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2020年备考面试的时间是如此之长,仿佛没有尽头。
虽然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经过了理论的系统性学习,也练习过很多道面试题,但还是会面临各种小问题。比如答题思路混乱,总是答一些不必要的内容,还会有点磕巴,甚至会忘记该说的内容。
(总之就是面试官最不想听到的回答)
今天小粉笔总结了十个大家在备考期间经常遇到的问题,并邀请老师进行了专业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大家跨过瓶颈期,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面试。一起来看看吧~
A:
如果报了面试班,建议和老师沟通。如果还没有报班想要自学,建议可以从题目入手,找自己部门的真题,看题干,尝试作答,然后看答案。先练自己部门的题目,再练别的部门的题目。
A:
小伙伴们注意,想不到要点的话要先练习思维。可以先自己练习写草稿,但是要有一定的规程,比如可以先写观点,然后分析部分,最后落实。按照这个角度列提纲,列提纲之后再组织语言。另外,粉笔面试会员可以专享面试题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结合思维导图中大块的关键词练习,先细化做好积累,有了储备之后就容易调动。练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家不要急于一时。
A:
给大家一个建议,可以按照方法论去写,比如社会现象类的题目,就是提观点、重分析、抓落实,按照这三个角度来写,不要随心所欲。拟提纲的时候,要在纸上标清楚序号,每个序号后面跟上一个词/一个短句,提示自己该点是哪个角度,展开的内容需要临场组织语言。
A:
首先要有逻辑词“1.2.3.”,然后每个分论点要有重点前置/中心句,然后再进行论述,这样做就比较有层次。更高阶的层次是:要点的顺序有内在递进性,如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A:
练题应该分阶段,备考前期要保质保量地练习,不要苛求题目数量,练一个题会一个题,说通一个题;后期要求量,要“磨嘴皮子”,要见足够多的题目,尽量增大练习的题量。表达方面的问题都要通过多练解决,没有捷径。
题目是可以进行反复练习的,有两个练习的方法:
(1)一道题练2—3遍,答一道题看一下答案,记一下内容,再答一遍,在此过程中不断给自己录音。
(2)如果认为自己答题挺好,可以答套题,按照考试形式将4—5个题组合在一起,一起答,最后对答案,要多答题。
六、思考时间是按照考试要求的时间思考,还是延长思考时间?
A:
建议所有题目都只思考一分钟,如果是小白可以思考一分半,后期再提升速度;如果不是小白,可以先审题得出思路,然后再填充关键信息,要分阶段练习。
A:
第一,建议将答题录下来听一听,或者录下来后写为逐字稿,这样就会知道说了哪些废话,当自己有意识后就知道如何调整;第二,答题总是重复,最关键的是说得快、想得慢,则需要调整答题语速;第三,无论什么题目都给自己两分半的时间,第一遍答不完,可以答第二遍、第三遍,即反复作答,宗旨是要答完。
A:
出现这种卡顿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家在作答过程中有一些习惯性的“呃、嗯”卡顿,这个只能自己努力克制,哪怕采用“变态”的方法,比如只要意识到自己卡顿的时候就掐自己;二是断片了、想不起来了,那么就要注重自己答题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更加熟练的程度和能力才行,要靠练习完整自己的思路,同时答完题要做复盘的处理,就是看自己问题在哪里,哪里说的比较好。
关于卡壳,一定要找到卡壳的原因,接下来对症下药。若没有连接词,要练习一套适合自己的连接词;若没有思路,要听理论方法技巧课;若表达不通顺,先用白话答完,再反复答题精简语言,一定要一步一步来。总的来说,最好先保证流畅,然后再保证内容。
如果是太过紧张,小伙伴可以先对着镜子练习答题,练习1-2天,解决开口的问题。后期可以在家人面前练习,总之还是要多练习,练多了就不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