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评论  ·  AI招聘与AI应聘“斗法”是双输结局 | ... ·  3 天前  
思想国  ·  铁不会自己愤怒 | 熊培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锐评】为人工智能铺就发展快轨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24 23:21

正文


职业院校当有更高的站位。一所目光高远的职业院校,不会满足于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也不会满足于让毕业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近日,湖北某职业院校开设“小龙虾专业”引发热议。有人点赞,认为这是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之举;有人质疑,因为人才培养需科学论证,所以该专业设置略显另类。



职业院校因增设新专业而引发关注,并不鲜见。此前,“热干面”研究院、“烟花爆竹”专业、“彩铃编辑师”专业等,也曾触发讨论。舆情的背后,映照着社会对院校人才培养的期待,也突显了教育事业的特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方面,人才培养依赖较长周期,教育的成效需要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中观察,不能简单以分数或就业率来衡量。另一方面,专业设置科学与否,关键看其能否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而这也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见分晓。


因此,透过“小龙虾”专业的个案,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职业院校,究竟该怎样科学设置专业、更好实现“专业—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究竟该如何更好适应甚至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大力推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已经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毋庸置疑,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需要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并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具有更宽广的格局、更前瞻的视野,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走向,摸准吃透本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态势,在科学预测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适度超前设置专业。历经一定时期的建设、完善,让人才的成熟期与经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吻合,才能体现专业设置的科学与精准。




同时,职业院校当有更高的站位。一所目光高远的职业院校,不会仅仅满足于培养一般技术应用人才,也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不会满足于让毕业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还会为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助力。人们期待,从美发专业走出来的学生,不仅是合格的美发师,也能在国际大赛中斩获金奖;从园林绿化专业走出来的学生,不仅是优秀的园林师,也能培育出珍稀的花卉产品。从这个意义出发,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应该拥有可以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但更应具备成长为“大师”的潜质,以信心和能力去推动国家的创新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职业院校尤须扭转以就业率为唯一衡量指标的传统观念。着眼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一切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出发,彻底打破职业教育“断头路、终结性”的旧有格局,真正打通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才能切实解决“高就业率”与“低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为职业教育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天,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不仅关乎每年数百万学子的前途与未来,也影响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职业院校聚力前行,将“另类”专业打造成更具含金量、更符合社会长远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我们必将培养出更多推动国家进步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