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黄海均
黄海均(@oxygen)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创业者,这里是他记录产品和工作想法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太和公安微警务  ·  我钱由我不由诈!太和公安提醒您,警惕“网上免 ... ·  23 小时前  
太和公安微警务  ·  我钱由我不由诈!太和公安提醒您,警惕“网上免 ... ·  23 小时前  
Sir电影  ·  哪吒2最大的功臣,是「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黄海均

不只是设计师,产品经理求职也需要作品集

黄海均  · 公众号  ·  · 2017-06-12 23:03

正文

过去一年工作原因,经手了很多设计师的简历和作品集(portfolio)。尤其是很多一线互联网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都要求有作品集,比如 Airbnb。在判断真实水平方面,设计师的作品集重要性甚至超过简历。


在线下,也跟一些设计师朋友交流过: 基本原则是,应该像设计一个产品一样来设计你的作品集,投入相等规模的时间和精力。


设计师


站在面试官角度,他们希望通过 portfolio 能够看到设计师思考问题的全面、分解问题的科学、设计过程的推演。因此我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及思路对了,结果也不会差太远。


然后,Portfolio 中提到的每个项目,要注意 信息元素的完整性,包括这些信息:


  • 项目背景(要解决什么问题)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针对用户和需求做了哪些研究,形成典型 User Story 或 Use Case 是怎样的

  • 针对问题和用户需求,初步形成了哪些产品设计思路

  • 这些方案之间的优劣对比是怎样的

  • 实际的草图、交互、视觉、demo 设计流程

  • 每个环节,你分别担任了哪(几)个角色,哪些环节有其它同事的帮忙


然后,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平面(视觉)设计师,大部分互联网产品的 UX 设计师是为了解决问题。 「审美」难有标准,我们看到很多设计师只是在 portfolio 里放几张自己做过的视觉图片(或是飞机稿),这种就比较难有说服力。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可能还会留下作业。比如常见的是 Redesign 一个你常用的产品。这时候,从「大设计」的角度尝试去解决一个产品+设计综合层面的大问题,是比较有风险的事情。因为面试官比较难在有限的时间内验证你的 ReDesign 方案是否正确。而且如果选择的问题太大, 会让你作为一个「设计师」需要真正解决的问题模糊,失去焦点。


我观察一些在这个环节拿到高分的人,比较好的思路是自己发现并洞察到一个(类)需求,设身处地地按照上面的信息元素和流程,开展整个流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参考文章: 知乎 Web 端重设计思路和个人页设计过程


产品经理


如果说 UI 设计里的「美」是主观感受,但多少还能看出一些问题的话,那么初级产品经理就更需要有自己的「作品集」了 —— 99% 的产品经理都忽略了这一点。


大部分 1-3 年经验的初级产品经理或产品助理,核心工作是高效执行老板的计划,而不是决策者。既然是执行者,如何让面试官相信你的执行能力,也是在面试准备前需要下功夫的。


在面试环节,PM 需要展现的执行能力包括这些:


  • 复杂的需求分解并制定优先级

  • 能够体现产品 sense 和需求洞察能力的一些文章或想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