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环境菌的逆袭 ·  2 天前  
丁香园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主任拒绝返聘了? ·  4 天前  
丁香园  ·  血压 230/130mmHg,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循环

【CNStroke2017】内分泌性高血压与卒中

国际循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20 23:31

正文

编者按:

  在中国脑卒中大会2017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与卒中论坛上,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启富教授结合形象的病例展示就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卒中做了专题讲座,让参会的心脑血管医生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这种最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筛查/诊断及其对卒中防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PA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


  众所周知,中国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卒中。在继发性高血压中,以PA这种内分泌性高血压最为常见。鉴于PA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患者数量众多但临床实践中诊断率却较低,因此,临床实践中有必要针对PA进行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有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中PA比例可占5%~10%,据此推算中国PA患者数量可达1000~2000万。PA患者常表现为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也可伴有低血钾,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及预后。有研究显示,与年龄、性别、血压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A患者的心脑血管、肾脏及死亡并发症风险更高;醛固酮分泌过多可独立于高血压之外对心脑血管及肾功能造成损害;而针对醛固酮分泌过多的特异性治疗可降低其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的死亡率并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可治愈部分高血压。因此,PA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对于改善心血管预后至关重要。


PA筛查/诊断与分型

  

  就筛查而言,相关指南制定了详细的推荐流程(见下图)。2016版指南推荐,对于持续性高血压(血压水平>150/100 mmHg)、难治性高血压、伴有低血钾、伴肾上腺意外瘤、伴早发(<40岁)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卒中家族史及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PA的筛查。筛查常用的指标是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以及血浆醛固酮浓度(PAC)/ 血浆肾素浓度(PRC)即PAC/PRC,若ARR>30或PAC/PRC>37则视为筛查阳性。对于筛查阳性的患者则需要单用或联合应用生理盐水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氟氢考的松抑制试验及高钠负荷试验等确诊试验来进行确诊。临床实践中,在诊断PA后应作进一步分型以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就分型而言,PA可分为醛固酮瘤(APA)、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BAH)、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1型(GRA,FH-1)及其他类型,以APA及BAH更多见,所占比例分别高达35%和60%。临床实践中,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是区分APA及BAH的金标准。

PA与卒中

  

  Paolo Mulatero等长达12年的随访研究发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A患者基线更多伴有卒中,随访期间新发卒中发生数量虽未达统计学差异但有增加趋势。就急性卒中患者而言,Miyaji等对427例患者的分析显示,PA的患病率可高达4.0%,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者该患病率还将更高(4.9%)。


  李教授强调,随着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测定的应用,我国PA诊断的例数呈大幅上升趋势(见下图)。目前,李教授的研究团队正在就中国PA患者中卒中的发生率以及卒中患者中PA的患病率进行调查研究,有望为大家了解中国人群中PA在卒中发病中的贡献提供重要信息。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关注和重视PA这种目前被临床所忽视的内分泌性高血压予以关注和重视,按照指南推荐对高危患者进行PA筛查并实现早期发现和诊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