平面设计领域中的一个创作宗旨。容易导致视觉冲击力欠缺的原因如下:
图像传达信息不生动
图形是平面设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很多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往往包含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图形要素。而图形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一般情况是泛指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而细微到指代每一个几何元素,例如点、线、面等也都属于图形。一些设计师由于创作经验不足,往往在图像传达信息这个内容上没能尽人如意。为了一味追求强烈视觉冲击力,总是没有结合作品主体的主旨精神,就加入一些和主体不相关的图形。本来是一个古典中国元素的作品,却因为加入了一些较为抽象的图形,使得作品两不像,大大影响了作品的主题体现和受众对作品的认同度。 推荐阅读:
视觉冲击力!让你的广告成功“吸睛”
色彩表现没有新意
色彩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具有快速表达主旨的作用。当受众在第一眼看到平面设计作品时,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该作品的色彩感官。因此色彩的正确运用与否直接决定着作品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对色彩的概念及其具体运用有熟练的把握。在创作平面设计作品时,设计师如果不能真正领悟该作品所包含的主旨,在色彩的选择上没能很好地贴近主题,将导致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模棱两可,画面感严重失衡。
文字缺乏吸引力
人们经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不同行业的户外广告,这也是平面设计的一种。这些户外广告之所以能在众多的广告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文字标题十分引人注目,能够强烈吸引受众的目光聚焦。然而,有一些设计作品却不能勾起受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是因为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文字较为晦涩难懂,与主题的主旨也不贴切,对于受众丝毫没有吸引力可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加强视觉冲击力?
##########NextPage##########
直接描绘法
直接描绘法是指运用传统和现代(绘画、摄影、图片编辑软件等)手段写实地在广告版面上表达主题。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手法。全面细致地展示产品的质感、形态和功能用途等,使消费者对所宣传的产品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此法在运用时注意画面上产品的组合,突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部位,并选取合适的角度加上背景的烘托,构建一个具有感染力的空间,能起到增强广告画面视觉冲击力的作用。
特点突现法
以广告设计为例:运用各种方式抓住和强调产品或主题本身与众不同的特征,将其置于广告画面的主要视觉部位或加以烘托处理,鲜明地表现出来,使观众在接触言辞画面的瞬间即很快感受到,对其产生注意和发生视觉兴趣,达到宣传推广产品的目的。 特点突现法也是我们常见的运用得十分普遍的表现手法,是突出广告主题的重要手法之一,其表现价值不容忽视。
其中夸张手法的运用,更能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也为广告增添了浓郁的感情色彩,使产品的特征性突出、动人。将被宣传对象某个方面的品质或特性适度夸大,用以加深或扩大观者对这些特征的认识,或通过虚构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赋予人们一种新奇与变化的情趣。
联想法
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从事物A想到与之有关的事物A。通过联想,人们在审美对象上看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经验,在审美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联想,能穿越时空,扩大艺术形象的容量,在产生联想过程中引发了美感共鸣,加深了画面的意境。
对比法
对比法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一切艺术都受惠于此。对比是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指两件事物有显著不同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和对照,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比如大小对比、疏密对比、虚实对比等。
鲜明直接地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表现出来,达到简洁、集中、曲折变化的视觉效果的目的。运用这种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饱含情趣,能丰富平淡画面的意味,表现作品的不同层次和深度,用以加深作品给观者留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