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鱼和喵喵
分享美好壁纸和暖心故事。关注微博@全是壁纸啊和@激进的壁纸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2025年第6期保险自媒体红人千人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鱼和喵喵

微信“已读”功能,比朋友圈三天可见更残忍

小鱼和喵喵  · 公众号  ·  · 2018-12-09 18:19

正文

点击关注 小鱼和喵喵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

点击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小鱼和喵喵推荐歌曲


那个男人 | 杨宗纬

来源 | 枕书先生 | Mrzhenshu


最近微博私信的“已读”功能被取消了,读过的消息再也不会显示“已读”两个字,你也无从判断他是看到你的消息没有回复,还是真的没有看见。

有人在网上发起提问: 如果微信有已读功能会是怎么样?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拒绝的。

与其这么赤裸裸的把真相暴露在眼前,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保留一份“朦胧美”。

生活已经这么多烦恼了,不如给彼此多留点空间。

1

微信“已读”功能,难免会引发一场大型社交恐慌。


@黄油爆米花大人

得亏微信不像line没有已读的提示,不然我和多少人要完。

@最后一口奶油蛋糕给你

微信如果更新已读模式,我可能会被拉黑百来次。

@麻辣冰葡萄

如果微信哪天出了已读功能,那一定是这世界最尴尬的事没有之一。

@今天1128娶我了吗

还好qq和微信没有像微博一样能显示“已读”,要不然我怕是会被捶死。我,一个日常用意念回复信息的人。有的信息看过了可能得过个百八十年才回复。

有时候我们看了微信之后,真的就会忘了回;或者在忙,匆匆看一眼,要过一会才能回复。

没有显示“已读”的时候,对方会以为你是没来得及看,没来得及回,不会多想什么。

可是但凡对方那里显示了“已读”,却不见你的回复,他就要开始考虑为什么你没有回复,原本简单的关系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看到“已读”,却没收到回复,原本艰难的生活,平白添了新的焦虑,本不存在的难过情绪会被无限放大。

误会的产生只需一瞬,想消除却要花上大把的力气。

2


一旦显示已读,恋人间互相质问就成了常态: 你读过消息为什么不回复?

“已读不回”像枚落入平静水面的石头,将原本宁和的生活搅得乱七八糟。

他可能只是点开了,但真的没有时间回复;

他可能实在太忙,不小心忘记了;

他可能下一秒就要回复了,你却在上一秒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边界。

台湾有一起离婚案件,就是以此为导火索。

而“已读不回”的消息,也成为了法院判定双方离婚的依据。


冰冷的“已读”两个字,让我们变得敏感又脆弱,他的任何小行为,就引发一通胡思乱想。

最终,演变成战争的导火索。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如今你不秒回我,就代表我们的感情有问题,想想忽然觉得有些凄凉。


3

有时候我们真的累了,想有一点自己的空间。

看过这样一条微博:

“我怎么会遇上一个这么认真的区域经理,周五啊,12点过了啊,为啥还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我纠正反馈表里的问题啊。假装已经睡了看不到微信的我突然好庆幸微信没有已读功能。害怕。 ”

庆幸微信没有已读功能,在暂时无法回复的时候,还可以选择“装死”。

不然对方看到“已读”,却没有收到回复,又免不了一番解释。

微信里总有些突然的打扰,让人看了心慌。

很久不联系的人,招呼都不打一声,突然单刀直入说要借钱;

你正忙得焦头烂额,收到一条消息:投个票,加关注就行;

不方便开听筒的时候,对方发来长达59秒的语音。

没有已读功能,还可以装作相安无事,等有时间了慢慢回。

而“已读”,让我们失去了那个喘息的空隙。

那个为了方便生活的聊天工具,在无形中成了给我们压力的枷锁。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越来越逼仄,一切都要小心翼翼。

“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必拆穿”。

4

微信没有已读功能,就像朋友圈没有访客记录一样,为我们保留了一些空间。

如果微信有了已读功能,你知道他已经读了,却没有收到回复,是多么薄凉的一件事。

有时候,糊涂点也挺好,不看那么清楚,对大家来说都是种保护。

不必敏感脆弱,为不必要的事难过,也不必被道德绑架,随着自己的心,想秒回就秒回,如果在忙,就晚些再回。

“我发了,你随意;若秒回,是惊喜”。


作者:枕叔,自由撰稿人,业余咖啡师,不靠谱的旅拍者,你身边的某个人。私人微信:vo6431


微信已经悄悄改版了

很多宝贝在后台都和小鱼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