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为何部分人士认为环保导致失业,怎么劝都劝不通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0-31 11: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竹林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编者按:


上周六,识局发了一个天津外企副总对环境保护越来越严格的感慨。发出来之后,不少读者评论认为环保趋严是大方向,也的确利国利民。


但我们这个内容发到另外一个相对比较大众化的新媒体平台时,被“骂”到狗血喷头。骂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还让不让人有饭吃了,我们企业都被关闭了,是吃饭重要还是环保重要?


由于不是在识局微信公号上的留言,识局君也就没去回应。但从内心讲,有几个小的感受想分享下。还是那句话,大家绝对识局君说得不对的,尽管批评,我们对于评论一向是开放的,只要不违背法律,即使严厉批评识局君观点的,都一概放出来。


1、环保是有利的。不能一边制造污染,一边羡慕国外空气好,一边又责怪政府环保不力。部分以前违规经营的污染企业近期被关闭是大势所趋,不能用旧的思维来考虑这个问题。


2、环保是有代价的。最大的代价不是GDP降低,而是可能导致一部分人暂时失业。失业了可以重新再就业。政府的确应该在这个领域起到作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安排就业对接。


3、产业转型是必须的。转型是个复杂的难题,但大部分被关闭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技术含量不高,污染较为严重,又没有环保设备的企业。理所当然地应该关闭。如果说上了环保设备企业就没利润,那的确说明这个企业可以关掉了。


4、政府关闭污染企业不宜一刀切。部分地方政府关闭污染企业时,一刀切的做法的确伤害了部分优秀的企业,比如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很多都是小微企业。有一家企业说,以前想拖就拖,不想办环保设备,这次政府来真的,我也准备买设备了,但政府直接给我就关掉了。我问其为何不早点重视环保,他说哪想到这次政府来真的,真的关闭企业了。他如今在重新选址,上马环保设备。他建议政府能不能这次给个期限,如果企业再这个期限内再不重视环保,就立即关闭。


5、环保是逐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对标欧美最高要求,但可以逐步来。如果现在不治理,以后全国都是雾霾,后悔就来不及了。




今年以来,身处城市的我明显感觉到蓝天白云的天数增多了。清晰记得之前这里的天气,即便是在雨后放晴,仍然看到的是雾蒙蒙的天,而秋冬季节就更加明显,天天灰蒙蒙,看不到清晰的太阳,更别说晚上的星星了,一到晚上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月亮。就在几年前,即使是回到地处华北的农村老家,也是一样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还赶上冬天的早晨更加浓郁的雾霾。那时候正是半个中国被雾霾侵袭的时刻,新闻上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各地也晒起了PM2.5的数值,你追我赶,人们关窗戴口罩,网上互相调侃,在无奈中寻找一点乐子。


犹记得小时候,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发展才刚刚起步,那时候虽然乡镇企业也开始发展,但是企业也是极少的,对环境的污染还不是那么大。我们那个小镇开始兴起的是养鸡场,有最先吃螃蟹的靠着养鸡成了富翁。后来又出现了一些塑料颗粒厂,即把一些塑料编织袋清洗,之后用机器加热融化,做成一个个大米粒大小的颗粒,然后卖到更大的化工厂作原料。这种小厂或者说小作坊,需要建设一个深井以便抽取大量地下水,然后通过清洗池把布满灰尘、化肥残留以及其他杂物的编织袋清洗干净,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直接被排放到水坑或者河沟中,虽然很多人知道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出,会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因为当地气候干旱,土地沙土较多,地表水很快就会渗入地下),但是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没有任何部门对此进行管理。直到后来,又出现了其他化工厂,污水威胁到了农田作物,才开始有村民开始上访,但是那种力量还是比较微弱。


从小生活在北方,黄土地上少量的绿色就是我经常见到的景象。广阔的华北平原大部分都是农作物,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能看到绿色麦浪组成的原野,夏天则是玉米、花生等第二茬作物组成的绿色。但是秋收过后,则又恢复一片灰黄色的土地原色。活动范围加大之后,看到的北方的山植被覆盖也不是那么高,很多都是光秃秃的。


曾经一度,我自己也认为城市空气不好是必然的,毕竟工厂多、汽车多,人口居住聚集。但是自从考上大学进入城市以来,十几年几乎都没看到过多少晴好天气,晚上从来没有看到过多少星星。后来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始逐渐增强,政府也开始以强力推进环保,终于这几年逐渐看到了成效。


二〇一三年九月七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环境的重视及落实,在这几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2017年的强治理,导致很多企业关停整改,被整改的企业开始感觉到很大压力,甚至也有环保影响经济发展的声音出现,但是要绿水青山的决心不变,环保工作依然会永远在路上。环保类专业长时间被视为最坑爹的专业,主要就是因为在就业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环保真抓实干的当下,或许环保专业会迎来转机。


就在今年的十一前后,中央台播出了一个描述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系列片《还看今朝》,这个系列片相当于对各个省市当前发展状况以及近些年取得的成绩的一次回顾。看过这个系列片的人们应该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各个省区市在自己的系列中都提到了环保方面的成绩,极力宣扬各自家乡的美好环境,对于环境方面的描述甚至超过了对于经济、高科技产业、特色产业等方面。而在人民生活方面,我们则可以多次看到很多人因为环境保护、优美环境带来的生活改变,比如因为好的景色吸引了外来游客,当地发展起来的特色旅游、农家乐等为为人们带来的不菲收入。总体感觉,各个省市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清洁的空气和水越来越多,这与我们实际的感受是一致的。各个省市区齐刷刷把环保当做自己最亮的名片,这表明了全国从上到下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关于环保的共识,基于这种共识,环保的工作必定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展开。这对中国的环境建设必将是一次大升级,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生活在雾霾中、生活在沙尘暴中、生活在没有绿色的环境中。


中国多年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正在被摒弃,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清洁环保的发展方式,而发展的成果也必将更多地进行反哺,对之前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清偿长年积下的环境欠账。


网上也有调侃说中国真不容易,国力要和美国比,福利要和北欧比、环境要和跟加拿大比……其实,在历史上,中国一定是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我们至今仍能从一些记载中知道一些地方原来的样子,比如植被覆盖良好的黄土高原、现在北方一些沙化地区在历史上也曾是水草丰美的草原,再比如曾经是大片沼泽地的云梦泽。后来很多地方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固然有大自然本身的变化原因,但是也有很多人为的原因,之前我们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了很多环境的破坏,为了经济发展付出了环境的成本。现在,经济发展的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虽然我们自己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已经不比之前那种一穷二白的情况了,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抛弃那种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寻求环境友好的发展,同时也逐步对之前被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


其实不单是加拿大环境好,欧洲的发达国家环境也是不错的。曾经去过一次德国,走了几个城市,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干净,即便是在首都柏林,室外的建筑物台阶都能做到纤尘不染,那真的是纤尘不染啊,为了验证这个干净程度,每到一地我都特意用手抹一下这种台阶、窗台以及栏杆,大部分情况下,手上没有任何尘土,一些情况下会有一点点,足可见空气的清洁程度。而且当汽车行驶在横穿德国乡间的高速公路上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清澈的天空,一团团的白云像是棉团一样飘在天空。目前,我们自己的环境虽然也越来越多地看到了蓝天白云,但是和德国的天空比起来,可以说我们的清晰度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提高空气的清澈度,那样才能看到更加清晰的蓝天白云。


环境保护已经取得了成果,有了广泛的共识,未来的路就是需要全国上下一起去走,一起维护出我们自己更加美丽、更加无处不在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



您可以同步在新华网、搜狐、今日头条、腾讯网、天天快报、和讯等11个知名平台查阅和识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内容。


更多区域经济、园区经济、产业经济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吧!


我们是识局团队!


欢迎加入识局君的朋友圈——“识友会”。请先添加识局小秘书个人微信(pujianger),身份信息核实完毕后,小秘书会将符合条件的朋友请进识友会微信群。


读者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广告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招商与园区运营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业务联系电话: 021-68407696(周一到周五 9:30-5:3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