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丽丝手札
投资中国(touzicn):新鲜出炉的行业资讯,持久精华的投资干货,大佬们的投资建议,关注投资和创业、私募股权、风投创投、金融财经、商业和互联网。欢迎无论是准备走上投资路还是正走在投资路上的相关人士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别再内卷了,高手都在向外卷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Al医疗深度逻辑及概念股梳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爱丽丝手札

汇率、资产、通胀的倒逼之下,央行已别无选择!

爱丽丝手札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2-23 21:04

正文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 投资中国 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

小白读财

xbducai



摘要: 一股通货膨胀的气息正向全球扑面而来,而且脚步越来越近。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作者:代真


1 、全球通胀时代到来?




进入二月份,从各国披露的物价数据来看,一股通货膨胀的气息正向全球扑面而来,而且脚步越来越近。


2月14日中国统计局和央行分别发布了通货膨胀和社会融资数据,CPI和PPI分别超出市场预期,中国1月CPI同比上涨2.5%,创下两年半新高,高于预期的2.4%以及前值的2.1%。1月PPI同比6.9%,创逾五年新高,也高于预期的6.5%以及前值的5.5%。


▼中国CPI和PPI当月同比涨幅


2月13日,德国公布数据,德国批发者物价指数1月环比大涨0.8%,同比大涨4%,创下2011年10月来最快增速,远高于12月2.8%的水平。


2月14日,美国公布1月份经济数据,美国1月PPI环比增长0.6%,创下2012年9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远超市场预期。


印度1月批发物价指数(WPI)同比增长5.25%,增速创2014年7月以来新高,超出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3.89%,以及前值3.39%。去年同期,印度WPI指数还仅为-1.07%。


越来越多的数据在释放一个共同的信号,全球面临着通胀回升的趋势,并很可能在国与国之间传导。 而这也同时宣告各国货币很肯能在2017年发生更为明显的转向-收紧货币政策,开始过苦日子。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各国央行都在放水的路上越走越远,以抵御经济下行的风险,在庞大债务的倒逼之下,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大行其道。大水漫灌之下,不仅炒高了资产价格,物价也连续走高。如今在美元加息、物价上涨的宏观背景下,货币政策发生转变已经越来越近。


从央行2017年以来的举动,我们已经感受到货币方向转变的一些端倪,央行尽管没有上调基准存贷利率,但是却在中间的特定环节将利息抬高,全面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这也等于变相加息,央行上调了商业银行的拿钱成本,商业银行自然而然地也会提高借贷者的贷款利率。 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就会提升,这将会成为压倒高杠杆的最后一根稻草。





2 、结构性错配导致高杠杆,为通胀埋下隐患





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受多重红利的的叠加释放,人口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再加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的收入大幅提高。


中国人喜欢储蓄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是为了防备将来的养老、医疗之需。高储蓄为投资主导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信贷支持。 中国的M2在2008年年底尚为47.52万亿,到2016年年底已跃升至157万亿。


宏观调控过度、市场调节不足的中国经济制度,并没有把这么多的钱合理地流分配到各行各业,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成为资金配置的主体,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基建,钢铁、煤炭等重工业国企、央企,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成为吸纳信贷的主力军。


而民营企业借不到时间又短又便宜的资金,只能投向资金成本更高的间接融资或者是民间借贷。杠杆比例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货币信贷扩张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企业利润足以覆盖资金成本。在盈利预期的引诱下,企业不断加大债务杠杆以获取更大收益。


但是在经济增速下滑的今天,过度加杠杆导致了资产泡沫、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胡润发布的2016年全球房价指数中,房价涨幅排名前50的城市中有19个都是中国的,其中前十名全来自于中国,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我们的钢铁、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不得不从供给端限制产能。


疯狂加杠杆导致房价疯涨,重工企业用低廉的资金生产出过剩的产能,所有的疯狂现象都源于货币。背后的隐患都会在加息、货币政策发生转向之后爆发出来。资本收益难以覆盖债务,借新还旧难以维系。


这样的一个历史节点很快就会因为通胀而加速到来。





3 、 通胀上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不管是代表居民生活用品的CPI,还是代表工业品价格指数的PPI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抬头。但是我们的经济增速却是在下滑的,也就是说滞胀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不排除中国CPI的上涨有春节效应的带动,但这次已经不止中国,包括美国、印度、德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通胀的大本营。而更为重要的指标PPI上涨说明原材料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能源价格在上涨。


以前还只受制于美元加息一根稻草的胁迫,而现在国内通胀抬头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内忧外患之下, 央行除了收紧货币已经别无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