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上班睡觉1小时被开除?法院这样判……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愿你拥有这5种“高能量”心态 ·  3 天前  
南方周末  ·  裸辞半年,有人转行当了时髦“绿领” ·  6 天前  
央视新闻  ·  “后来,记忆是我们唯一重逢的方式”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纯粹的知识分子黄大年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13 10:41

正文


在英国18年,功成名就却于2009年毅然回国

只因胸怀科技报国之志

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

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技术空白

忘我奋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他就是吉林大学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很多人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也有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他是如何用坚定的选择诠释了爱国者的情怀、又是如何用卓越的成就践行着科学家的精神?




听音频,更有料


1


2016年9月6日晚上10点41分

黄大年

我可以8号晚上赶过来,(第二天)参加会议,完了以后9号晚上再赶回学校。


当晚,秘书王郁涵本想为黄大年挡掉这场远在北京的会议,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要参加。


王郁涵:“我们有的时候也问他,有这么多的会,那咱能不能选择性地参加?然后他看看说不行,这个题目我在国外做过,我去了可以帮人家少走很多弯路。”


从睁眼到闭眼,做梦都在想科研工作


北京深地实验室论证会、武汉科研项目验收会、吉林大学交叉学部建设讨论会……在黄大年办公室北面的墙上,贴着12张以月份为单位的日历,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在2016年里的日程安排,一天辗转多地、一次出差好几个星期,几乎成为一种常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黄大年办公室的灯会一直亮到凌晨两三点,如果哪天黑了,那一定是他又出差了。


2016年的日程安排几乎“密不透风”(刘柏煊摄)


王郁涵:“他在出差的路上都在打电话;一上飞机,飞机飞平稳了,他就把笔记本打开开始工作了。”


翻看王郁涵手机上的订票记录,“CZ6180”是黄大年最常坐的航班,也是从北京回长春最晚的一班飞机——晚上11点起飞,零点以后才落地。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选择午夜航班来回往返,这是黄大年一直以来的习惯。


加班到深夜是黄大年工作里的常态


曾经负责接送黄大年的司机师傅刘国秋说:“一开始我真不愿意拉他,因为他总是坐后半夜的航班回来。我比他年轻,我体力上都受不了。”


然而,无论深夜到得有多晚,出差回来的第二天,黄大年又会精力充沛地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一件大T恤、一条过膝的短裤、一双凉鞋、一个双肩包,这就是他最常见的夏日装束,而生前好友、吉林大学原校领导韩晓峰说,黄大年一年四季不变的,是他急促的脚步。


韩晓峰:“就是永远停不下来这种状态,他的所有时间——从睁开眼睛到闭上眼睛,甚至是在做梦的时候都在想他科研的工作。”


黄大年的办公室位于吉林大学地质宫内(刘柏煊摄)


日夜无休,为国家“尽一份力”


有人说,黄大年惜时不惜命。作为一名广西人,黄大年爱吃米粉,但他嫌汤汤水水的食物会延长吃饭的时间,总要求别人帮他打包学校门口3元一穗的烤玉米,可以一只手拿着啃,另一只手还能腾出来工作。


我叫黄大年,来自吉林大学,我们属于基础研究领域,(主攻)移动平台探测技术……


这是黄大年生前在埋头科研之余,抽身出来做的多场汇报之一。对于他和团队而言,日夜无休的拼命工作,为的就是研发出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如同一只透视眼,可以看透地下的每一个角落。


黄大年曾说:“我们国家目前制定了一个长远的探测计划,我们要向深空进军,我们要向深海进军,同时我们要向深地进军,这个向深地进军就是要装备。”


黄大年科研团队于平解释:“这些探测装备无非就是一个目的,搞清楚地下到底有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既包括自然的,比如说油、气、矿产资源等;另外也包括人为设置的,比如说军事上的一些隐伏目标等。”


黄大年在深部探测项目年会上的照片,身旁是他率领团队研发的“地壳一号”展示模型


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我国实施严格的禁运和技术封锁,而我们自主研发的装备,用黄大年的话说,长期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年代。2009年,他在海外工作生活了近20年后,毅然从英国归来,投身科研之中。


黄大年科研团队成员马国庆:“以前可能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但是黄老师在回来后的短短几年里就已经推动了它的发展。”


虽然困难比想象的多,但好在办法也比困难多。没有样机,黄大年一连数月泡在销售无人机模型的店铺里,看看这个,试试那个,直到店铺打烊;没有机库,黄大年就在学校里寻了块空地、拉来团队,挥汗如雨忙活个把月,被别人一度认为是包工头。


黄大年曾说:“我们完成了从无到有、填补空白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我们所要揭示的奥秘,离我们的目标还差很远,需要跨世纪的努力。”


黄大年(左二)和团队成员在极寒天气下进行无人机试飞


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攻坚克难、不懈努力中,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在归国的7年时间里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万米大陆科学钻探专用钻机“地壳一号”投入应用、首个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顺利建成……我国深地探测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就此填补,5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艰难路程。


他生前曾说:“我就希望我能尽自己一份力,能够把地下两公里甚至更深的地下的隐伏信息探测清楚,让它全部透明。”



黄大年微信朋友圈的封面图片是一张英国剑桥的风景照——剑河沉静澄澈,穿过一座三拱石桥向远处延伸。他在个性签名处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归来离去之间,黄大年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不忘初心的爱国情怀,兑现着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那段誓言: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2


2017年1月8日,年仅58岁的他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生病住院期间,他还在病床上为学生答疑、指导论文、写推荐信。


黄大年是如何用深沉的爱彰显人民教师本色、培养凝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又是如何用宝贵的生命诠释知识分子的担当,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2016年12月24日晚上8点26分

黄大年

今天正逢平安夜,这是我从英国剑桥回到长春的日子。在平安夜和圣诞节到来之际,大家一定要玩得开心,让周围关心你的人高兴,让他们和你们永远地在一起……


学生周文月接到黄大年发在群里的祝福语音,明显感觉到老师的声音不如印象中饱满有力。平安夜对于黄大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7年前回到祖国就是在这一天。此后,和学生们一起过平安夜成为惯例,而唯独在去年,他缺席了。


学生周文月

“我到ICU病房看老师,老师当时就说,他不希望因为他生病耽误我们过平安夜和圣诞节,他还是希望我们快乐。”


亦师亦友,一心报效国家


黄大年快乐的源泉之一,就来自于见证学生的成长。他在随身携带的电脑里,为团队的每一名学生都建了独立的文件夹,里面放着他们交上来的读书报告和学习笔记,甚至还有为他们“私人订制”的人生规划。


学生周文月

“黄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培养,都是针对他的个性展开的。他说每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他来把关。”


来源:新华网


有学生喜欢数学和编程,黄老师帮忙搜集资料;有学生对无人机感兴趣,黄老师出钱给买航模、还资助考取无人机驾照。在学生们心中,黄大年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但让学生周文月出乎意料的是,当她把“出国深造”的意愿透露给黄老师时,却遭到了老师的反复“试探”。


周文月

“一开始我跟他说出国的时候,他问‘有没有打算回来’,然后我就说‘先出去再说’,后来的时候,他又问我‘还回不回来’,我就告诉他‘回来’,他就说‘对,这就对了。’”


周文月至今还记得,当时老师的脸上瞬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当她知道了黄大年在英国十八年的海外经历后,顿时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黄大年和学生们在一起


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前往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并逐渐成长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带领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高配”团队开展科研工作,成就斐然。但在2009年的平安夜,他抛下名利、舍下衣食无忧的生活,毅然回到祖国。


他生前曾说:“我觉得对我来说很简单,简单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回来参与建设。”


这句话里到底有多少挣扎和切断退路的果断,或许只有黄大年自己知道。他放弃了英国伦敦的高级别墅,把车子索性直接扔在了停车场;他让妻子卖掉了苦心经营多年的两家中医诊所,抛下了还在上学的女儿,仓促登上了回国的航班。以至于多年后黄大年回忆起当时回国的情景,用的词是“落荒而逃”。


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周文月说,这是黄大年自勉的一句话,这句话也为他的诸多学生和同事确立了人生坐标。在他的感召下,一批在海外颇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先后回国,为祖国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最看重的身份是老师


作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黄大年却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依旧是“老师”。三伏天里,他让学中医的妻子给学生们熬绿豆汤;雾霾来了,他给学生们准备口罩;甚至有学生没找到对象,他都要帮着牵红线。别人问他,照顾得太细会不会显得婆婆妈妈,黄大年则说,国家太需要人才,现在多用点心,他们中就有可能出大师、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学生马国庆

“黄老师对我们的一个关怀,真的不一样,他说有学生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这也是为什么黄老师去世了以后,黄老师的学生、包括团队成员一个都没有走。”


黄大年和学生们在一起


黄大年舍得在学生身上花大把的时间,对自己却吝啬得很。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黄大年自己却不是院士。学校多次催促他申报,他却总说,精力有限,名头的事不重要。在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任波的眼里,黄大年心静如水,从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


任波:“他说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从不干只是挂名的职务,我要做就必须倾尽我的所有把它做好。”


作为黄大年的第一届博士生,7年时间的相处,马国庆说自己早已“将黄大年看作父亲”,连手机屏保都是与黄大年的合照。“妻子不会嫉妒吗?”记者反问。对此,马国庆却不无骄傲。


马国庆

“我那天跟我妻子说,我把人生当中除了我父亲以外俩最重要男人(的照片),在手机上给放着;我要把黄老师教给我的东西,教给我的孩子。”


如今,博士毕业的马国庆已接过了老师的教鞭,教的课程正是7年前黄大年传授给他的勘探重力学与地磁学,连教室都没有变,在吉林大学地质宫的529房间。正如秘书王郁涵的感叹,“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因为黄大年的回国,人生轨迹都改变了。”


黄大年的办公室(刘柏煊 摄)


今年1月8日,曾经日夜无休、如上了发条般不知疲倦的黄大年,因病不幸离世。学生们在他的遗像旁,特意摆上了他生前经常当饭吃的烤玉米,然后一个个跪倒在地,哭成一片,说“黄老师,您终于不用再熬夜了”。


黄大年,用他“心有大我”的精神点亮信仰之光,照耀着更多人踏上了报国之路,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砥砺奋进的价值航标。


……用你们的智慧回报父母家人,回报社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记者:刘柏煊、于中涛

视频制作:刘柏煊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编辑:郭玮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